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國亮
摘 ?要:隨著高中歷史學科的知識點不斷增多,學生對于歷史文獻的收集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在高中階段,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收集文獻能力做出實際行動,采取一些措施來培養學生的收集文獻的能力。并且,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深刻意識到這種能力的重要性與意義,并給予足夠的關注,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收集文獻能力的培養中來。教師應該通過學生的課前預習來使學生更加明確收集文獻的方向與目的。
關鍵詞:高中歷史;收集文獻能力;預習任務;小組合作;錯題整理
在高中階段,由于歷史學科的特點,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無法通過直接的接觸來了解知識的特點,只能通過間接的途徑來了解知識點。因此,高中階段學生應該積極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通過更加新穎的教學方式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觸到知識點的本質與原理。而文獻研究的學習方式就是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使學生對不能夠親自接觸的對象進行更加直接的研究。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預習任務、鼓勵小組合作、自主整理錯題等方式,增加學生收集文獻的目的性與方向性,從而提高自身收集文獻和史料分析的能力。
一、布置預習任務,明確研究課題
在高中階段,學生收集文獻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個明確的研究課題。如果學生自身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那么在收集文獻的過程中,積極性往往不高,效率也無法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講課之前,可以通過適當的布置一些預習任務,來使學生明確自身的研究課題與收集文獻的目標與目的。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教師沒有明確的方向,從而導致學生在收集文獻的過程中,往往沒有達到教師所需要的要求。同時,教師在培養學生收集文獻的過程中,注意積累收集文獻的方法,提高自身收集文獻的效率。例如,“倒查法”“擴展法”“交替法”等,都是十分適合學生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全球航路的開辟》這節課時,教師如果想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就應該通過適當的課前預習,來使學生能夠更加快速的進入到課堂的狀態中。并且,高效的課前預習,還能夠使學生收集文獻的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師在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的同時,還應該幫助學生明確研究的方向。例如,“教科書上沒有介紹的知識”“教師無法在課堂上展開的知識”等知識點。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本課知識點,提高收集關于全球航路的開辟的文獻與知識,這樣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課堂狀態,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鼓勵小組合作,加強合作意識
在高中階段,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意識到文獻收集的重要性,學生在進行文獻收集的過程中,自身的收集效率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如果想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那么最有效也是最正確的方式則是鼓勵學生之間進行高效的小組合作,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收集文獻的過程中,更加高效的展現出文獻研究的優點與特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合作的同時,朝不同的方向進行收集,從而進行互相的補足,避免文獻收集的傾向性與選擇性,使文獻的收集更加全面。
例如,在教授《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這節課時,學生在面對這節課之前如果對于馬克思主義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導致學習效率無法提升,從而導致課堂上常常走神。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關于馬克思主義的資料的收集,提高文獻的收集效率,拓展文獻的深度和廣度。
三、自主整理錯題,進行知識點歸納
在高中階段,由于歷史的知識多,而且繁重,學生是否能夠將知識點進行一個高效的歸納,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收集文獻效率。學生如果只是一個個知識點進行收集,那么學生的收集文獻壓力往往較大。因此,在高中階段,教師還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錯題整理的慣,鼓勵學生將知識點進行一個高效的歸納,從而提高自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與歸納,使學生在不斷地進行錯題整理的時候,提高自己的能力與效率。
例如,在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這節課時,學生在學習之前對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認知往往都是十分片面。因此,學生如果能夠在課前就利用一些時間進行文獻的收集,有利于提高對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知識。同時,圍繞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適當的專項訓練,拓展自己的材料面,并針對錯題進行糾正,從而將錯題有效地轉化為手中的文獻。
總之,在高中階段,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積極轉變思路,通過收集文獻的方式,來提高自己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與學習效率。教師應該通過課前預習、課中合作、課后糾錯等方式,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獻收集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史料閱讀和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立生.多媒體環境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析論[J].華夏教師,2017(07)
[2]孫詩涵,劉芳.高中歷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研究綜述[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