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婷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特點決定了班級管理的難度,由于學生年齡小,對于是非對錯的認識不全面,很容易受到主觀情緒影響而出現一些“異常行為”,從而增加班級管理難度,影響班級穩定運轉。為了提升班級管理質量,班主任應從班級管理問題的根源出發,深度剖析這些管理問題癥結所在,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般情況下,小學班主任本身也是任課老師,既需要做好教學任務,也需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學習提供穩定的班級環境,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為此,筆者結合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主要問題,分析出了這些問題的主導因素,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與各位分享班級管理的經驗。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作為一名班主任兼任課老師,師生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在以往教學過程中發現,班級管理質量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的原因在于學生對教師認可度低,學生不愿配合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班主任制定的各類規章制度無法得到有效落實。所以,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構建師生關系的建議。第一,多與學生談心。與學生談心是一件循序漸進的事情,不可操之過急,應該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剝”,從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小事談起,逐步取得學生信任。在閑談中插入班級管理的話題,聽取學生建議。第二,多鼓勵、少責備。學生犯錯是難免的事情,關鍵在于班主任怎樣處理這種問題,班級管理的目的在于規范學生行為,改變學生學習、生活陋習,使之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犯錯了應該了解具體原因,而不是對學生進行責備,這樣會拉遠師生間的距離。第三,聽取學生意見。學生的話語很重要,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管理者角色,但是如果被管理者的意見長期得不到尊重,積攢過多的怨氣終會摧毀管理的大廈。教師制定一項措施,學生明遵暗違,管理的真正意義將不復存在。
二、建設學生管理組織
以學生管理學生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通過投票選出幾名主要班干部,這些班干部的職責是協助教師開展管理,對班級日常事物負責。例如,一些瑣碎的事物可以由這些學生管理,重要的事情則需要交給班主任管理,這可以減少班主任工作的強度,同時提升管理效率。比如學生間發生口角之爭,學生可以出面協調,使得矛盾降低,如果矛盾升級變成大打出手,則需要交給班主任處理。當然,這種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學生間可能給出現徇私舞弊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設立監管部門,監管采用輪換制度,其他學生輪流作為監管者,定期向教師匯報監管內容,教師將這些內容與管理內容比對,如果發現問題則需要及時改進。以教師管理為主,以學生管理為輔的管理方式可以大大提升管理質量,使得班級管理各項內容得到優化。
三、優化管理制度
班級管理制度具有“可控性”特點,對于不同班級所提出的制度有所差異,但是管制制度的主要框架基本大致不變,如果想要確保班級管理工作有序地進行下去,班主任需要將細節的管理問題進行優化,使得班級管理制度更加符合班級特征。首先,如果班級學生上課時說悄悄話、傳紙條的較多,可以增加“允許學生說悄悄話2次,但是超過兩次需要做一次200字書面檢討”與“不允許出現課上傳紙條行為,發現一次懲罰打掃班級衛生一天”這樣的制度,制度既給學生留下了一定的自由空間,而且還起到了警示作用,通過不寬不松的管理方式,能夠大大提升管理質量。其次,管理制度設定在于警示,意指學生在進行不良行為時能夠收到警示,其作用不在于懲罰,而在于預防,所以應該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優化管理。例如,學生出現打架問題,一般情況下班主任都會叫家長,但是如果問題并不嚴重,學生未出現受傷的情況,可以找出問題所在,然后詢問學生意見是否找家長,根據學生意見解決問題,然后對學生進行教育即可。制度的優化能夠解決很多管理弊端問題,使得各項管理工作逐漸助于正規化,為學生提供穩定的學習環境。
四、將管理滲入教學
僅僅憑借制度對學生行為進行約束遠遠不夠,真正高質量的管理在于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遵守紀律的重要性,能夠對自己行為進行約束。所以,這就涉及到規范學生思想這一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良好的思想教育,使得學生受到這些思想教育潛移默化的感染,認識到配合班級管理工作、遵守學校紀律的重要性,從自我做起,認真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例如,“程門立雪”這個故事主要傳達尊師重道的思想,教會學生如何尊重教師。一些學生在課堂中經常交頭接耳,這是對教師勞動不尊重的一種行為,通過“程門立雪”的故事可以讓學生學會尊師重道的思想。在教學中滲透各類思想教育內容,最能發揮出這些思想的優勢,學生可以參照一些古人的做法,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也是學生學習特征決定的,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滲透更多這些類型的知識,不斷感染學生,使得學生更好地遵守班級紀律,進而提升班級管理質量。
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為何小學生管理問題越來越凸顯,這與學生心理健康分不開,如果學生心理處于亞健康或者不健康的情況下,學生的行為勢必會與班級管理內容存在相違之處,導致班級管理工作進展緩慢。為此,有必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提升班級管理質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應該制定全面的管理方案,深入到與學生有關的各項內容中,分析學生身心特征,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方案,在管理過程中耐心地、細致地、有序地引導學生服從管理,改變強硬的管理手段,以更加柔和的管理方式開展管理工作,使得班級管理煥發出更大的生機。
參考文獻:
[1]蘇琴. 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體會[J]. 小說月刊:下半月,2016,000(006):102-102.
[2]王明義.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 考試周刊,2018,000(059):183.
[3]文飛. 探究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經驗[J]. 東西南北(教育),2018(22):0257-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