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無產階級革命蒙受了極大損失,全國中共黨員人數急劇銳減,使得黨的前途變得岌岌可危。華北事變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大規模發展黨員和壯大黨組織的要求,截至1938年底,黨員人數陡增至50萬余人,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奠定了重要的組織基礎。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問題;原因;啟示;黨的建設
[作者簡介]劉函(1996-),男,河南息縣人,延安大學政法與公管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共產黨歷史。
[中圖分類號] D2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1)07-0010-04
黨的奮斗綱領和歷史任務需要黨員來完成,黨的事業興旺發達需要黨員來實現。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中國共產黨處在國內外矛盾交織復雜的歷史階段,克服了黨內由“左”傾思想所導致的錯誤組織路線和軍事路線及國民黨的“圍剿”下的雙重影響,提出和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一、黨員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936—1938年底黨員隊伍規模的急劇擴大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必然結果,一方面滿足了抗戰和壯大黨組織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給黨的管理建設和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一)入黨動機不純問題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設政黨時就明確提出,他們所要創立的政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利益不同的利益”,①正確的入黨動機就是要在思想上入黨,心懷人民,不追求特殊利益,解決好世界觀的問題,用無產階級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近代中國是一個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大革命失敗后,黨長期處在農村環境當中,特殊的國情和現實情況也決定著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分子出身的黨員占大多數。毛澤東在延安整風運動中,鮮明而又尖銳地指出:“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沒有入黨。”②由于生產關系的落后和教育水平的普遍偏低,受到經濟、文化、宗法制度等的影響,個人主義、主觀主義、絕對平均主義盛行,入黨時便將非無產階級思想帶入了黨內。“這些新黨員極大部分是散漫的小資產階級的成分。他們為追求真理,愿意為共產主義奮斗,加入了共產黨,我們歡迎他們。但是,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還帶著濃厚的非無產階級的思想和習慣。”③廣大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的黨員具有散漫性、非組織性和非聚合性等特點。不明白自己為什么入黨,什么又是無產階級政黨,認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經濟生活和政治待遇,中上層的民眾借助入黨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也出現了像劉力功一樣不愿意服從組織安排和工作調動,公然向黨組織談條件,拒絕工作安排的現象。甚至有些黨員認為還是不是黨員的好,是黨員反而給自己帶來麻煩;革命出現有利的一面時,敢于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當革命出現挫折,受到打擊時,便迅速脫黨,叛變革命,投降反革命陣營;也有局部的執政誘惑力帶來的“加入共產黨好打路條”、入黨“到哪里都有飯吃”、入黨“能夠結婚”、入黨“逃避負擔與差務的狀況”、“功利性入黨”等現象。更有人以為革命勝利后就可以享太平了,而放松組織工作。這種因為大量發展黨員,沒有及時對新黨員的入黨動機進行考察,不對新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引發的大量入黨動機不純的現象,給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帶來了許多問題。
(二)發展黨員程序不規范
發展黨員程序是政黨建設極其重要的內容,嚴格的發展黨員程序能夠避免許多問題。但是由于時局和地域的限制,地方上發展黨員的流程出現了不規范、不嚴肅、不合理的現象。毛澤東早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指出:“黨在村落中的組織,因居住關系,許多是一姓的黨員為一個支部,支部會議簡直同時就是家族會議。”④這也側面地反映出在發展黨員的程序上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地方黨組織為了落實中央大量發展黨員的決策,不經過嚴格的政治審查,不填寫任何材料,缺乏審查程序,出現欺騙式、強迫式、指標式、突擊式、招兵式、征收式、拉夫式、從眾式發展黨員現象。有些地方大半是整村或者全家入黨,部分人被脅迫入黨、宣布入黨等現象。如在抗戰之初,“在晉察冀根據地的阜平縣,有一個人在一天時間內就發展黨員60名。在行唐縣有人在大街上用擺開桌子寫名冊方式吸納群眾入黨”⑤的錯誤舉動。在抗戰的大背景下簡化入黨的程序和流程,利于快速發展黨員隊伍,但也容易造成黨員質量不高、發展程序不規范、組織機構臃腫的現象。只求量,不求質;只求發展,不求教育;只求入黨,不問入黨動機,造成了大批的投機分子和敵特分子混入黨內。面對帶有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人入黨,基層黨組織不敢與其作堅決的斗爭,只是在為了完成上級任務而開展發展黨員的組織工作,這給黨的發展帶來的無疑是隱藏性、嚴重性的后果。
(三)缺乏對黨員教育和管理
如何把抗戰時期加入的新黨員培養成政治立場堅定,使其能夠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之上,正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抵制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侵蝕和糖衣大炮的進攻,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鋒性和純潔性的無產階級戰士,這是抗戰時期擺在黨面前的一大難題。“他們有很可愛的革命積極性,并愿意接受馬克思主義的訓練;但是,他們是帶來了他們原來不符合或不太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入黨的。”⑥大批新黨員的加入,充實了組織力量,但也帶來了教育和管理的問題。“在國共合作成立后,固然給黨以比較順利的發展和工作的條件,但同時資產階級對于黨內影響的可能也大大增長了,從內部來破壞黨的可能也增長了。”⑦由于出身和理論水平較低,一方面容易受到資產階級思想侵蝕,另一方面難以擺脫自身小農思想的影響,不能學習馬列主義教育自己,更不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看待和解決問題。截至1938年底,全國黨員人數達到50余萬人,是抗戰初期黨員人數10倍之多。龐大的黨員隊伍和基層黨組織在抗戰的艱苦環境下進行規范的教育培養和管理是不現實的,也不能克服遺留下來的“左”的主觀主義錯誤思想。對如何規范化管理,強化紀律監督,面對不合格、經過黨組織多次挽救仍不知悔改的黨員如何進行組織和紀律處理也沒有太過具體的解決措施。抗戰爆發后,入黨條件和標準降低,有組織、有規模地對黨員和基層黨組織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和組織整頓極少,雖然各地有部分的黨校,但仍無法滿足培訓的需求。大部分是通過學習黨報和上級下發的文件,不能夠系統的學習馬列主義。既要建成一個有階級基礎的“群眾黨”,又要建成一個“大而精”的黨,這無疑是不現實的。
