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
摘 要:微課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授課時間比較短,呈現知識的方式形象且直觀,授課內容短小精悍,但是專題性較強,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微課在高中語文課中的有效使用,能夠激發高中生參與微課的熱情,充分發揮高中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為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語文;微課;應用探究
一、 引言
高中傳統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在給學生傳授語文知識時,靠黑板板書、口述給學生傳授語文知識,而這樣的教學方法抽象性較強,不利于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語文教師所講授的語文知識與課文內容。微課在語文課中的應用,是把抽象的語文知識與語文課文中的內容用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給了學生,使學生可以形象準確地理解語文老師所講授的語文知識,促進了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 微課概述
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微課以視頻或動畫為載體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或是某個普通知識點,或是教學中的疑難點,或是學習語文的方法介紹等。微課與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相比,具有一些特點:教學時間短,一般微課的授課時間在10分鐘左右;教學內容專題性強,微課的授課內容主要是以專題知識的方式向學生呈現語文知識;微課教學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只要學生有智能手機或者電腦等終端能播放微課,學生就可以在不固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學習微課。
三、 微課在語文課中應用的作用分析
(一)激發了學生參與語文課的熱情
傳統教學模式中,語文老師向學生講授語文課文時,主要靠板書和口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學生根據老師對語文知識或語文課文的描述進行學習。無論語文老師講授的課是否精彩有趣,學生都得被動地聽老師講課。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很多語文課文中的抽象知識,不能給學生形象地進行講解,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語文課的熱情。微課在高中語文課中的有效使用,利用視頻、動畫等形式把抽象的語文知識或抽象的語文課文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給了學生,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就可以很清楚明白地了解課文內容,進而激發了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欲望,提升了他們參與語文課的熱情。
(二)豐富了語文課的教學資源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由于語文老師的授課內容無法被以視頻的形式保留下來,語文老師在不同的時間內講授相同的語文知識或教材中的相同的語文課文時,無法利用以前講過的教學內容,還得重新給學生板書和口述教學內容,這就造成了語文教學資源的浪費。而微課的產生和在語文課中的應用,就可以把語文課上老師講解的專題語文知識點,重要的課文講解內容,語文知識點的教學重難點、疑點的講解等制作成微課,并把微課上傳到學校的微課平臺,或者保存到教師的電腦中,這樣語文老師在教授相同的語文知識時,先讓學生觀看相關微課。這樣就豐富了語文課的教學資源,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授課壓力,讓語文老師有更多的時間輔導更多的學生,這在客觀上促進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三)有利于使學生養成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
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聽完老師講授語文知識后,就開始寫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的學習完全是在老師的指揮下被動地進行學習,完全沒有學習的主動性。而微課的應用,給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在教學新課前,學生可以從微課平臺選擇相關的微課進行預習、復習,多次重復學習,直到他們能夠熟練掌握老師講授的新的語文知識。學生主動地預習、復習微課,來提升自己對語文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地學習語文知識,有利于學生養成自覺的學習習慣。
四、 微課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課前,應用微課進行預習
預習是高中語文課前,高中生必須要經歷的環節。通過預習高中生可以知道本課要講授的知識和課文內容;通過預習學生可以知道自己對將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課文的掌握情況;通過預習可以分辨出哪些是教學重難點,哪些是教學疑難點,從而為自己的聽課做好心理準備;通過預習學生就可以準確地掌握所學習的目標,就會在搜集相關的背景資料時做到準確無誤,而不是泛泛地搜集一些無用的與課文相關性不大的背景資料。微課由于具有目的性、直接性等特點,學生通過微課預習時,就會有效實現上述的教學目的。在利用微課讓學生進行預習時,不能為了照顧微課的趣味性,而將微課的教學內容打散,從而不利于學生掌握微課主要講授的知識。
例如,在講授《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如果有學生沒有閱讀過經典名著《紅樓夢》,他們在閱讀課文《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就不能有效辨別出課文中存在的復雜的人物關系,進而不能有效掌握文章所講授的重難點知識。為了有效幫助學生掌握本課的重難點知識,有效提升預習的效果,就可以制作出這樣的微課讓學生進行預習:第一,幫助學生理清人物之間存在的盤根錯節的復雜關系,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把復雜的人際關系標記清楚,學生通過看微課就可以很快理清《林黛玉進賈府》中的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從而為有效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基礎。第二,幫助學生掌握預習任務,本課的重難點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刻畫人物的方法,了解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及不同的人物在文中的行為表現和心理狀態。第三,給學生簡單介紹《紅樓夢》前三回的故事內容,讓學生在理清人物之間關系的同時,對《紅樓夢》的故事有個大概的了解,以促進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掌握。
學生通過應用微課進行預習,使學生了解了將要學習的課文的內容,使學生了解了文章的教學重難點,有效激發了學生對語文課參與的熱情與積極性,并豐富了學生對本課背景知識的了解,在提高語文課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
(二)課中,應用微課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主要就是讓學生掌握語文課堂中老師講授的重難點知識。重難點知識既是語文教學中老師重點講授的知識,同時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重要知識點,更是各級各類考試的必考的重要考點。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由于每堂課的教學時間是固定的,如果在一堂課中用大部分時間講解重難點知識,就會減少其他知識的講解時間,而且會使語文教學流暢性不夠,從而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不但影響了語文課的教學效率,而且使語文課堂教學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如果不對重難點語文知識反復講解,學生又無法有效掌握這些重難點語文知識,而且由于語文知識的抽象性特點,語文老師在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時,也無法使學生形象直觀地進行理解,從而增大了學生理解重難點語文知識的難度。而在課中可以利用微課突破重難點語文知識。在微課中可以插入視頻、動畫、音樂、圖片等元素,以幫助學生有效理解重難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