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合
摘 要:物理始終是培養學生思維邏輯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礎,在整個素質化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對此,本文也將以初中物理課堂設計為切入點,從微型物理實驗的設計出發,分析微型物理實驗的基本特點,并探討具體的應用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幫助,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和情感,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微型實驗;初中物理;基本特點;應用方法
引言:
近些年來,微這一個字深刻改變了群眾的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微現象也遍布各個領域,在這其中,教學領域也自然不會例外,微手段已然成為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就物理課堂來講,微型物理實驗的應用是尤為突出的,能夠引領學生了解物理的概念和規律,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能夠平衡好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探究習慣,懂得挖掘問題,收集材料,從實踐中積累更多的經驗和教訓,勤于動手。
一、微型物理實驗的基本特點
首先,微型物理實驗的材料來源十分廣泛,與生活存在密切的聯系。物理知識本身就是對社會中各種現象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實驗教學的目的除了要驗證物理規律之外,也是為了引導學生的技能發展,旨在讓學生通過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從生活的角度來看,一切物品都蘊含著獨特的物理性質,能夠成為物理實驗器材的參考依據,這就為微型物理實驗的開展提供了廣泛的材料支撐。相較于實驗室的器材來講,微型物理實驗的材料來源廣闊,而且價格低廉,蘊含著豐富的生活氣息,能夠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物理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其次,微型物理實驗具有十分明顯的體驗性特征,操作步驟并不復雜,結構和原理都相對簡單,材料也比較普遍,學生會從中獲得更多的熟悉感和親切感。而且,微型物理實驗的裝置容易組裝,這也就節省了許多不必要的步驟和流程,能夠引導學生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到實驗探究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與認知。
最后,微型物理實驗能夠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展開一系列的自主創新。微型物理實驗打破了傳統物理實驗室的限制和束縛,學生能夠根據實驗主題的需求自我發揮,激發出創造力和想象力。
二、微型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解讀實驗材料和實驗目的
在過去,教師通常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實驗儀器功能的講解上,所以也無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實驗的過程。但在微型物理實驗的引導下,教師要為學生保留足夠的探究時間和余地,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和目的之間的關聯。例如,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收集生活中常見的素材,選擇廢舊藥品盒、口香糖空瓶,這兩種瓶子的體積是不同的,所以也更容易得到改變,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質量也可以調整[1]。由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浸沒在液體中物體的浮力大小與物體的重力是否存在關系?讓學生選取廢舊藥品,向其中加入沙子,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總的重力,然后再加入水,再重新對重力進行測量,根據二力平衡的原則計算出浮力的大小,多次加減沙子,改變自變量,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結論的普遍性,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也會懂得實驗的嚴謹性。
(二)分析實驗材料特性
教師應當注重分析實驗材料的特點,挖掘實驗材料與傳統物理器材之間的聯系,這樣可以進一步保障微型實驗的價值。例如,在研究浮沉條件與物理自身密度的時候,由于浮力知識對于初中生而言相對抽象,很多學生都難以在短時間內把握好概念的精髓,難以理解浮沉條件和物理自身密度的關聯。對此,教師就可以選擇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氣球,列舉出氣球的各個特性,然后再選取輔助的器材,例如透明容器、鹽水、水、酒精等,把三只氣球分別存入不同的液體中,讓學生觀察氣球在水平面的變化,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視覺性體驗[2]。
(三)總結學生認知困境和難題
初中生作為首次接觸物理的主體,他們在面對抽象性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出現許多認知困境,積累疑惑和不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當仔細觀察學生在探索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設計出針對性的物理微型實驗,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和理解。例如,在分析與慣性有關的問題時,學生通常無法靈活的掌握慣性和質量之間的關系。對此,教師就可以選擇水中乒乓球作為實驗的主題,選取一個大號的透明礦泉水瓶,然后準備好細線和乒乓球,在大號透明水瓶中盛滿水,用細線系住乒乓球放到礦泉水瓶中。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讓乒乓球打到瓶底?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加深對慣性的理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微型實驗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發散學生思維的應有之策,也是推動實驗與課堂交叉滲透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材料和目的的解讀、特性的分析、認知困境的設計這幾個角度論述了微型實驗開展的方法和措施,充分結合了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重點,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在未來,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出微型物理實驗。
參考文獻:
[1] 黃仲漢. 微型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000(005):P.1-1.
[2] 吳曉輝. 微型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名師在線,2020(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