二、對新形勢下發展黨員的啟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黨員人數已經達到9191.4萬名,基層黨組織468.1萬個。⑧黨員主體范圍涉及工人、農民、學生、軍人和企事業單位及其他職業人員,中國共產黨已經成長為規模大、數量多、執政基礎廣的大黨。但數量多、規模大給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帶來了巨大挑戰。功利化入黨、宗旨和組織紀律觀念淡薄、理想信念喪失、發展黨員程序不規范、缺乏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這也是新形勢下黨建面臨的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解決好入黨動機問題
入黨動機簡單來講就是懷著怎樣的目的加入黨組織,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最直接的表現。解決好入黨動機問題是新時代下加強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時代要求,也是深化執政黨規律認識的現實要求。抗戰時期,入黨動機也表現出多元性、差異性和復雜性的時代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許多黨員帶著非無產階級思想入黨,但是“他們進了黨之后再來學習,并且根據他們所學習的再在革命斗爭中鍛煉修養,這樣,他們就完全可能使自己變為很好的共產黨員”。⑨通過思想上、政治上的實踐和學習,是可以解決入黨動機問題的。
首先,從思想上入黨。思想入黨要解決的是黨員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場、道德品質、思想認識,從思想上重視是黨先進性的表現。列寧曾說:“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⑩各級黨組織應當通過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和奮斗目標,開展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黨外群眾對黨的認識,讓黨外群眾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發展中心,為人民全面而又自由解放發展的無產階級政黨。沒有任何的私心和特殊利益,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黨員要能夠在思想上做到“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上指出:“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只有在思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才能把好入黨的思想關。
其次,要在政治上入黨。政治屬性是政黨的根本屬性,也是黨員黨性的集中表現。“堅持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在實踐中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實踐,在宣傳上大力提倡集體主義的人生觀,把政治上入黨作為黨員思想上入黨的基礎條件和組織上入黨動機考察依據。“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樣能夠進一步幫助入黨群體樹立正確的政治意識、堅定政治立場,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問題,把好入黨的政治關。
(二)規范發展黨員流程
規范發展黨員工作,保證黨員發展質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保證。“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在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按照黨章的要求,慎重、規范、合理、計劃的發展黨員,注意吸收和發展黨員主體的廣泛性和結構性。對黨員發展的總體結構進行優化,加大對重點發展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重視程度。
第一,在入黨原則上。首先,要堅持入黨自愿原則和個別吸收原則。不可以強迫沒有入黨愿望的個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想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個人,是在思想上要求進步、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其次,要堅持質量與數量辯證統一的原則。發展黨員的數量和質量是辯證統一的,不可以單純地追求黨員數量而放棄質量,也不能只追求黨員質量減少數量。
第二,在發展標準上。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在政治上的先進性,要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不可以為完成上級黨組織下發的發展黨員指標而降低發展黨員標準。在發展黨員的標準上,能夠認同黨的奮斗目標和政策路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為上表現成熟,能夠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以一名合格的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心系人民,堅持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符合發展入黨的標準。
第三,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堅決杜絕出現突擊發展,更不能夠出現“關門主義”傾向。一些地方往往出現支部黨員是同姓人、家族人,不論是否符合發展黨員標準和工作細則,拉著家族人入黨,認為只要完成發展指標就“萬事大吉”。把具有入黨愿望的,且符合要求的個人拒之于黨組織門外。針對這種現象,基層黨組織要強化責任意識,嚴肅發展黨員工作紀律,嚴格規范新發展黨員流程,切實發揮黨組織把關作用。建立起巡視問責制度和發展黨員工作紀律,定期巡查基層的組織工作,強化問題導向意識,每一步的發展環節都要做到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考察。
