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于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2021-08-05 06:51:43劉永強
史志學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確立了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的戰略部署,為年鑒事業大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更為進一步深入實施中國年鑒精品工程指明了方向。從本期開始,我刊將圍繞助推全國年鑒事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展開討論,既要分析當前年鑒事業發展的現狀,也要總結經驗和教訓,更要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本期選載《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3期上刊登的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年鑒處處長劉永強《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一文,同時刊發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林忠玉以福建省開展年鑒精品工程和全域精品工程試點為例撰寫的《年鑒精品工程價值初探》,以期科學謀劃下一步的中國精品年鑒建設、引領推動全國年鑒事業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提供有益的參考。歡迎年鑒同仁積極參加討論。

摘要 隨著到2020年“兩全目標”基本完成,全國地方志工作“修志編鑒”兩項主業轉變為一段時間里只有“編鑒”一項主業,年鑒事業發展迎來了一個寶貴的重要窗口機遇期。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確立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的戰略部署,為年鑒事業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進一步深入實施中國年鑒精品工程指明了方向。文章全面梳理近年來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引領的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實踐創造,總結經驗,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堅持精品理念、探索打造模式、完善質量機制、發揮專家作用、深化學術研討、做好宣傳推廣等建議。

關鍵詞 年鑒事業 精品年鑒 引領帶動 高質量發展

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做到地方綜合年鑒由地方志工作機構組織編纂,一年一鑒,公開出版,實現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全覆蓋”的任務目標(即“年鑒全覆蓋”目標)。截至2020年底,全國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2020年卷應編纂出版3212部,全部完成編纂、全部移交出版,完成率均為100%,公開出版2843部、完成率約為88.51%,基本如期完實現“年鑒全覆蓋”目標,這是在全國范圍內第一次真正實現三級綜合年鑒編纂出版全覆蓋,在年鑒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堅持質量第一、樹立精品意識,提高年鑒質量、打造精品年鑒,是年鑒事業持續建康發展的永恒命題。《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堅持存真求實,確保地方志質量,將精品意識貫穿于地方志編纂出版工作全過程,這為“十三五”時期的年鑒質量建設尤其是精品年鑒建設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據。2016年12月,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以下簡稱中指組)印發《全國年鑒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年鑒規劃》),進一步就年鑒質量建設的目標、路徑提出了要求,就實施中國年鑒精品工程作出明確部署,提出到2020年打造50部中國精品年鑒的目標。為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年鑒規劃》要求,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中指辦)在開展試點工作的基礎上,于2017年5月正式啟動中國年鑒精品工程。截至2021年4月,工程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共打造中國精品年鑒5批49部,基本完成《年鑒規劃》確定的打造精品年鑒目標任務,并樹立起若干個具有全國性影響的精品年鑒品牌,充分發揮了對全國年鑒質量的引領示范作用。

近年來,年鑒界圍繞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實施、中國精品年鑒建設,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對于豐富和拓展對精品工程的認識、深化和發展對精品年鑒建設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有關年鑒精品建設的研究中,中國年鑒精品工程指導專家、中國精品年鑒單位人員以及相關人員發表的文章占據多數。如工程指導專家陽曉儒結合工程試點工作提出年鑒精品標準,周慧結合申報年鑒篇目討論地方綜合年鑒社會部類的分類、標題及技術范圍,牟國義從本土視域出發提出構建年鑒評價的正確導向,孟亞男提出如何認識精品年鑒并探索其打造機制和路徑;中國精品年鑒單位山西省高生記、溫州市魏仕闊、長沙市王習加、晉江市林榮國分別總結梳理《山西年鑒》《溫州年鑒》《長沙年鑒》《晉江年鑒》打造中國精品年鑒的經驗,南京市柳云飛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維度探討中國精品年鑒的12種基本屬性,連云港市陸瑞萍分別探討精品年鑒的框架建構和內容質量標準;方志出版社李江從出版角度出發提出編纂精品年鑒在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的要求;筆者從工作層面系統梳理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在2016—2017年和2018—2019年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此外,李娜關于編纂精品年鑒的思路和方法、徐學鴻關于精品年鑒質量管理的視角、鄭維楨關于打造精品年鑒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實踐路徑等文,以及桑薈關于江蘇精品年鑒創建的報告、區林關于福建省實施全省年鑒精品工程試點工作的總結等也有一定借鑒意義。但是,中國年鑒精品工程作為一項創新工程、探索工程,總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研討在研究高度、研究廣度、研究深度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如何適應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發生的深刻變化,準確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年鑒事業發展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在新起點上正確研判形勢,總結經驗教訓,做好下一步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科學謀劃,研究探索充分發揮年鑒這種文化載體形式獨特優勢的路徑和方法,引領推動年鑒事業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就具有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基于此,筆者試圖全面梳理“十三五”時期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引領的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實踐創造,總結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關建議,以便為今后的中國精品年鑒建設提供參考。

一、實踐探索

中國年鑒精品工程最早是冀祥德在《落實(規劃綱要)實施“十大工程”》一文中提出的,是中指辦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十大工程”中的第三大工程,它既是地方志質量工程,又是地方志精品工程。以2017年5月全面啟動為重要節點,工程前、后經歷了兩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試點探索(2015年12月—2017年5月)

2015年8月,中指辦印發《關于開展年鑒工作試點的通知》。12月,經過各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推薦和專家評審,區別不同區域和類型,中指辦從全國推薦的53家單位中確定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山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等IO家單位為2016-2020年首批全國年鑒工作試點單位。中指辦對各試點單位提出的要求是:按照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規定和《規劃綱要》要求,在年鑒工作管理體制機制、年鑒編纂、年鑒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敢于嘗試、勇于創新,做到出領軍人才、出先進經驗、出精品佳作,充分發揮在全國年鑒工作中的引領示范作用。隨后,為統籌推進“年鑒全覆蓋”工作和年鑒質量建設,中指辦決定將全國年鑒工作試點單位同時作為中國年鑒精品工程試點單位。2015年12月,在2016年度全國省級地方志機構主任工作會議上,舉行全國年鑒工作、中國年鑒精品工程試點單位授牌儀式,并召開試點工作座談會。

