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素質教育在不斷發展,勞動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勞動教育被人們所忽視。本文將分析當前初中勞動教育現狀,探索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以勞促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勞動教育;初中教學;教學實踐
一、初中勞動教育現狀及原因分析
勞動教育在學校教育中非常重要,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思維更加活躍。通過勞動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優秀的習慣,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長久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勞動教育被人們忽視,其發展特點不夠鮮明,素質教育的出現為勞動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勞動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關注,但是勞動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社會各界的影響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一)家長思想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現在孩子生活的苦難較少,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更希望孩子學習優異,注重精英化教學,對于學生的其他方面教育較為薄弱,學生在接觸勞作方面的機會較少,因此家長對于學校的一些勞動教學并不理解,課下讓學生參與勞動較少,導致學生的勞動意識較為薄弱。
(二)學校教學影響
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學校在教學中過于注重教書育人,對于成績過分看重。尤其是初中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教師會更加追趕教學進度,學校在課程安排上也會有偏頗,教師會認為勞動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時間,沒有正確認識勞動教學的教育意義,對于“育人”認知不夠全面。雖然,素質教育的提出,讓學校對于課程體系進行了更改,但是勞動教學在許多學校仍然形同虛設,并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影響學生的勞動意識形成,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1]。
(三)社會環境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科技在逐漸發展,許多勞動工作被科技生產代替,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現代化信息的出現,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尤其是智能產品的出現,讓人們的雙手得到了解放,思想也不再被禁錮,但是人們的勞動量也在減少,人們的思維轉變同時,對于勞動認知也發生了轉變,凡事由奢入儉難,影響人們勞動思維,潛移默化間影響勞動教育質量。
二、以勞促德教育的重要性
勞動教育始終具有積極的教學意義,能夠讓學生更全面成長,在育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簡單分析一下,初中教學中進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勞動意識
在中學時代進行勞動教學非常關鍵,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學生能夠提升自我思想道德意識。勞動教育,是符合任何時代的教育,教學必須要重視勞動教育,讓學生能夠戒驕戒躁,更加踏實穩重,更注重個人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加強勞動教育,能夠讓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傳統教學中,人們對于學生身體發展的重視度不夠,通過適當的勞動教育,能夠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從而讓學生調整學習狀態,重新投入學習中。勞動教育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同時在勞動教育中學生能夠進行互動交流,教師和師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
(三)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當前的社會發展方向,目前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人們內心比較浮躁,對于傳統的勞動行業有所疏忽,人們的勞動意識在逐漸減弱,對于工作和學習的態度也有所不同。通過勞動教育,能夠讓學生正確認識勞動的重要性,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勞動活動中,從而培養學生動手勞動能力,學生能夠幫助父母進行家務,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在勞動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社會發展,從而遵守社會規則,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學生在今后步入社會生活,能夠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有著一定的辦事準則,從而促進社會形成良好風氣,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三、初中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注重生活化教學 提升學生勞動意識
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向學生滲透勞動意識,讓學生重視勞動教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勞動內容生活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其他課程進行講解,將勞動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比如,將勞動教育和地理課堂結合。在學習《人類的聚居地——群落》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勞動教學。對于“魚米之鄉”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稱呼背后的含義,從而了解當地的發展史,學生能夠感受到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了解到勞動帶來的巨大創造力,讓學生了解“勞動創造美好未來”,從而提升學生的勞動意識。
(二)注重趣味性實踐 提升學生勞動能力
勞動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感受,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改進,教師要進行趣味性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勞動活動的魅力。比如,在地理學習中,有一節《自然環境》的課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融合勞動實踐教學,為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更直觀認識勞動。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小組養植物,觀察在不用的時間段植物的生長變化,然后要給植物澆水,從而了解該植物的作息,在觀察培養一周后,讓學生進行匯報。學生在觀察中,學生會更珍稀植物,同時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在觀察中進行合作,感受到了團隊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培養植物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勞動能力。
(三)注重現代化教學 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向學生滲透勞動教育。勞動教育比較枯燥,通過現代化教學設備,能夠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從另一個層面讓學生了解勞動教育,從而接受勞動教育。比如,在初中地理課程“東北三省”和“黃土高原”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勞動教育的滲透。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本章節的地理風貌,讓學生通過課件了解“東北三省”和“黃土高原”,在初步了解兩地的不同之后,教師可以圍繞“農耕”進行教學,讓學生進行教學探討,比如“在不同的環境中,你會選擇如何進行農耕活動呢?”讓學生回答“東北三省”和“黃土高原”兩地的農耕情況,根據當地的日照和地理環境進行分析,教師在學生分析后給予指導,然后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農耕圖片,讓學生更加具體的了解到兩地的不同,從而促進學生理解記憶。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學中進行勞動教育非常重要,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學生更加自律,促進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從而讓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柳夕浪.全面準確地把握勞動教育內涵[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9(0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