(三)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
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常抓不懈的基礎工程,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面對新形勢下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更是時代的要求,“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落實到黨員隊伍的管理中去”?,才能使黨組織充滿生機活力,黨的事業興旺發達。
首先,用科學理論體系教育黨員。“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是構成黨的重要基礎,是完成黨奮斗目標的堅實力量。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靠黨員的綜合素質來體現的,只有“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堅定立場上,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用科學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深化黨員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才能達到目標。加快建設學習型政黨也是新時期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要增強學習本領,在全黨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各級黨組織可以安排集中的理論學習和黨性教育,每名黨員都必須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真摯信仰馬克思主義、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其次,加強基層組織對黨員的管理。大部分黨員都在所屬的組織活動和開展黨的工作,基層黨組織也是最直接能看出黨員能不能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奉獻。“支部必須教育黨員,黨不是親戚朋友的集團,隨便的吸收一個不合黨員條件的人到黨內來,這對于黨和對于每個黨員自己,都是極大的危險。”支部要切實擔負起教育和管理黨員的職責,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開好支部組織生活會議。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認真開展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不繞彎子,直奔主題,真刀真槍提意見,滿腔熱情幫同志,起到紅紅臉、出出汗,觸及思想、觸及靈魂的效果”,使廣大黨員干部黨性得到錘煉,作風得到改進。在各個方面牢固樹立政治意識、責任意識,不敢逾越中國共產黨的紀律“紅線”。
最后,做好黨員“出口”管理工作。黨員“出口”管理工作是相對于發展黨員“進口”而言,“出口”管理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優化中國共產黨隊伍重要舉措,也是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的關鍵一招。當前黨員管理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眼于當前全黨從嚴治黨要求,建立健全黨內規章條例制度,黨外群眾監督制度,嚴肅、規范、徹底的將那些思想蛻化、作風弱化、宗旨觀念淡化、敗壞黨的形象、惡化黨群關系的不合格的黨員清除出黨的隊伍。
結語
1936—1938年全國黨員人數從3萬多倍增到50余萬,這是歷史條件下各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黨發展壯大歷程中的一個縮影。中國共產黨在中日矛盾加劇、國民黨排擠的情況下,為實現民族獨立、抵御外敵,壯大組織力量,發展了大量黨員。但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黨員入黨動機不純、發展黨員不規范、缺乏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等問題,這也引起了許多黨史專家和理論學者的關注。面對著當前世情、黨情、國情不斷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國外敵對勢力依然存在,國內矛盾發生重大變化,這些都對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提升自身的執政能力,加快黨員隊伍建設,密切黨群關系,科學應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加快中國共產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3頁.
②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5頁.
③陳云文選(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頁.
④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頁.
⑤向陳云學習[M].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3頁.
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8頁.
⑦劉少奇選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0頁.
⑧中國共產黨中央組織部.2019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N].人民日報,2020-07-02.
⑨劉少奇選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頁.
⑩列寧選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6頁.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9年版:第7頁.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黨建讀物出版社,2014年版:第1頁.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年版:第80頁.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黨建讀物出版社,2014年版:第1頁.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3頁.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2頁.
?劉少奇選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78頁.
陳云文選(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頁.
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