工程試點工作在摸索中不斷推進。2016年4月.全國精品年鑒指導培訓會在北京市召開,邀請專家對10家試點單位年鑒框架進行評議,開始嘗試從篇目階段就加強對試點單位年鑒編纂工作的指導。10月,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專家評審會議在北京市召開,對試點單位年鑒稿進行評審,并討論修改《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實施方案(討論稿)》,確定了工程推進的一些原則性要求。11月,工程專家指導會議在福州市召開,由評審專家向試點單位代表面對面反饋評審意見。2017年1月,工程第二次專家評審會議在北京市召開。隨后,經過反復修改,確定了年鑒出版階段的統一標識、統一版式、統一風格。3月,工程研討會議在北京市召開,進一步討論修改《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實施方案》。5月,中指辦公布《山西年鑒(2016)》《溫州年鑒(2016)》《北京海淀年鑒(2016)》3部年鑒為首批人選的中國年鑒精品工程“中國精品年鑒”。同月,中指辦發出通知,印發《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實施方案》,工程正式全面啟動。這樣,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試點摸索,工程不僅取得首批成果,還初步形成一套包括篇目評議、理論研討、會議評審、專家指導、修改落實、精品設計、出版審核、宣傳推廣等一系列環節的精品年鑒打造模式,明確了申報條件、評選標準、評選程序、評選要求和管理、獎勵宣傳等一系列規范性要求。

根據《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實施方案》,中國精品年鑒評選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嚴格按照自下而上、擇優推薦的方式進行。工程辦公室收到申報年鑒稿后,至少組織一次(在實踐中至少為兩次)專家評審會議進行評審,評審通過才能入選。工程堅持質量第一原則,入選年鑒不設比例,成熟一部,評審通過一部,入選一部,嚴格標準,寧缺毋濫。

受中國年鑒精品工程輻射影響,廣西、福建、北京、江蘇四省(區、市)也實施本省(區、市)的年鑒精品工程。2015年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辦公室啟動實施廣西年鑒精品工程,每年選定3~5部基礎較好、可塑性強、有代表性的年鑒作為項目實施對象。2016年3月,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啟動實施福建省年鑒精品工程試點工作,《福建科技年鑒》《三明年鑒》等5部年鑒成為首批試點年鑒。2017年3月,北京市地方志辦公室啟動實施北京市精品年鑒工程,確定《北京海淀年鑒》等3部年鑒為精品年鑒打造對象。其中,《北京海淀年鑒》更是成為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北京市精品年鑒工程的雙料打造對象。2018年5月,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啟動實施省級精品年鑒試點工作,從申報全國精品年鑒、打造省級精品年鑒、開展市級精品年鑒試點培育三個層次開展精品年鑒工作,每年選取2~3部年鑒作為省級精品年鑒試點。四省(區、市)年鑒精品工程啟動后,陸續召開工程推進會、隊伍培訓會、篇目研討會、年鑒稿評審會、總結交流會等,開展了各具特色的生動實踐,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并積極主動與中國年鑒精品工程銜接,為工程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的實踐支撐。

(二)第二階段:規范引領(2017年5月至今)

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全面啟動后,一方面參照試點工作創造的經驗,每年在確定篇目階段召開一次申報年鑒篇目研討會議,在年鑒稿完成后至少召開兩次專家評審會議,持續通過評審打造中國精品年鑒;另一方面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積極推動從粗放實踐探索向精準對癥施策轉變,在強化質量規范引領、開展專題理論研討、完善精品打造流程、創新專家指導方式、培養精品骨干隊伍、擴大精品宣傳推廣等多個方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大大豐富了中國年鑒精品工程的內涵。

一是強化質量規范引領。2017年初,中指組根據“年鑒全覆蓋”工作的快速推進,決定從2017年起每年開展一次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評審活動,將其與中國年鑒精品工程一道作為年鑒質量建設的兩個重要抓手。在堅持問題導向的前提下,中指組充分參考在實施中國年鑒精品工程、開展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評審活動過程中發現的年鑒質量問題,2017年12月修訂出臺了《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定》,2020年12月又印發《關于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若干問題的補充規定》。前一規定共6章、48條,是全國年鑒質量建設的總規范,后一規定共25條,是前一規定的科學補充。兩個規定是長時間以來全國年鑒質量建設特別是“十三五”時期年鑒質量建設的系統總結和理論化,在質量要求、精品標準等方面具有更強的規范性、更高的準確性、更大的操作性。至此,全國年鑒質量建設形成了兩個質量規定規范引領、兩個重要抓手貫徹落實的“兩規定、兩抓手”協調推進的格局。與此同時,兩個重要抓手之間也緊密銜接,《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實施方案》規定中國精品年鑒入選年鑒在下一年度開展的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評審活動中直接推薦進入二等以上等次年鑒的評審,并且不占用各省(區、市)的報送名額。在實際評審活動中,前四批中國精品年鑒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第一批3部、第二批5部中國精品年鑒,除各有1部因故退出或未參評外,其他6部全部獲評為特等年鑒。第三批IO部、第四批13部,除各有1部獲評為一等年鑒外,其他21部全部獲評為特等年鑒。

二是完善精品打造流程。2018年初,中指辦在創新精品年鑒工作模式上提前謀劃,確立了質量關口既要前移也要下沉的原則,在既有工作基礎上,積極探索年鑒編纂出版全流程質量控制的模式。在鼓勵申報階段,中指辦領導2018年起先后到長沙市、馬鞍山市、吉林市、楚雄州等地調研了解中國精品年鑒申報工作,對各申報單位給予積極鼓勵、精心指導。在篇目確定階段,中指辦除每年召開一次申報年鑒篇目研討會外,還在抓實抓細方面進行拓展。如2018年4月,為引導申報單位對年鑒篇目的重視,在中指辦指導下,長沙市地方志辦公室召開《長沙年鑒(2018)》框架結構專家研討評審會,對《長沙年鑒》篇目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修改,為其后來連續三次成功人選中國精品年鑒奠定了良好基礎。在修改落實階段,包括篇目修改和年鑒稿修改階段,中指辦建立了比較完善成熟的專家評審意見反饋、修改報告報送機制,不僅有力保障了專家意見的修改落實和評審機制的穩定運行,還積累了包括工程實施以來每次評審專家評審意見和會后修改報告的一整套完整資料,相當于留下了一套完整的評審記錄檔案,十分珍貴。

