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在淮
摘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教師應當嘗試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落實。本文簡單分析了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原則,提出了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策略分析
一、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原則
(一)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開展的基本前提,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狀況,選擇恰當的教育方式,確保語文教學活動能夠推動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傳統的語文教育模式下,教師通常只是單方面的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教師主要強調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忽略了對教育素材的拓展和延伸,這就導致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遵循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選擇趣味性的教育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恰當的教學材料,另一方面也要從組織形式的角度出發進行創新,確保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對學生而言具有吸引力,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語文知識的探索過程。
(二)包容開放原則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遵循包容開放的原則,在教育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得以凸顯,從而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現有的小學語文教育模式下,教師通常對學生過分干涉,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學設計完成各項教學活動,忽略了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對教學活動進行優化和調整。小學語文教育活動的包容和開放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方面,教師應當盡量減少對學生學習活動的干涉,為學生提供充分自主的學習空間,無論是探究性的學習材料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這些都可以成為提高語文教學開放性的重要保障。
(三)循序漸進原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進行引導,教師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的基礎知識著手,逐漸遞進到更加深層次的教育活動。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需求,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身心發展規律,選擇適合的教育策略。在低年段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情況,首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到課堂,以便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實施。在中高年段開展小學語文教育工作時,教師則應重視對學生思維的引導,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分析和研究理解語文知識,并且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在教師不斷的吸引和引導下,學生能夠養成正確的認知習慣,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于學習。
二、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師是小學語文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展狀況。為此教師應當有目的性的強化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在教學和生活中對學生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從個人教學素質的角度來看,教師應當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能夠熟練掌握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要點利用工作之余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確保自身的教育能力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需求。學校同樣需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為教師提供學習的平臺,通過完善的教研機制以及培訓機制為教師提供學習的平臺,為小學語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成長保駕護航。
(二)構建表達和交流的學習平臺
學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應當在課堂上構建表達和交流的學習平臺,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自由發表觀點,并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首先需要根據班級人數情況,以3~5人為單位劃分學習小組,根據不同課文內容布置相應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朝著教師引導的方向進行互動與交流,憑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問題,并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部編版小學語文《蝙蝠與雷達》一課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圍繞“蝙蝠與雷達之間的相似性”進行探討,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從動物中獲取靈感而發明的。在輕松愉悅的小組合作氛圍中,學生能夠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并且在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中養成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并且在研究科技主題的過程中樹立宏偉的志向。
(三)組織趣味性游戲教學活動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游戲缺乏抵抗力。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應當嘗試組織趣味性的教學游戲,讓學生能夠在參與游戲的同時,樹立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讓學生能夠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角色扮演是最為常見的游戲形式,在開展游戲活動之前,教師首先需要對教育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根據教材的故事內容要求學生分角色還原故事,讓學生能夠再加深對故事情節了解的同時,體會到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進一步挖掘課文的心理健康教育價值。以部編版小學語文《陶罐和鐵罐》一課為例,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角色扮演陶罐和鐵罐,通過語言和動作的表演,讓學生能夠了解到陶罐和鐵罐的形象特點。陶罐和鐵罐各有各的優點和短處,就像每個人一樣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教師要引導學生正視自身的優缺點,并且以自信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借助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動,學生能夠從語文課堂中收獲到豐富的知識,并且朝著積極的心理發展方向進步。
總結:
綜上所述,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恰當的教育方式。在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田霞. 試論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 小作家選刊,2017,000(028):74.
[2]王霞. 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 理論觀察,2015(08):169-170.
[3]張麗榮. 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3).
[4郭芳. 淺談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9,000(011):72-74.
[5]李榮純. 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 明日,2018(12):2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