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小學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增加。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對學生來說是很關鍵的學習。為了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小學語文老師需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對語文課堂更加感興趣。繪本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很關鍵的素材,繪本的使用可以提升學生在理解方面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以及想象力也得到了鍛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能力。老師在教學中使用繪本,能夠提高語文學習的整體效率,加強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
【關鍵詞】繪本;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8-086-02
【本文著錄格式】劉曉麗.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課外語文,2021,20(18):86-87.
近些年來,教育行業更加關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方式,并且不斷引進適應教育需求的理念以及方法,繪本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使用到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繪本的使用對于提升學生興趣起到了很大作用。繪本中將文字以及圖片融合起來,這樣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對語文閱讀提起興趣,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很大幫助。
一、在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使用繪本的價值
(一)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模式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思維模式方面注重的主要因素就是聲音、形象還有色彩,繪本的表達方式完全和學生的思維模式相同,繪本在進行故事內容表達時,大多數是使用將文字還有圖畫充分結合起來進行講解,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故事的傳達能夠增加教學中的一些趣味性,繪本中的文字以及信息在學生看來也會更加生動有趣。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繪本和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是符合的,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方說,對于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知識,學生理解起來會有困難,老師可以利用繪本把這些知識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方便學生簡單理解,并且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及記憶。
(二)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
繪本主要是將內容通過文字以及圖片相結合的方式展示出來,這樣的方式進行故事的講述,使內容更加形象具體,并且對于學生來說也更有吸引力,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和水平,方便學生對內容進行理解,增加了趣味性,同時也就激發了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熱情。繪本是從低年級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的,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水平是繪本的特點。可以制造出一個藝術學習氛圍,在使用繪本時,學生能夠結合圖片文字在自己的心里形成一個個畫面,這樣可以讓學生對于表達的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進而可以更好地掌握語文方面的知識。
二、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繪本使用策略
(一)創建良好的情境進行繪本演讀
繪本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趣味性并且形象化。繪本中對于內容的表現是通過文字以及圖畫的形式,讓單一的文字表達更加形象化。低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只單純地對文字進行理解會有一定的難度,同時也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不能提起興致。在進行繪本的閱讀中,幽默的語言以及圖畫給學生拓展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學生能夠對于繪本內容有自己的理解。要想提升教學中使用繪本的教學效率,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時,盡量給學生提供一個比較好的閱讀情境,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繪本中的知識,并且加深學生對于繪本內容的記憶。比方說:在《我要上學了》這個繪本里面,老師先讓每個學生講出對于學校的認識,和第一次上學校的情境,講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對于老師的認識,還有就是對于同學之間的認知。這樣可以讓老師更加理解學生的想法,并且融入學生的世界,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老師再將繪本中的具體圖片進行展示,這樣就會讓學生參與到繪本的閱讀中來,并在閱讀中找到很多的共鳴,還能對自己學習的環境有一個更加全方位的了解,增加主動閱讀的興趣。
(二)激起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整體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是一項比較關鍵的組成內容,使用繪本教學對于激起閱讀興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低年級的小學生具有比較活潑好動的特點,而且不容易在課堂上提起興趣,基于學生的這種特點,即使閱讀一樣的繪本也都會產生不一樣的認識,并且有不一樣的態度。面對這種情況,低年級的老師需要進行教學方法方面的改變,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著手,對學生的性格以及特點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繪本內容。需要保證選擇的繪本可以更好地引起學生的關注,只有這樣,才能讓低年級的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繪本閱讀中來,進而達到培養學生主動認真閱讀的目的。學生在使用繪本閱讀學習中,老師需要將自己的指導職責充分發揮出來,可以制定相應的鼓勵方式,使用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鼓勵,這樣更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并且積極地進行繪本的閱讀。比方說: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看《一朵花的勇氣》這一繪本。繪本中是寫植物的整體生長過程,和學習的教材課文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這樣可以讓學生對于植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學生進行相關課文學習,學生就可以更好地投入到課文中,并結合自己的思考,對植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引導學生對于周圍的植物進行仔細的觀察,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還能讓學生對于自己生活的環境更加有探索的欲望,實現了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目標。
(三)提高學生對繪本的閱讀能力
老師多讓學生進行繪本的閱讀,應該注重繪本在實際教學中的使用,結合學習的教材知識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多找一些有教育意義并且和課堂內容相關的繪本,陳列在教室的圖書角落,讓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多接觸繪本,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相應的閱讀。繪本閱讀可以讓學生從視覺以及聽覺等多個方面出發,給學生的各個感官系統造成刺激,這樣比起單一的文字講解教學方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保持學習的熱情,并且簡單輕松地將需要學習的內容盡快掌握,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選擇多種類型的繪本供學生選擇閱讀,每個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水平不同,并且閱讀喜好也有很大的差別,有喜歡科學類的,有喜歡故事類的。老師要加強對班級里不同學生喜好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盡可能全面地提供給學生想看的繪本。通過自主地選擇,能夠讓學生學習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得到了閱讀能力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并且充分發揮自身的輔助教學作用。很多學生沒有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有的學生只看圖片,也有的學生跳著看,這樣都是不正確的閱讀習慣,對于繪本的閱讀理解也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因此,需要老師適當的輔助,需要從開頭看,并且結合文字和圖片一起理解繪本的內容。老師要想鍛煉學生想象方面的能力,可以帶領學生看了開頭,看故事結尾,中間的部分自己進行想象,并且可以把自己想象出來的內容講出來,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想象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培養一個良好正確的閱讀習慣。
(四)使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繪本教學
小學老師在實際教學中使用繪本教學這種方式時,教學的目標始終應該是圍繞低年級的小學生的實際能力開展的。將實際水平和不同的特點匯總起來進行相應考慮,在充分了解基礎上再開展教學,將自己的教學目標明確的前提下開展教學,并且做出合理的引導,逐漸實現自己的整體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將教學的實際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目前信息技術實現了不斷發展,各種技術形式在教育中也得到了很廣泛的使用,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形式進行教學是比較常見的方式,低年級語文老師在對學生開展繪本教學時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現在網絡上也有很多的繪本展示視頻,老師可以充分使用網絡的資源,使用信息技術的方式,以圖片文字、視頻以及音頻相結合的方式把繪本展示出來,學生對于多媒體這種方式會更有興趣,這些生動并且形象的視頻畫面更加能夠讓學生感興趣,在課堂中將繪本融合多媒體,能成功地吸引學生的關注力,再結合老師科學的處理,把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提起來。
三、結束語
結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要想提高低年級的整體教學質量,需要對學生的特點充分了解,在這個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繪本,使用這種有效的方式來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進而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繪本能夠以圖片文字結合的形式把內容展示出來,這種方式能夠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老師應該加強使用,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王臨昌.談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學周刊,2020(33).
[2]岳琴.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兒童繪本的有效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71).
[3]雒文飛.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7).
作者簡介:劉曉麗,女,1978年生,甘肅慶城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