三是開展專題理論研討。2017年8月,為適應工程全面推進的形勢,中指辦、中國地方志學會年鑒分會以“強化年鑒精品意識,深化年鑒質量建設”為主題,在齊齊哈爾市召開精品年鑒與年鑒編纂創新研討會。會后,會議論文集由方志出版社出版。2018年1月,“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精品志鑒與地方志編纂創新研討會系列會議在張家港市召開,其中的年鑒會議既是精品年鑒工作的經驗總結會,也是理論創新研討會。此外,自2017年12月首屆全國年鑒論壇起,每年一屆的全國年鑒論壇在主要議題中都設年鑒質量建設、精品年鑒建設的內容,持續為工程實施營造學術氛圍、提供理論支撐。2021年5月,中指辦在防城港市召開全國年鑒質量建設暨中國年鑒精品工程研討會,圍繞2021年卷年鑒如何突出紀錄好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進行了專題研討。

四是創新專家指導方式。工程試點工作階段,依靠的指導專家只有6人,主要為各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年鑒編纂實踐比較豐富、業務水平比較精湛的年鑒專家。隨后,適應申報年鑒增加審讀量加大的實際,幾經篩選整合,在2017—2020年間形成了15人左右的指導專家隊伍.2021年又進一步增加。自2018年7月第三期全國年鑒主編培訓班起,就主要依靠工程指導專家進行授課,將打造中國精品年鑒的實踐經驗、理論思考與全國年鑒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受到熱烈歡迎。工程指導專家在繁忙的本職工作之外,在申報年鑒編纂流程的不同環節,或進行培訓授課,或面對面交流,或遙相指導,充分發揮專家指導作用。

五是培養精品骨干隊伍。中指辦一直非常注重對精品申報單位年鑒業務骨干的培養教育,每年的申報年鑒篇目研討會,就相當于對申報單位業務骨干的專題培訓。2017年12月,首屆全國年鑒論壇專門安排“精品年鑒之路”環節,邀請首批中國精品年鑒單位人員登臺交流經驗。2019年7月,在第四期全國年鑒主編培訓班上,4名第三批中國精品年鑒單位人員登上講臺,現身說法,暢談精品年鑒打造的經驗體會。2020年12月,第五期全國年鑒主編培訓班緊扣精品年鑒建設,對各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年鑒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前四批中國精品年鑒單位、工程試點單位、2020年卷申報年鑒單位業務骨干80余人進行專題培訓,并點評《長沙年鑒(2020)》稿等3部年鑒稿。這期培訓實際上也是工程試點單位、中國精品年鑒單位經驗總結交流會、精品年鑒稿點評研討會。2021年5月,中指辦還組織2021年卷申報單位人員對申報年鑒篇目進行了互評。各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也充分發揮中國精品年鑒單位的帶動作用,在相關會議或培訓上展示中國精品年鑒,邀請中國精品年鑒單位人員登臺講課或介紹經驗。

六是擴大精品宣傳推廣。第一,通過立標桿、學典型,營造創建中國精品年鑒的良好氛圍。2017年12月,中指辦在首屆全國年鑒論壇上向3家首批中國精品年鑒單位頒發獎牌和證書。隨后,中指辦在2019年、2020年全國省級地方志機構主任工作會議上分別向第二批、第三批中國精品年鑒單位頒發中國精品年鑒獎牌和證書。2019年8月,在中指辦指導下,楚雄州政府還召開中國精品年鑒《楚雄州年鑒(2018)》發行會。第二,通過爭取表彰獎勵,提升中國精品年鑒單位的輻射影響力。各地黨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中國精品年鑒創建工作,紛紛為成功人選中國精品年鑒作批示加以肯定或表揚,有些地方黨委、政府還為中國精品年鑒單位人員記功或進行嘉獎。因所編年鑒人選中國精品年鑒,2018年8月遼源市政府為市地方志辦公室記集體三等功,為19名年鑒編纂人員記個人三等功;2020年8月連云港市地方志辦公室獲記集體三等功,5名年鑒編纂人員獲記個人三等功或被嘉獎;2021年4月北京市朝陽區地方志辦公室獲得首都勞動獎狀。有的中國精品年鑒單位年鑒業務骨干獲得提拔重用。第三,通過積極宣傳,提升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社會影響力。中指辦有意識加強引導,如組織編輯《方志中國》期刊“第五批中國精品年鑒推介專刊”,第五批18部中國精品年鑒各寫一篇推介專稿,重點介紹該卷年鑒的特點、亮點,即為什么“精”、“精”在哪里,為各地年鑒編纂提供參考借鑒。中國精品年鑒單位在申報、入選的過程中,各顯其能,在當地的主要媒體、網站、微信公眾號上刊發相關消息,吸引社會公眾了解年鑒、使用年鑒。

經過試點工作開展以來5年多的努力,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共打造中國精品年鑒5批38種49部。其中,省級年鑒2種7部,市級年鑒16種18部,縣級年鑒20種24部,《山西年鑒》連續5年人選,《北京海淀年鑒》連續4年入選,《長沙年鑒》連續3年人選,《山東年鑒》《北京朝陽年鑒》連續2年入選,都成為中國精品年鑒的重要品牌;工程試點單位年鑒5種13部,各省(區、市)推薦申報年鑒33種36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不斷摸索,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受認識水平、重視程度、工作基礎、自身風格、編纂水平、投入力度、編纂進度、修改落實、出版快慢等多種因素影響,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一)培育精品意識任重道遠

按年度編纂出版地方綜合年鑒是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的法定職責,打造精品年鑒同樣也屬法定職責的題中之義。在責任關系上,各級黨委、政府負有對年鑒工作的主體責任,同樣也負有打造精品年鑒的主體責任;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承擔年鑒的具體編纂出版工作,打造精品年鑒本來就是本職工作。總體上說,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和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領導滿足于順利完成年鑒編纂出版任務,認為打造精品年鑒屬于可有可無的事,或將其歸責為年鑒編纂部門而過問不多、支持不大,這些情況還是較為普遍的。認識不到位,則難有作為。因此,打造精品年鑒,首先要積極爭取本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強化他們依法履職的責任意識;其次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領導也應提高編好年鑒的主業意識、精品意識,緊緊把握重要窗口機遇期,充分認識到打造精品年鑒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年度重點工作,有其嚴格的質量要求,不是提提要求、壓壓責任就能輕松完成的,要從人財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部分中國精品年鑒單位還存在將打造精品年鑒責任壓在年鑒部門一兩個人身上的情況,也是不可取的。

