丁永明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思政課教師思維要新”要求,為思政課教師隊伍發展指明了方向。但就目前看來,中學思政課教師在創新思維能力提升上仍存在實踐目的不明、意志薄弱,知識經驗固化、情感情緒衰竭等問題。為更好地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提高思政課教師隊伍創新思維能力,應深入剖析以上四方面問題,以增強教師創新思維動力,調動教師創新思維主動性、拓寬教師創新思維視角、發掘教師創新思維潛能。
關鍵詞:中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2019年9月18日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課理論課教師隊伍的意見》,這為新時代加強中小學思想政治課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到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時代重任,關系到國家命運和前途,需要每位教育管理者給予高度重視。學校應該充分理解新代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意義,認清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著力探索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
一、中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創新思維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實踐目的不明影響思維創新
實踐目的是指人們在分析事物或者解決問題時所要達到的目標,明確的實踐目的是影響思維創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有效指導人們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當下,新時代正號召建立一批具有“新思維”的中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其目的就是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因此,思政課教師應當時刻謹記自身承擔的職責,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實踐目的,并以此為動力不斷增強自身創新思維的本領。但就目前看來,一些中學思政課教師仍存在實踐目的不明確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部分思政教師政治責任意識淡化和職業責任意識淡化。思政課本身具有非常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要求每位思政課教師持續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先進思想,樹立高度的、全方位的責任意識。但是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校方迫于升學壓力而選擇將目光投向分值占比更高的語、數、外。中學思政課始終未獲得校方的青睞和器重,思政課教師也總是居于被冷落、被放養的狀態?!坝麧鸁o舟楫”,思政課教師空有滿腔教學熱情卻長久得不到回饋和重視,當熱情消耗殆盡時,便會造成政治責任意識和職業責任意識淡化的現象,思維創新更無從談起。思政課教師一直以來都被看作“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和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存在的重要價值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優良品德、知識素養、政治情懷和家國責任感的時代新人。
2.意志薄弱影響思維創新思維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極其緩慢變化和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累積和沉淀的過程,且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有困頓和挫折,需要創新者有強大的意志作支撐,不斷鞭策自己在思維創新方面保持主動性和創造性。當前,對于克服學生意志薄弱的問題,思政課教師責無旁貸。若要減輕意志薄弱對思維創新帶來的影響,思政課教師首先要敢于直面導致意志薄弱的原因。其中,個性品質與意志強弱的關系最為緊密。不難發現,擁有堅定意志的人通常能自覺確定目的,能根據目的開拓思維做出整體、詳細的規劃,并不斷改變自身行動,最終通過自身勤奮和刻苦突破重重困難以實現目標。在現實生活中,總會有一部分人因為成長環境、家庭背景或者經歷遭遇等因素造成意志薄弱,某些中學思政課教師也在所難免。意志薄弱的思政課教師做事存在畏難情緒且執行力較差,主要表現在主動性不足、決策優柔寡斷、工作雜亂無章、做事有頭無尾、缺乏自信等,即便他們確定行動目標、制訂切實可行的策略之后,仍然無法始終如一地堅決執行先前擬訂的行動計劃,也無法克服主觀上或客觀上遭遇的挑戰和困難。顯而易見,意志薄弱的思政課教師難以充分調動自身能動性和積極性為提高學生思維創新能力添磚加瓦。
二、新時代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任務
辦好學校思政課,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責任重大。目前,思政課教師隊伍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需要學校加大建設力度,從整體上提高隊伍素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要要求”,是新時代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標準,為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出了方向。當前,加強思政課師隊伍建設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四方面。
1. 堅定思政課教師的政治信念
思政課教師必須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信仰。傳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真懂真信馬克思主義,引導學生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當前,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遇之大變革”,我們所面對的是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開放多樣、變幻莫測的現實。而中學生還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形成期,在面對這樣一個變化多端,多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社會,他們的價值判斷能力還不足以使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思政課教師必須要能夠把許多現象講透、講明白。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能用自己堅定的政治信念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傳播正能量,在學生心中種下真善美的種子。
2. 樹立思政課教師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源于對自己國家、自己民族的認同。思政課教師應保持濃烈的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學習、理解、認同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并緊跟新時代、關注新時代,引導學生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新時代。一位有著濃烈家國情懷的教師才能真心熱愛自己的職業,傾情于教書育人,用真情講好每一堂課,才能做到心中有學生,理解、關愛學生,真誠對待學生,讓思政課成為有溫度的課。
參考文獻:[1]方俊,周麗平.何以培養新時代思想政治教師的創新思維[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下旬),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