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霞 孟柯 趙尊章
摘 要:本文以上好課為基礎,培養學生嚴謹治學和“工匠精神”為思想政治課的主要目標。首先解釋了其他大學類似研究的現狀,著重闡述了在實訓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優勢,最后,對課程思政在融入汽車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內容進行了分析。探索在實訓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方法,挖掘其內部潛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尋找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課程思政 汽車專業 實訓教學
The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Majors
Shang Xia Meng Ke Zhao Zunzh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eaching lessons effectively, and takes cultivating students' rigorous academic research and "craftsmanship spirit" as the main goal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Firstly, it explains the status quo of similar research in other universities, focuses on the advantages of carrying ou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to the automotiv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methods of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and the potenti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side, and looks for teaching methods that are more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utomobile major, practical training
1 其他大學同類研究的現狀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實訓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還不多,存在“知識島”的困境。通過全員教育、a全過程教育、全能教育的教育理念尚未有效實施。盡管目前對高校課程思想政治建設的熱情很高,但大多數高校只限于基礎課程和專業理論課程的課程思想政治建設,形成了一種重視理論學習與輕視實訓課程現象;另外,大多數高校還沒有將實訓課程作為課程思想政治建設的重點。而上海出版印刷學院在實訓教學中思想政治建設方面做得很好,學校采用“課中課”的教學模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實訓教學,使實訓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培養專業素養和提高專業技能的三個方面共同促進的作用。
2 在實踐教學中發展課程思想政治建設的優勢
2.1 實訓教學和思政教育目的高度一致,易于有機融合
實訓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鞏固理論知識,而且還讓學生通過實訓和動手操作,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實訓鍛練不僅僅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技能,而且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思想政治課程整合到實訓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思想政治課程的不足和短板,也是思想政治課程的延伸。因此,無論是實訓教學還是思想政治教育,兩者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他們都是為了培養國家和社會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后繼者。
2.2 大學生對參與培訓和技術創新的興趣越來越強烈
在理論課程學習過程中扎實地掌握基本專業知識的同時,學生可以更多地關注所學專業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國家科學普及的興起不僅使學生了解國內外對自己更感興趣的技術,而且對參加實訓和技術創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還可以通過實訓課程和科技創新活動來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了解所學學科和技術的前沿發展動向,普遍提高自身動手和創新能力,增強畢業后在社會競爭能力。
2.3 實施小班教學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發展和普及
對于我校,汽車專業實訓教學的學生人數一般每次為20-40人。在開設大量專業課的過程中,理論課的教學基本上采用全班教學模式。與小班教學和小組教學相比,大班教學的教學效果、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教師指導的機會明顯比較弱。因此,將課程的思想政治元素納入實訓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的接受程度更高,學習效果得到更大的保證。
2.4 錯峰授課,實現全程育人
在多數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中,大多數思想政治課程開設在第一學期到第三學期,而其他學期基本上沒有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安排。但是,進入大三后,學生很少關注國家的發展趨勢,對政治也知之甚少,無法保證與新時代的發展保持一致。而實訓課程多在第四學期以后逐步開設,與思政課程授課時間正好錯開,對實訓課程稍加改良便能夠輔助培養計劃,完成思政育人的培養。因此,在實訓課中中將思想政治因素整合起來,不僅可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過于集中引起的學生的不耐煩和不情愿;另外也可以有效地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課程”的育人理念。
2.5 實訓課堂教學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更有益于提升實訓教學授課效果
在實訓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就是要從專業知識中挖掘思政資源,做到在專業知識滲透思政,兩者結合,達到共同育人的目的。教師通過講課過程做正向引導,向學生傳播正確的意識形態、正能量的思想、經驗教訓等,可以使實訓教學授課內容和方法更加新穎、更加充實,從而可以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得到更好的授課效果。綜上所述,實訓教學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可以達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良好效果,相對于較集中化、高強度的思政理論灌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6 有利于進行“工匠精神”教育
汽車現在是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維修過程中,因一時馬虎或為圖省事,少裝一個零部件的話,有可能因失誤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所以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把練兵場當戰場,保證操作規范性和安全性,教育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一絲不茍的態度和對工作的責任心。
3 課程思政在融入汽車類專業中教育教學改革的內容
3.1 課程思政教學融入點設計
實訓課程融入課程思政思想是需要綜合考慮課程目標后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頂層設計,將知識能力與思想教育有機融合,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工匠精神,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立德樹人。
3.2 確定思想政治素養目標
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應以大學生中普遍缺失或不夠強化的政治素養為主,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和提高。而實訓教育目標培養學生嚴謹、敬業、自信、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3.3 制定實訓課程標準
對實訓課進行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學內容與思政理念的融合,融合的比例以及預期效果等需要以課程標準作為指導。明確教學中需要包含的基本思政理念、整周實訓教學目標、教學與思政內容的配合、對學生思政水平的考核以及相應標準等進行具體化規范說明,以確保教學改革獲得良好的效果。
3.4 重構實訓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活動,打造德與智協同育人的教學體系
提煉汽車類專業實訓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全面分析學生所學專業在國家建設、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和社會地位,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重點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促進實訓課程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實訓教師應將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與職業道德的錘煉結合于教學實踐中,創新教學活動,針對00后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在傳統授課方法基礎上,積極運用新科技,沉浸式體驗式教育,進一步促進學生通過實訓課程和課后思考,以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將所學到的專業技能與道德水平的錘煉統一起來,共同實現協同育人。
3.5 增強培訓教師的德育意識,樹立“課程思想政治”的觀念
作為實訓教師,首先堅持正確的政治指導,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熱愛教育,并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和崇高的教師道德修養者。其次,緊跟時代步伐,改變新的教育觀念,將實訓課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中包含的思想政治因素納入課程教學,樹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此外,在教授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有必要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想政治因素,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教給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潤物細無聲的把思政教育傳播給學生。
3.6 實訓與考試方法改革
實訓的教學內容接近生活的現實,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分析學習過程中汽車故障的原因,并根據原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必須對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進行改革。學生自行設計故障,一一分析故障原因,并根據分析結果編寫報告。經過實訓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在實訓課上驗證了一些理論知識,而且鍛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對故障排除過程有了深刻的理解,更能夠深刻體會排除故障過程中人的重要性,以加強對待問題一定要實事求是、科學嚴謹、團結協作、堅定自信的職業素養。
4 結論
隨著人們社會意識的提高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斷提高,“課程思想政治”成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學的有力起點。汽車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只要培訓老師能夠指導思想政治觀念優化課程設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和實踐納入到實際教學中,貫穿于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將學科資源轉化為綜合教育資源,實現知識轉移和價值取向的有機統一,必將把高校思想政治建設推上一個新的臺階,樹立全職,全課教育的理念。
課題來源:本文系 黃河交通學院2020年度校級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程思政在融入汽車專業整周實訓教學中的探究(項目編號:HHJTXY-2020szyb39)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
[2]張佃平,高廣娣.“課程思政”理念下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新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7-8).
[3]孫鑒.工匠精神:高職“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向度[J].職教通訊,2018(20).
[4]曾好平.高職汽車構造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理論研究,2018(8).
[5]陳德存.基于汽車構造課程的課程思政[J].教學?課程?反思,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