目前,工程輻射影響的省(區、市)還較為有限,覆蓋范圍還不夠大,地域不平衡的現象比較突出。從地域上來說,前五批中國精品年鑒涉及17個省(區、市),分別是北京、山西兩省(市)各3種7部,吉林、江蘇兩省各5種5部,浙江省、福建省各4種4部,山東省3種4部,湖南省2種4部,天津、河北、安徽、江西、廣東、海南、重慶、云南、新疆9省(區、市)各1種1部(見表2)。前8個省(市)就約占中國精品年鑒總數的81.63%,相對比較集中,而整個西南、西北地區也就重慶、云南、新疆各1種l部。大多數省(區、市)的參與熱情尚未真正調動起來。

(二)試點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5年多時間里,工程試點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由于最初選擇的10家試點單位主要是考慮兼顧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在與中國年鑒精品工程試點單位合二為一后,難以達到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一些工作要求、質量要求,不適應性也很明顯。10家試點單位因工作基礎差別較大,對參與工程的重視程度、認識程度以及參與程度也差別很大。大部分試點單位能積極參與工程活動,如山西省、山東省、南京市、溫州市、北京市海淀區5家試點單位均成功打造中國精品年鑒,成為全國知名的精品年鑒品牌,在擴大品牌影響力方面有亮眼的表現,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部分試點單位年鑒經過參與工程的反復磨練,年鑒編纂質量有明顯的提升,編纂隊伍建設也有較大進展,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干。但也有部分試點單位參與積極性不高,在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上差強人意。

(三)申報環節質量把關不嚴

《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各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嚴把質量關,組織專家對申報年鑒稿進行評審,通過評審才能申報。結合方案要求,北京、江蘇、福建等省(市)將申報中國精品年鑒與本省(市)的年鑒精品工程相結合,吉林、山東等省也積極與中國年鑒精品工程銜接,組織力量嚴格評審,推薦上報的年鑒稿質量總體較好,成功打造為中國精品年鑒的機會也大。但也有一些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難以在前期篇目設計、組稿撰稿、修改落實等環節給申報年鑒提供業務指導,質量把關不夠嚴格,推薦上報的年鑒稿質量不能保證,甚至存在大量需要規范的基礎性問題,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各地的申報積極性。如2017年卷年鑒共計27部進入工程評審階段,前后淘汰22部,打造成功5部,成功率只有約18.52%;2018年卷年鑒共計2l部進入評審階段,前后淘汰11部,只打造成功10部,成功率也只有約47.62%。

(四)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

《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實施方案》就申報年鑒編纂成稿及報送的時間均有明確規定,但能按要求在9月底前上報年鑒稿的很少。2018—2019年,隨著新一輪機構改革的推進,部分省(區、市)年鑒工作領導體制、工作機制發生變化,年鑒編纂單位領導和編纂人員也多有變動調整,編纂進度更不能保證,這也造成一些申報單位無奈放棄了申報,出現了2019年篇目研討階段32部申報但專家評審階段只有21部參加的局面。工程辦公室每次組織評審會議,從開始籌備到會議召開大約間隔1個月甚至更長,指導專家在較短時間內要審讀大批量的年鑒稿并撰寫高質量的評審意見,在進度調度上壓力比較大。同時,為確保每條評審意見確有所據,工程指導專家還會在專家評審會議上充分交流,可提可不提的意見不提,存在爭論的意見不提。申報單位需要根據專家評審意見,認真落實修改,并在報送年鑒修改稿時一并報送修改報告。5年多來,一直都有申報單位對精品年鑒的認識不足,囿于編纂習慣、固有思維認識或修改難度壓力,在工作上不夠積極主動,在落實專家意見上也比較機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停留在簡單層次的修改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工作做得不夠。

三、若干思考

(一)堅持精品理念謀劃新局

隨著到2020年底如期完成“年鑒全覆蓋”目標,今后全國年鑒工作的重點必然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持續鞏固拓展“年鑒全覆蓋”成果,并向全面追求高質量轉變。因此,年鑒質量建設自然就應該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抓好中國精品年鑒建設。原先在摸索推進階段,受認識水平及各方面因素限制,工程的關注重點和重心工作主要集中在“精品前”,也就是評審打造階段,但即使是“精品前”,也在爭取領導重視、爭取保障條件、營造精品年鑒打造氛圍等方面考慮不夠、做得不多;對“精品后”雖有所關注,但在持續推廣宣傳、發揮輻射效應上也同樣考慮不夠、做得不多。有鑒于此,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堅持精品理念,不僅要在“精品前”“精品后”的所有環節上精耕細作,還要著力推動從以單本精品年鑒打造為主向以單本精品年鑒打造、精品年鑒區域建設并重的局面轉變,并逐步向精品年鑒區域建設過渡。要先行開展精品年鑒區域試點工作,在試點基礎上逐步擴大范圍。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可考慮適時啟動省級精品年鑒區域創建工作。現階段的精品年鑒區域建設,主要是依托中國精品年鑒單位中的市級年鑒單位,以市級地方志工作機構為中心,以全市為范圍,引領帶動所轄縣(市、區)打造精品年鑒,建設精品年鑒區域。畢竟,單靠每年若干部中國精品年鑒,就希望大大改變全國年鑒質量建設的面貌是不現實的,只有以點帶面,激發市級地方志工作機構承上啟下的內在活力,實現滾動式發展,真正發揮出中國精品年鑒的輻射影響,才是精品年鑒建設的正途。在這方面,長沙市、廈門市進行了積極探索,如長沙市堅持系統觀念,“引導精品創建工作向精品區域發展”,“精品年鑒區域建設態勢已經顯現”。

