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南桂 董文仙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護理中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方法:本次實驗中共選取研究對象80例,均為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經(jīng)臨床檢查診斷后被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可能會影響血透護理的危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結果:8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護理時13例患者出現(xiàn)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16.25%,據(jù)調查主要因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感染、心臟病及高齡導致,其中高血壓所導致的風險事件占比最高,(P<0.05)。結論: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透護理過程中會面臨有多種危險因素威脅,應針對具體危險因素進行防范。
關鍵詞: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護理;危險因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245-01
血液透析是腎臟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能夠快速析出患者血液內(nèi)的毒素、多余鹽分,穩(wěn)定機體內(nèi)環(huán)境,改善腎臟功能。現(xiàn)階段慢性腎功能衰竭發(fā)生率較高,且絕大多數(shù)患者需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這也給血透護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但是據(jù)實際調查來看,血液透析護理過程中也面臨有多種危險因素,不利于護理工作的安全開展,本次實驗中,便深入分析了可能會影響慢性腎功能衰竭血透護理安全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中共選取研究對象80例,均符合臨床上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評判標準,均為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其中包括有42例男性和38例女性,最小年齡39歲,最大年齡72歲,平均年齡(54.14±2.25)歲。
納入標準:患者符合慢性腎功能衰竭診斷標準;意識清晰,可無障礙交流;患者及家屬均已在同意書中簽字。
排除標準: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未簽署同意書;存在嚴重感染。
1.2方法
對8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可能會導致血透護理安全的危險因素,以此為依據(jù)制定護理對策。
1.3觀察指標
將各危險因素的占比作為實驗觀察指標。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實驗過程中的統(tǒng)計學處理工具選用SPSS20.0,使用“±”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表示計數(shù)資料,分別使用t、X2檢驗,若數(shù)據(jù)間差異較大且存在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表示為(P<0.05)。
2.結果
2.1危險因素分析
8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護理時13例患者出現(xiàn)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16.25%,據(jù)調查主要因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感染、心臟病及高齡導致,且因以上因素引起的護理風險數(shù)分別為5例、3例、2例、1例、1例、1例,占比分別為38.46%、23.07%、15.38%、7.69%、7.69%、7.69%,其中高血壓所導致的風險事件占比最高,(P<0.05),詳細見表1。
3.討論
當前時代背景下,患有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較多,會嚴重影響患者腎臟功能,導致腎臟疾病,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患者會受到生理、心理上的雙重傷害。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療法,在這期間也需要配合科學、合理且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但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卻并無較為嚴謹且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使得血透護理深受一些危險因素的影響,通過本次回顧性實驗分析可見,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感染、心臟病及高齡是導致護理風險事件的主要危險因素,對此應從實際出發(fā),針對患者的具體危險因素來采取護理干預措施[1]。
1 高血壓。良好的血壓水平可以快速、安全、有效的完成血液透析治療,但是部分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會伴隨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情況,不利于血液透析治療的有效開展。一般情況在血液透析治療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健康宣教,并檢查其血壓,應當保持在<140/90mmHg范圍內(nèi),否則會有較大風險。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高血壓對血液透析治療的不良影響,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在飲食、體育鍛煉方面;同時若在治療時患者血壓超過140/90mmHg,那么應進行降壓處理,同時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也要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并時常詢問是否存在頭暈、嘔吐等感覺,若存在此類不適感,要及時采取處置措施,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必要時可停止透析。
2 低血壓。較低的血壓也會給血液透析治療產(chǎn)生不良影響[2]。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有可能會因超濾脫水速度大于組織間液回流速度,如此便會使得患者出現(xiàn)暫時性的低血壓,使得血液循環(huán)受到影響,血液循環(huán)下降,患者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痛苦表情、冷汗等癥狀,若為老年患者癥狀會更加明顯,且發(fā)生低血壓的概率也會更高。那么在實施治療時,要重視加強對患者的監(jiān)護力度,適時評估患者低血壓風險,合理調整超濾脫水速度和組織間液回流速度。
3 糖尿病。糖尿病是當下臨床常見病,部分慢性腎功能衰竭會合并有糖尿病。據(jù)研究分析,血液透析過程中,糖尿病合并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問題,若不及時處置會嚴重損傷患者機體,甚至是威脅其生命安全[3]。護理人員應對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進行針對性健康宣教,尤其是在飲食方面,確保血糖指標不宜過低;并且也要在血液透析治療前禁用胰島素,從而達到防范低血糖的目的。
4 感染。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有一定風險出現(xiàn)感染,這與血液透析時間、透析機器及患者年齡有關,而且多以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液通路感染為主,會極大的威脅到患者的血透安全。這就需要護理人員要重視加強感染防范,定期進行透析設備清潔、養(yǎng)護,注重縮短透析時間,并且要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適當增加體育鍛煉,豐富飲食,以提高免疫能力。
5 心臟病。個別患者伴隨有心臟類疾病,心功能較差,以至于在血液透析時可能會因高流量、大超濾等出現(xiàn)嚴重風險,因此護理人員在操作透析儀器時要進注意盡量保持穩(wěn)定、較慢的血流量,一般可設置為70~100mL/min,隨著透析時間的增加,可適當提高至150~200mL/min。
6 高齡。年齡也是影響血液透析護理安全的危險因素,要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加,患者機體腎臟功能會有較大程度的下降,耐受性不足,那么在血液透析治療時便可能會形成安全隱患,為降低這一風險情況,護理人員要重視加強監(jiān)護,每間隔30min詢問1次患者是否存在不適感,并且在血透治療前要對患者做好風險評估,提前進行預見性防范護理。
參考文獻:
[1]宋秀銀,陳國慶.重癥監(jiān)護室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病人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現(xiàn)狀及其危險因素調查[J].全科護理,2021,19(10):1425-1427.
[2]朱珊珊.糖尿病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護理干預[J].人人健康,2021(07):86-87.
[3]王立群,宋志弘,黃鶯.集束化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影響[J].醫(yī)療裝備,2021,34(0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