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毅
【摘要】數學課堂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數學能力、發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收到好的成效,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活動實施優化,以優化的課堂教學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為實現最優化的教學,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營造更加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要不拘一格,想盡一切方法、手段,調控、優化教學全過程,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優效教學;策略
“優效教學”是指課堂內教師用最少的時間去講授知識,學生用最少的精力去掌握知識,從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一堂課教學內容再多,但學生參與程度低,只有幾個優生能有所收獲,大部分的學生發展甚微,這樣的教學是“低效教學”。所謂策略,就是指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采用的一系列具體的行為方式。為實現最優化的教學,教師要反復思量自己的教學設計,務求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利于學生最優化的發展,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通過各種手段的調節,讓學生盡量多的獲取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在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一、激疑布惑,引導學生向未知領域探索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進而撥動其思維之弦。懸念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一下子進入最佳心理狀態。課堂上要使學生生“疑”,教師就要不失時機地激“疑”,而激“疑”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設“疑”?!耙伞北仨氃O在關鍵之處,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如果教師在導課中能恰到好處地設置懸念,就能迅速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一種學生渴望不斷探索,追求知識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教學《按比例分配》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小張投資10萬元,小李投資15萬元合作做生意,半年盈利5萬元,問小張與小李各可分得多少元?”學生議論紛紛,但每一種分法一提出來,就立即被其他同學否定,這樣就制造了懸念。這時教師適時談話:“那么,按什么樣的方法來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關于分配方法的知識:《按比例分配》。”這樣學生為了解開懸念,自然而然地就會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去。又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時,筆者先布置讓學生在練習本用工具畫一個三角形,并量出三個角的度數,寫在上面。然后,讓學生考考教師,隨便說出其中了兩個角的度數,教師都能立即猜出第三個角的度數。學生聽后當然不相信了,紛紛舉手報出自己所畫的三角形:“我畫的三角形的一個角是45度,一個角是65度。”“那第三個角是70度。”話音未落,筆者已隨口答出。接著,學生這個還沒坐下,那個已經站起來說了。此時學生興趣大漲,“老師真厲害!”驚嘆之余,學生心想這里面一定有什么奧秘,同時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因而產生了強烈的探索興趣和欲望。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去探求知識,尋找規律,去創新。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
二、少講精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
孔子有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說明,學生的主動性和思維活動對于教學的重要性。事實也告訴我們,教和學雖然相互聯系,但不能互相代替?,F實的課堂中存在著這些現象:有的教師永遠是課堂的主角,講課時往往一講到底,教師把大量的知識硬塞給學生,把課堂變成了“故事會”,學生根本沒時間參與教學活動,更談不上主動探究。教師總是擔心自己講得不多學生會不明白,這樣的課堂信息量非常大,容易造成學生聽覺的疲勞,更有可能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既耗費教師過多的精力和教學時間,也剝奪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最終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益。這些現象值得反思。所以,徹底改變“一言堂”現象,變多講為少講,變少講為精講,把時間還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質疑問難、探究求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這應是當務之急,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數學的新知與舊知都是有聯系的,舊的知識宜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去解決,而新的知識則需要教師重點講,并且要抓住關鍵講解透徹,學生才會掌握得到位。
三、多維訓練,確保學生人人參與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情況,加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這是現代數學教學的趨勢。在教學中,通過學生拼、擺、量、拆、剪、畫、想、說,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實現多維度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讓學生先觀察幾幅圖,想想這些圖形是什么,是怎么組成的?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制作一幅圖畫,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自由自在地表達想法。通過動手操作,學生不但提高了對知識的掌握,而且也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而學生也爭先恐后地想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
練習設計應盡量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分層次,有趣味。課堂練習應涵蓋以下三個層次:全體學生能熟練完成的基本練習,大部分學生能完成的拓展練習,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完成開放性練習。如《長方體的體積》這一課,可以讓學生親自測量各種各樣的長方體,并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可以用課件演示的方式出示一些學生沒有見到的長方體物體,并估算一下它們的長、寬、高,再計算出體積。通過計算大量的、各種各樣的長方體體積,使學生增強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的意識。在《百分數的認識》這節課中,可穿插一些趣味性練習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說說成語中的百分數”,出示了“百發百中”“十拿九穩”“一箭雙雕”等成語,讓學生說一說其中所能體現的百分數。這種從未出現過的練習形式使到學生的參與熱情空前高漲,有效地調節了課堂學習氛圍。
優效教學的實現將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推向主動地探究獲取知識的前臺,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造性地學,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責任編輯 ?劉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