(二)探索全流程精品打造模式

5年多來,工程逐漸摸索形成了不同區劃層級、不同地域特點的精品年鑒打造之路,積累形成了各具風格、各具特色的精品年鑒工作經驗,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從啟動、編纂、出版印刷、表彰獎勵、宣傳推廣、輻射帶動的全流程精品年鑒打造模式,為今后工程推進創造了有利條件。下一步,要進一步豐富完善這一模式,繼續堅持質量關口既要前移也要下沉的成功經驗,推動在不同環節上精準施策、定向發力。要優化工程實施思路,繼續推動從以評審打造為主向全流程精心培育為主轉變,健全完善從篇目設計環節就嚴把質量關的制度,建立健全精品年鑒獎勵和激勵機制。要確保申報程序靈活、有序,推動更多有積極性、有條件的地方踴躍申報,爭取精品年鑒早日輻射到所有省(區、市)。要提高申報成功率,鼓勵支持各省(區、市)實施自己的精品年鑒工程,至少在“十四五”時期全部啟動,全面推進省級精品年鑒創建工作,并推動其與中國年鑒精品工程緊密銜接,構建上下聯動的精品年鑒培育機制,打牢精品創建基礎,協同發力打造更多中國精品年鑒。

(三)完善精品質量控制機制

召開專家評審會議是工程順利推進的重要工作方法。每次專家評審會議,都涉及專家審讀、評審交流、匯總梳理、意見反饋、修改落實、專家審核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和質量標準。5年多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兩個規定,逐漸形成了一整套涵蓋各個環節的包括精品標準、精品評價體系在內的精品年鑒質量控制機制及方法。這套機制及方法,北京、江蘇、福建、廣西等省(市)在實施年鑒精品工程過程中已經有所參考借鑒,其他一些地方也廣為學習參考。下一步,要繼續健全完善精品年鑒質量評審標準和質量控制機制,不斷創新相關質量控制方法,使工程推進工作更加科學、規范、有序,同時也推動上下齊動,更好地引導、帶動全國年鑒質量建設。

(四)充分發揮專家指導作用

工程實施關鍵在人,這既包括年鑒編纂人員,也包括指導專家。一定程度上說,指導專家的水平直接決定了工程的實施效果。經過工程推進,工程的專家指導制度逐漸成熟,指導專家數量也適時增加,指導機制總體上較為高效,但限于指導專家本職工作繁重,在指導力量建設上仍捉襟見肘,原定每家申報單位確定兩名指導專家進行全程跟蹤指導的安排一直未能實現。下一步,一是要著眼長遠,持續加強專家隊伍建設,優化專家年齡結構,并兼顧指導專家的個人專長和研究興趣,完善相關聯絡溝通機制和保障機制;二是要創造更好的條件,幫助指導專家履職盡責,探索更加符合工程推進需要的專家指導方式、方法,使業務指導更具針對性、更顯實效性;三是要結合精品年鑒區域建設發現人才,注重對他們的關愛和培養,幫助他們在工程指導專家的幫助下快速提高業務能力,爭取每打造一本精品,就能相應培養出一批高水平的業務骨干乃至專家,業務素質高的可吸收為指導專家,為今后繼續打造精品年鑒或精品年鑒區域建設蓄積人才資源。

(五)深化精品年鑒學術研討

“十三五”時期,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加速,理論創新滯后于編纂實踐的情況非常突出,年鑒質量規范建設也還處于迎頭追趕階段。各地在編纂實踐中形成很多不同的認識,其編纂方式方法也有很多差異,但在學理上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探討,在優化方案選擇、提供學理支持等諸多方面很難形成廣泛共識,理論總結、理論研討以至理論升華等工作存在很多欠缺。精品年鑒建設更是如此,缺少理論上的有力支撐。近年來,通過全國年鑒系統的共同努力,圍繞中國精品年鑒創建工作,引出了關于精品意識、精品態度、精品標準、精品路徑、精品工夫、精品平臺、精品品牌、精品體系等方面的很多話題,也出現了不少有價值的討論,但與精品打造的實踐要求相比,理論研究成果特別是高質量理論研究成果還相對比較匱乏。下一步,要加強現有中國精品年鑒單位的經驗交流,編寫出版《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理論與實踐》;要充分發揮中國地方志學會年鑒分會的學術橋梁紐帶作用和《中國年鑒研究》期刊的學術陣地作用,充分利用每年度全國年鑒論壇和各地學術研討會等,主動設置更多精品年鑒議題,引導開展更具針對性的理論研討,助力精品年鑒建設把根基扎得更牢,培植長遠發展后勁。

(六)積極做好精品宣傳推廣

做好中國精品年鑒的宣傳推廣,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不斷總結經驗,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在爭取領導重視上,要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主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為精品年鑒申報和評審打造營造更好的環境,也為后期貫徹落實《地方志工作條例》關于表彰獎勵的規定創造更好的條件。這需要引起各精品年鑒編纂單位的重視,遼源市、連云港市、北京市朝陽區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鑒。在確立精品品牌上,要繼續推動在每年度全國地方志系統最高規格會議上為入選的中國精品年鑒單位頒發獎牌和證書,既增強中國精品年鑒編纂單位的榮譽感,又起到樹立品牌、宣傳品牌的作用。在推廣精品經驗上,要繼續鼓勵和支持中國精品年鑒編纂人員走上全國和各省(區、市)培訓工作和典型經驗介紹的講臺,建設一支勤學善思并且能說會講的精品年鑒師資隊伍,多方講授精品年鑒的新創造、新探索。在擴大輿論宣傳上,要善于借勢借力,利用各種會議或平臺適時舉辦中國精品年鑒展覽展示;要充分利用各級地情網站、地方志網站及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發布精品年鑒消息,宣傳精品年鑒經驗,推廣精品年鑒品牌,不斷提高中國精品年鑒的社會影響力。

四、結語

中國年鑒精品工程既是一項創新工程,也是一項探索工程,實施5年多來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樹立了若干全國知名的精品年鑒品牌,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同時也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成功經驗,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體制機制,為進入新發展階段后進一步深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但總體上說,相較于年鑒質量建設的長遠發展目標和現階段的發展趨勢,工程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爭取領導重視、培育精品意識、科學研究謀劃、完善工作機制、探索打造模式、加強流程管理、確立評審標準、完善評價體系、開展學術研討、發揮專家作用、積極宣傳推廣等各個方面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下一步,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投入更大的精力科學謀劃并深入實施好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大力推動從以單本精品年鑒打造為主向以單本精品年鑒打造、精品年鑒區域建設并重的局面轉變,真正發揮出工程及其成果的輻射影響,引領帶動年鑒事業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并繼續發揮年鑒事業領頭羊作用,為全面推動全國地方志事業實現第二次轉型升級、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編:張文娟)年鑒精品工程價值初探——以福建省為例 林忠玉

