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娜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高職院校開始重視思想政治建設。高職院校教師大多是理工類院校畢業,屬于工科類的教師。教師在文理學生分科的過程中,對于思想政治知識的認識比較薄弱。本文將針對新時代高職院校工科教師的思想政治建設方面出發,探索如何在工科類教師教學中融合思政教學理念,從而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進步,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思想政治意識。
關鍵詞:高職院校 新時代 思政教育 工科教師
Analysis on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Cui 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gu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Most of the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engineering teachers who graduated fro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Teachers have a weak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sub-subjects for liberal arts student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and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ncepts in th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gineering teachers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學生由于長期受到實踐教學的影響,思政教育是學生學習的弱項,教師和學生認為科研更加重要,因此高職院校工科教師的思政意識較薄弱。
1 高職院校工科教師思想政治建設現狀
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非常重要,教師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從而豐富學生的思想,幫助學生在思政學習中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就高職院校工科教師思想政治建設的優缺點進行簡單分析。
1.1 高職院校工科教師思想政治建設的優點
思想政治建設在工科教學中,能夠發揮人文教育的優點。首先,對傳統文化和教學素養進行傳承。高職院校有其教學特殊性,其教學更注重實踐,對于工科類的專業比較重視,教師和學生的文學素養關注度較低,在高職院校的工科教師中進行思想政治建設,能夠改善高職院校教學的單一性,讓教師能夠擁有更加嚴謹的邏輯。同時有利于高職院校的全面發展,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傳承和發展。新時代高職院校將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素質教育就需要被重視,因此教師要擁有良好的素質,從而起到榜樣和模范的作用,能夠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氣。工科教師對于思政的重視,會在很大程度上帶動學生對于思政建設的看法,讓學生更加關注思政建設,從而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其次,能夠完善教學和社會聯系。高職院校過于注重實踐,對于理論的忽視,會導致學生在真正接觸該行業時沒有理論支撐,學生的就業觀念存在偏差。新時期高職教育受到了廣泛重視,在社會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力量,因此教出了實踐型人才,還要培養綜合型人才,讓學生的各方面共同進步,從而增強學生對于職業的認知,讓學生擁有正確的就業觀,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發展,從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1.2 高職院校工科教師思想政治建設的缺點
目前,在高職院校建設中,學校對于人文素養不夠重視,更看重專業化建設,因此導致了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效果較差,專業課程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尤其是理工類專業,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提前進入社會實踐,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在教學中也更注重實踐結果,對于過程和人文素質的重視程度較低。從而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擁有較好的實踐能力,但是自身的思想素養能力不夠,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受不了過多打擊,學生的內心沒有更多知識的支撐,對于社會生活的不適應,不利于學生的創新和長遠發展。高職院校在教學中要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和教師發展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其次,高職院校受到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人們在學習生活中更加注重利益,對于精神的認知程度不夠。教師在教學中會追求教學利益,學生在學習中會追求學習目標,并且在工作中學生也會更加注重自身利益,導致學生的大局意識較差,學生無法和社會緊密聯系。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注重人文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從而積極完成自身的教學使命。
2 高職院校工科教師思想政治建設意義
高職院校教職工進行思政教育能夠起到示范作用,教師是和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人群,教師一舉一動在潛移默化間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因此,提升教職工的思想道德素養非常重要,尤其是政治理論學習較薄弱的工科類教師,能夠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素養。
2.1 教師豐富知識的影響
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相影響非常重要,教師要結合教學重點內容,對學生進行積極影響,教師要從自身要求做起。首先,教師要擁有良好的教學知識結構。教師的豐富學識會影響教師的授課情況。教師的專業知識更加深厚,并且知識的基礎范圍更加廣泛,在教學中會將枯燥的內容進行趣味化講解,用教師開放的視野來引導學生,將學生學習視野打開,學生會關注到更多熱點內容,聚焦人文素養。教師豐富的學識,將工科理論和思想政治內容進行結合,從而促進工科教學的嚴謹性,讓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讓學生擁有學習興趣,能夠將教學結合,促進教學發展。
2.2 教師外在形象的影響
