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秀
【摘要】“互聯網+”理念的提出,給學校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也給學校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給了學校教育一盞明燈,也給我們帶來科學的德育,讓我校“三五德育”體系變得更加系統。結合“互聯網+”,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構建德育網絡信息化管理平臺,借助微信等通信工具,建立高速、便捷的德育育人模式,打破德育過去單一保守的形式以及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讓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聯系更為快捷和緊密,進一步促進學校德育、家校共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互聯網+德育;校本課程;三五德育
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我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德育理念。在我校德育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學校校情,誕生了以“以三五德育實踐活動為第一載體”的“三五德育”體系。而如何在“三五德育”的視域下關注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科學開展德育,則是德育工作者目前面臨的一個挑戰。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核心方向把握不準,導致德育課程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不強,教育行為比較片面、隨意,知行難以合一。“互聯網+教育”理念的產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將“互聯網+”思維應用于中學德育中,給我們的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有助于改善“德育難和繁”的現狀。
一、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借助“互聯網+德育”拓展其它素養
“核心素養”這個概念來源于西方,英文詞是“KeyCompetencies”。“Key”在英語中有“關鍵的”“必不可少的”等含義。“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譯為“能力”,但從它所包含的內容看,譯成“素養”更為恰當。簡言之,“核心素養”就是“關鍵素養”,而不是“全面素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面向的是學生,其內涵可以界定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必備品格是一個人做人的根基,是道德人生的基石;關鍵能力是一個人做事的根基,是智慧人生的基石。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核心素養具有基礎性、關鍵性和生成性,凸顯的是素養中最重要、最基礎的組成部分,既是“核心”。它可以生成、影響和帶動緊緊圍繞在“核心”周圍的一些其它素養。也就是說,核心素養的實施過程具有開放性,不排斥其它素養的進入。“互聯網+”拓寬了德育的領域和素養的界限,能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其它素養在學生身上的體現。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不存在缺少對其它素養的關注的現象,也不會導致作為完整人的素養的殘疾。因此,在利用“互聯網+”思維開發德育校本課程時,不必糾纏核心素養與其它素養,而是通過互聯網,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去進一步拓展其它素養的培養。
二、利用“互聯網+德育”,構建學校、家庭和網絡“三位一體”德育網絡
“互聯網+德育”可以彌補德育的片面性,提升家校溝通的高效和便捷性,也解決了教師在德育上的隨意性。因此,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互聯網+德育”校本課程實施時,我校構建了學校、家庭和網絡“三位一體”德育網絡體系。利用互聯網、電腦端和手機微信端,構建德育信息化管理平臺,把學生、學校和家庭聯系起來,使之形成一個整體。學生每天在校的學習情況和行為表現,學校通過德育信息化平臺進行記錄,借助學校微信公眾號推送功能,點對點地把學生行為記錄及時反饋給家長,家長每天也能動態了解到學生在學校的行為。由于信息傳遞的公開和透明性,教師在日常德育管理中,會改變以往德育的隨意性,提升自身的德育管理水平和能力。通過這種形式,進一步提升家校共育,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配合,形成合力。
三、利用“互聯網+德育”,把我校“三五德育”和核心素養有機整合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互聯網+德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在于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互聯網、德育和核心素養深度融合,以提升德育育人水平。
(一)核心素養校本化
從核心素養的三個方面六大要素來看,都與學校的德育工作有關聯。原國家督學、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成尚榮說過:“學校是否應該制定自己的核心素養呢?在我看來,學校的主要任務在于對核心素養進行校本化的理解、轉化,形成校本化的表達,而不是另外搞一套核心素養。”因此,在領會核心素養的價值、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校本化轉化,著重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將核心素養轉化為學校德育落實的行動方案,以彰顯校本特色。
每所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探索出一些適合學校校情的德育理念,這些德育理念的形成,是經過長期的文化沉淀的,從而形成了本校的德育特色和深厚的德育文化。這些特色和文化已經深深扎根于學校,形成了一種無形的育人環境。我校便是如此,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德育理念。在我校德育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學校校情,誕生了以“以三五德育實踐活動為第一載體”的“三五德育”體系。隨著學校課程改革和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出,我們需要從更高的角度看待學校的德育工作,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十八個基本要點”給了學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發展核心素養而拋棄這些特色與文化,相反,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理念的提出,學校應該以本校的“德育理念和文化”為基礎,以學校為本位,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學校每項德育內容所需要培養學生的某一突出或幾個核心素養,將核心素養校本化,從整體上分析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某一個方面的不足并進行補充和完善,使核心素養在德育途徑上真正落地并發揮作用,從而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以我校“三五德育”為基礎,以學校為本位,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基于學校德育問題解決,結合學校德育特色,自主研發“互聯網+德育”校本課程并實施,使我校德育更具全面性、科學性和系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