摘要 實施年鑒精品工程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 2015-2020年)》“堅持質量第一,存真求實,將精品意識貫穿于編纂出版工作全過程”要求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地方志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選擇。福建省開展年鑒精品工程和全域精品工程試點,實現質量管理和精品意識全覆蓋式輻射,在全省形成了爭創精品年鑒的強烈帶動之勢,培育出地域特色鮮明的精品項目,并實現金省年鑒事業發展以點帶面、區域聯動競爭、質量整體提高、資政宣傳俱佳的良性態勢。年鑒精品工程的實施,強化了年鑒作為資政文獻屬性的價值,實現了方志人才隊伍的優化和地方志事業格局的開拓,提供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借鑒和智力支持,推動了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 年鑒 精品工程 福建 地方志 文獻價值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要求重視并制定年鑒編纂出版質量管理和質量監督規定,完善質量評議和審查驗收制度。《規劃綱要》還要求,堅持質量第一,存真求實,將精品意識貫穿于編纂出版工作全過程,嚴把政治關、史實關、體例關、文字關、出版關。實施年鑒精品工程,培育精品年鑒是推進年鑒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地方志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選擇。

2015年福建省18部縣級綜合年鑒創刊,至此,實現全省三級綜合年鑒“全部開編,一年一鑒”。在此基礎上福建省開展全省年鑒精品工程工作(以下簡稱“精品工程”)。2016-2017年,開始福建省年鑒精品工程試點,2018年正式啟動福建省年鑒精品工程,2020年啟動廈門、三明兩市全域精品工程試點。首先是嚴格管理高標準式實施。精品工程的實施以強化年鑒編纂和出版制度落實和省級規范出臺為前提,以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制度建設、持續指導和督查等方式為基礎,先后印發《福建省地方綜合年鑒編纂質量評審標準(試行)》《福建省地方綜合年鑒圖照使用規范(試行)》《福建省年鑒精品工程實施方案》等編纂和管理的全省性規范文件,創新全程精細化管理開展精品工程項目的培育。其次是寧缺毋濫刨品牌式精品。截至2021年1月,約70部(次)市、縣兩級綜合年鑒和行業(部門)年鑒報名參加精品工程,近50部(次)市、縣兩級綜合年鑒和行業(部門)年鑒被納入精品工程培育,16部年鑒先后入選福建省年鑒精品工程項目,綜合淘汰率為77%。最后是以點帶面全覆蓋式輻射。2020年,在持續開展省級年鑒精品工程的基礎上,福建首開全國之先,開展以廈門和三明兩個設區市為單位的全域精品工程試點工作,在全國年鑒界樹立起“福建品牌”旗幟。

精品工程的實施,為全省年鑒事業發展搭建高標準平臺,以質量優化和精品管理為關鍵抓手,實現質量管理和精品意識全覆蓋式輻射,逐漸在全省形成了爭創年鑒精品的強烈帶動之勢,培育出地域特色鮮明的精品項目,并實現全省年鑒事業發展以點帶面、區域聯動競爭、質量整體提高、資政宣傳俱佳的良性態勢。

一、增強和固化年鑒作為資政性文獻的價值屬性

2006年,國務院頒布的《地方志工作條例》規定:“地方綜合年鑒,是指系統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情況的年度資料性文獻。”怍為各級黨委政府主辦的權威年度性資料文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地方綜合年鑒并未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心工作上展現應有價值,更是受困于框架結構、資料選題和體例規范等學科建設不成熟和規范標準不健全等方面問題,存史、教化等價值也在不斷弱化。精品工程以圍繞大局和服務中心為目的,在強化政治意識的前提下,突出省級綜合年鑒的引領和帶動;通過打造品牌欄目,宣傳區位特色和資源優勢;拓展記述縱深度,增強固化資政性文獻價值屬性,實現地方綜合年鑒“資政、教化、存史”的價值。

(一)強化政治意識,以之貫穿精品工程全過程

堅持思想政治引領,把精品系列工程項目作為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在精品工程的具體工作上,首先就要把好“政治”這根主弦,將學深、弄懂、悟透新思想作為培養黨史方志干部和全省年鑒工作者和參與者的抓手,做到講業務先講政治,強業務先強政治,圍繞政治抓業務促業務。精品工程培育工作,首先從年鑒的框架上將政治意識引領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要內容體現,要求在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民主黨派和臺港澳等政治部類中將思想政治學習作為綜述或概況的必備內容,并在“宣傳工作”等分目中設計年度特色條目予以準確和個性化記述。其次,在各類評審和點評會中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后,在年度專家總評會上,將年鑒內容記述的政治性把握和是否準確記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在各地的學習貫徹落實情況定為硬指標,進行復核。自2018年精品工程啟動至2021年1月,在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評比活動中,福建省選送的30多部各級各類年鑒無一因政治差錯問題降檔或落選。

(二)實施示范引領,突出省級綜合年鑒的引領和帶動

在省、市、縣三級的綜合年鑒里,省級綜合年鑒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在實施精品工程的過程中,《福建年鑒》踐行精品年鑒的品質要求,全省年鑒編纂和管理工作起到模范和引領作用。長期以來,《福建年鑒》記錄和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干,抓住歷史機遇,對福建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歷史性貢獻的系列決策,以及決策實施以來福建省全面改革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福建”“數字福建”建設,調研總結出的“晉江經驗”,及關于扶貧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馬上就辦真抓實于”等指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福建萌發的重要執政理念和實踐。《福建年鑒》以系統專業的記述,及時有效地記錄省內經濟社會發展年度突出成效和經驗教訓,為新時代建設新福建提供可資借鑒的新業態、新情況、新發展,也為豐富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歷史佐證。