教師的外在形象是由教師的文學才華所制成,俗話說“相由心生”正是如此。教師飽讀詩書會展現出較為深厚的人文素養,讓學生了解到教師的專業度和嚴謹性。傳統工科教師在教學中會更加嚴謹,教師給學生留下了較為呆板和冷酷的形象,教師對于工科的嚴謹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時代,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在發生著轉變,學生的教學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教師要進行教學調整,通過思想政治教學,能夠讓工科教師道德修養提升,從而變得更加風趣幽默,展現自身的人文素養,讓學生更加信任教師,從而在學習中向教師請教,并且會向教師學習。教師教學態度會影響學生,教師的人生態度也會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比如,某學院教學因為一位教師上課風趣幽默、舉止優雅,表現著較高的文學素養,每次上課時教師總是“人滿為患”,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這就是教師的外在形象所引起的教學積極影響,能夠讓學生沉浸在教學中,從而促進學生進步。網絡上有一篇文章講述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老師”,深受學生喜歡的教師總是不乏有以下特點:教學新穎、形象靚麗、知識淵博,教師用自己的個人形象,通過言傳身教積極影響學生,從而為學生樹立正向榜樣力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3 教師人格魅力的影響
人格是尊嚴、價值和道德品質的總和[1]。教師的人格魅力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身上的良好品質會激勵學生積極學習,同時,教師的不良指出也會在教學中被放大,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形象保持,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積極向上的精神、教師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以人為本的觀念都對學生人格發展有著巨大影響。比如,在學習《史記》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學習的重視,讓學生更加重視學習,從而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促進學生思維活躍,讓學生初步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教師的人格影響學生的認知,比如,在咸寧市小學升旗儀式過程中,校長進行了“親豬”儀式,這樣大家感到很疑惑。其實這是校長遵守諾言的表現,校長凡是發現學校學生沒有違法亂紀現象就會在升起儀式上親吻“小豬”,上一周大家的表現非常好,沒有擾亂紀律的學生,因此校長在升旗儀式中親吻“小豬”。這讓學生重新認識守信的重要性,言而有信對于人格魅力非常重要,會讓學生對自己的話更加負責,并且激發學生遵守規律的意識,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守信的重要性,從而在學習生活中約束自己,規范自己做一個守信的人。
3 高職院校工科教師思想政治建設策略
3.1 提升教師教學素養
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學生作為教學的重要參與者,教學活動中必須要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培養一支較為完善的教師隊伍,從而積極帶領學生學習。對于高職院校理工類教學進行思政教育,能夠讓教師養成良好教學習慣,教師會更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嚴謹。首先,學校要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教學觀念,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地位,教學要結合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進行教學。大力倡導師生開展實踐性活動,讓師生之間更多進行交流聯系,同時讓教師在課堂外也能發展自身優勢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最后,強化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努力提升輔導員的業務能力與師德水平,讓輔導員隊伍成為素質教育工作中的決定性因素。
3.2 鼓勵教師積極探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教學非常重要,能夠讓教學發揮更大的價值。在思政教學中教師要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結合理工類知識進行傳承和發揚。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相關的理論推理進行教學,比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數學公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同時也可針對同一道題目擁有更多的解題方法,從而讓學生多方面了解數學知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同時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學生能夠更加嚴謹地思考問題,通過探究難題并且解決難題,可對學生綜合分析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較好體驗挫折及失敗,培養他們刻苦鉆研的頑強毅力[2]。
3.3 教學理論實踐結合
理工類是一項實踐要求較強的學科,而思想政治建設更重要的是意識領域的培養,在對理工類進行教學思政教學時,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近年來,有許多理工類學科和人文學科進行融合教學,結合現代科技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先進的學習理念和學習內容,幫助人們解決更多現實困難。比如,在面對環境危機的過程中,就可以將高等數學和思想政治相結合,讓學生思想意識得到提升,從而參與到保護環境活動中,其中生物類學生也可以和思政相結合,教師帶領學生研究更多的生物的時候,從而對于珍稀物種進行了解和保護,幫助學生提升人文素養。在實際應用中,理工類知識和思政文學理論相結合,能夠促進學生了解更多學習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工科類教師教學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推動素質教育發展,從而在高職院校內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學習環境。教師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并且積極指導學生學習,從而促進學生思想進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基金名稱: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協會,基金號:LZY20054。
參考文獻:
[1]安紹強.《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探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09):135-136.
[2]楊戍,牛永君,馬素平.《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7(2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