(三)打造品牌欄目,增強區位特色和資源優勢宣傳

以開展精品系列工程為契機,綜合年鑒在框架結構和內容記述上進一步突出地方特點和年度特色,宣傳區域區位特色和資源優勢。在精品系列工程的帶動下,福建全省各級綜合年鑒從2016年卷到2020年卷的綜合編纂水平逐步得到提升。年鑒框架設計日趨合理,政治性錯誤和偏差明顯減少,基本編纂規范和要求得到強化,年度特色和區域特點內容得到豐富。年鑒得到社會高度認可,資政參考作用愈發明顯,各級黨政機關新到任主要領導都要求報送近年甚或是全套綜合年鑒,以之為了解當地地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料文獻。在全國年鑒各類評比中,福建省選送的各級各類年鑒得到普遍認可,穩定躋身特等獎等較高獎項。2019年10月,福建省選送的11部年鑒全部入選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組織評選的第六屆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獲得三等以上獎項,成績創歷史新高,獲獎率與北京市、江蘇省等省市并列全國第一。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證明年鑒編纂質量穩步提升,精品系列工程工作達到了預期目的…。年鑒精品工程的實施強化了區域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的系統性宣傳和全方位傳播,提升了年鑒作為年度文獻的資政性、社會性和宣傳性,是福建省年鑒工作保持全國一流水平的重要保障。

(四)拓展記述縱深度,固化資政性文獻價值屬性

通過系統打磨,實施精品工程,年鑒框架得到優化,突出內容地域特色和年度亮點的高標準和強規范記述,在資料選題上擴展和完善資料性,強化內容縱深度。“年鑒要提升品味、提高價值,就要關注本行政區域內經濟社會建設的年度焦點,把視角向全社會延伸,關注好當前社會的熱點”,各年鑒立足福建對臺、對僑、對外等閩臺閩僑文化特色,福建蘇區和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優勢.2019年重點記述閩臺交流和閩僑活動,把年鑒搬進海峽論壇、閩僑書屋,發揮年鑒文化引領作用,各年鑒精編海絲核心區的創新創造活動,彰顯八閩各地獨特風采。《廈門年鑒(2020)》設計改革開放專題,著重記述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工作期間豐富的實踐成果,及留下的思想和精神財富,在全市建設“兩高兩化”征程中展現作為。《三明年鑒(2020)》設置“紅色三明”專題,突出記述三明作為中央蘇區的核心區、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偉人革命的重要實踐地的區域特點和優勢。設置“五比五曬”特載、“四篇文章”“五比五曬”專記和圖片專題,圍繞三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三明市發展大局。《福建年鑒(2020)》在框架上突顯“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當前重大選題;在卷首“福建要聞”圖片專欄中,設“鄉村振興”圖片專輯,記述和展示福建省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振興范例;在卷首增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輯,向社會和公眾傳遞正能量;增設“數字福建”“民營經濟”“海洋經濟”等類目,體現數字化建設在國家級層面的位次和福建特色;增設“精準扶貧”“農村經濟管理”“科技創新工作”等分目,記述福建省在脫貧攻堅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堅持高質量發展成果。2021年,福建省明確要求三級地方綜合年鑒進一步做好全省“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史料收集與編研工作,并建議重點圍繞“重大決策部署”“舉措落實”“脫貧攻堅重點項目”“抗疫戰跡”“先進經驗”“感人事跡”等方面進行史料收集。

在精品年鑒實施過程中,各年鑒通過多方式和多方位擴展、完善年鑒的資料性,強化年鑒記述選題內容的縱深度,輔助決策和研究,盡力滿足企業和公眾需求,進一步實現年鑒資政性文獻價值屬性。

二、實現人才隊伍的優化和地方志事業格局的開拓

事業的發展以人才為基礎。精品工程的實施為福建省、市、縣三級年鑒專業化人才培養和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關鍵促進作用。精品工程實踐完善了理論研究基礎,拓展了理論基礎研究范疇,直接促進地方綜合年鑒學科體系的構建和發展。

(一)穩定和發展人才隊伍,實現人才專業化和事業化

精品工程在培育年鑒精品項目的過程中,也對各級綜合年鑒加強編纂出版管理和年鑒專業人才培養起到了直接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福建省在實施精品系列工程中實行分工協作、評(審)稿、成果激勵和上下聯動等四個機制。首先是分工協作機制。通過印發正式文件,確立全省年鑒指導和管理工作分片(專人)對口聯系制度,做到全省年鑒每一方面、每一時段、每一地區的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專人承接。其次是評(審)稿機制。引進志書評稿的方式,首創年鑒評(審)稿機制,從框架大綱、編寫體例、內容設置、年鑒規范要求及部分涉及“一票否決”等原則性要求方面,對申報年鑒精品工程候選項目的年鑒樣稿進行評審。再次是成果激勵機制。根據《地方志工作條例》“對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和貢獻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規定,對精品工程入選項目和年鑒成果給予通報表揚和寄發賀信的激勵方式,為各地年鑒承編單位與當地黨委、政府之間架起一座便捷的溝通橋梁,增強了年鑒承編單位和工作人員的榮譽感與自信心。最后是上下聯動機制。通過精品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推進三級年鑒工作部門的上下聯動、協同工作模式,促進相關資源的共享利用。

機制的完善,使全省年鑒工作特別是精品年鑒工程實現精細化管理,讓精品項目參與單位的人才隊伍得到培養和優化,逐步實現全省年鑒人才的專業化,打造“工匠精神”,實現精品工程的再發展。評(審)稿機制得到全省各級年鑒工作者的高度認可,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推廣,成為福建省提升年鑒編纂質量的最具活力的抓手。成果激勵機制先后得到福州、廈門、泉州、三明、寧德、晉江、上杭、長樂等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和積極響應,對獲得表揚的年鑒承編單位給予了極大肯定和工作支持。上下聯動機制實現以點帶面、先進帶動后進,推動市、縣綜合年鑒整體工作進度走在全國前列,同時建立起一支專兼職結合、具有較高素質和專業素養的專業人才隊伍。

(二)促進地方綜合年鑒學科體系的構建和發展

自2016年開始,福建省始終配套搭建省級年鑒學術平臺,以促進精品工程的實施和年鑒理論研究。2016-2021年,福建省年鑒研究會持續開展學術年會和學術論壇,特別是2018年以來,連續出版《福建年鑒研究》論文集2018—2020三冊,共征集到論文近170篇,涉及有年鑒裝幀、編纂框架、體例規范、選題資料、內容編纂實務、圖片(圖庫)應用、年鑒信息化、年鑒應用創新和年鑒文化發展等優秀學術論文104篇入選。人選的104篇論文中有73篇為精品工程參加單位業務人員(含省級年鑒工作部門業務人員)撰寫,占比高達71%。通過精品工程和配套學術平臺的持續建設,實現年鑒編纂實踐和年鑒理論研究的相互促進,年鑒編纂和理論的系統性研究得到加強。立足服務資政、宣傳交流和存史育人,年鑒架構設計合理、體例規范、選題準確等編纂實際操作更加精益求精和務實求真,大量的實踐進一步豐富了理論研究的基礎性內容,為強化地方綜合年鑒學科體系理論,促進年鑒學學科體系進一步構建和發展創造了條件。可借此推進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生、生態、歷史等各領域,并囊括和交叉諸多學科的地方綜合年鑒學科體系、學術體系的建設和創新,進一步實現年鑒學科的系統性和專業性。

精品工程及配套學術平臺持續穩定的開展和取得的實際成效,實現了《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關于“推動年鑒學理論建設,加強與相關學科交流合作,發展年鑒學學科體系”的要求,促進形成以修志編鑒為主業、各項工作協調開展、齊頭并進的地方志事業發展格局,強化和拓展了方志文化的內涵。

三、提供歷史借鑒和智力支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傳承和發展

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作為地方志成果重要組成部分的地方綜合年鑒,應發揮年度資政文獻價值屬性和連續編纂出版的優勢,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歷史借鑒和智力支持。“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近2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目標和任務。“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標志性工程和底線任務,是治國理政的重大舉措,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典范和集體智慧結晶。各級綜合年鑒通過對各區域施政紀要進行及時、科學和全面的記述,讓“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驗和成果得到科學固化,以期反哺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歷史借鑒和智力支持。

(一)提供資政輔助和智力支持

在“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重大選題編纂方面,各級綜合年鑒持續發揮著自身優勢與作用,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公共決策提供資政輔助和智力支持。精品工程要求各項目培育單位堅持以敏銳的視覺和主動作為的覺悟,提前精準部署,突出重點,在各自年鑒上翔實體現地方黨委政府和各級各部門在“脫貧攻堅”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做法,著重加強相關資料收集。《福建年鑒(2020)》,在“福建名片”部分收錄了“三明醫改”的實踐經驗、福建自貿區創新舉措,在“八閩關注”部分收錄了“莆田市木蘭溪治理實踐經驗”,展現福建創新發展、先行先試的風采,反哺助力“脫貧攻堅”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深入挖掘和發揮年鑒史料價值,助力推進地方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可為各級政府“脫貧攻堅”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關決策提供資政參考。2021年初,《福建年鑒》得到新到任的福建省委主要領導認可,成為助力其快速、準確和全面了解省情的“枕邊書”。繼之,以年鑒為藍本編纂的《福建省情手冊(2021)》發到全省黨政領導干部手中,成為助力其施政決策的第一手資料。省委主要領導的認可和重視,充分體現了綜合年鑒的資政價值和服務大局功能。

年鑒逐年反映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其年度性決定它的現實服務功能。透過各級綜合年鑒了解相應區域整體綜合發展變化情況,可以從中了解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為黨委和政府決策提供客觀依據。突出“編鑒為用”“編用并舉”,年鑒的區域特色和品牌欄目內容,為確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線索;年鑒強化橫向比較資料、典型材料,為公共決策提供參考和輔助。例如在福建土樓、廈門鼓浪嶼申遺過程中,《龍巖年鑒》《廈門年鑒》中的史料記載,為政府決策提供了依據。

(二)提供資料儲備與線索引導

地方綜合年鑒與社會和公眾的生產、生活密切關聯,特別是逐年連續記述的特色內容,可為若干年后讀者復原當時歷史場景提供基礎資料,具有不可估量和不可替代的價值。年鑒通過豐富的資料記載、詳盡的數據比對分析以及風俗風物記述等,將公共事務、工農業生產、文旅開發或經營管理等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記錄下其規范化的記述和數據累積,是讀者分析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的寶藏。

通過實施精品工程各級年鑒二次開發利用文獻資源,在資政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浦城年鑒》設置的“浦城美食”分目,為縣委、縣政府舉辦美食文化節提供重要的美食線索和歷史資料幫助,為縣域經濟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增光添彩。《永安年鑒》給有關鄉鎮及單位提供重要佐證資料,“永安萵苣”“永安雞爪椒”“閩筍干”“安砂淮山”“永安金線蓮”“吉山老酒”“安砂魚”等農產品申報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發揮作用。這些地標產品,擔任著農村經濟“一村一品”產業主角,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拳頭產品。《延平年鑒》中的“延平名產”、《德化年鑒》中的“德化陶瓷”、《南安年鑒》中的“南安特產”等,為當地地標產品的申報和宣傳提供佐證,為鄉鎮、企業梳理名特產品信息和品牌建設提供幫助,為農戶拓寬創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四、結語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精品工程以省級黨史方志部門和省級綜合年鑒為中樞,以市級黨史方志部門和市級綜合年鑒為支干,以縣級黨史方志部門、縣級綜合年鑒和省級行業(部門)年鑒為末梢,統籌推進,實現全省年鑒編纂創新,打造了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品牌。各級年鑒為相應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和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咨鑒,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富、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并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傳承和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責編:張文娟)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
關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中國市場(2018年18期)2018-06-13 05:41:22
加快建設適應與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工業經濟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加快發展現代種植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大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完善制度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北方經濟(2018年3期)2018-04-08 07:36:16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www|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日韩a级毛片| 8090午夜无码专区|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一区|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日韩毛片免费|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99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久久国产av麻豆| 全部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亚洲免费三区|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国产三级毛片|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天堂自拍|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日韩午夜片|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久久国语对白|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伊人无码视屏|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婷婷六月综合|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久久伊人操|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99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69综合网|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日本a∨在线观看|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最黄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h网站在线播放| 97狠狠操| 亚洲国产黄色|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黄色在线不卡|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