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怡君
◆摘? 要:幼教專業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音樂創作、訓練與表演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幼教工作的需要,然而目前該專業雖然普遍設置有音樂課程,但卻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到其音樂教育質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在簡要闡述幼教專業音樂教育現狀及其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系統剖析幼師教育中的音樂專業教學如何實現創新和實現音樂教育創新的意義。這深化對幼教專業音樂教育現狀的認識,指導幼教專業創新音樂教學方式,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由此實現該論文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指導價值。
◆關鍵詞:職業高中;幼教專業;音樂教育;創新方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群眾收入水平與文化修養的不斷提升,越來越重視幼兒的素質教育問題,“音樂”成為幼教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由此要求幼教專業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音樂編創、訓練與表演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幼兒教育工作的需要。幼教專業教師則必須加強音樂教學創新活動,積極發現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剖析問題的根源,尋求切實有效的教學創新措施,充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教學能力。
一、幼師教育中的音樂專業教學現狀
(一)音樂專業教學不受重視
“音樂”是幼師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與舞蹈、表演之類的課程協同進行教學活動,以提高幼師的綜合素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認為音樂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嗓音條件和聲樂素質,具有扎實的基本功、技巧表演、作品處理能力,這則需要進行長期、系統的訓練,才能具備音樂編創、訓練與表演能力,而音樂課僅僅是幼師課程體系中的一種,無法對學生進行系統、深入、全面的音樂教育活動,只需要向學生簡單介紹音樂藝術以及進行簡單的訓練即可,而要想提高個人音樂綜合素質則有賴于學生在課下參與培訓班的學習。也有部分教師單純地認為音樂學習并不重要,不會影響到學生未來就業與工作能力情況,因此只需要對學生進行簡單化、初級性的音樂教學即可。
(二)音樂專業教學創新停滯不前
一方面,音樂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藝術形式,涉及到嗓音素質訓練、基本技巧訓練、音樂編創與表演訓練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期間必然帶來身體疲乏、過程枯燥之類的問題,需要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激發幼教學生參與音樂訓練和表演的興趣,才能提高音樂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幼兒音樂學習目標和內容也處于動態發展過程中,由此也需要音樂教師能夠積極創新教學方案,配合學生適應未來工作需要的能力和素質。然而,目前音樂專業教學創新停滯不前,部分教師的音樂教學方案連續使用數年沒有更新;部分音樂教師的教學內容陳舊落后,無法適應幼教專業學生未來從事幼兒音樂教學工作的需要;部分教師一直使用最簡單的教師演示、學生重復訓練的教學方法,造成音樂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影響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無法提高學生教學專業能力
與音樂專業學生相比,幼教專業音樂教學主要是培養能夠適應幼兒音樂教育的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幼兒參與音樂學習的嗓音素質、接受能力、認知能力、興趣特點,由此設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建構適當的教學內容、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對幼兒實施有效的音樂教學活動。幼教專業的音樂教學需要兼顧“音樂專業素質”和“音樂幼教能力”雙重任務。目前,部分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忽視了“音樂幼教能力”方面的任務,單純培養學生的音樂訓練、編創與表演方面的素質,造成幼教專業學生能力不完善的問題,雖然具備一定的音樂素質,但卻無法適應幼兒音樂教學工作,不能準確把握幼兒特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計劃情況。
二、幼師教育中的音樂專業教學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專業能力不能滿足教育形勢需求
幼教專業的音樂教師負責制定和實施音樂教學計劃,其個人教育理念和綜合素質將直接決定著幼教專業學生的音樂學習內容、方法以及由此產生的效果情況。目前,幼師音樂專業教學之所以存在著不重視音樂教學、教學創新停滯不前、無法提高學生專業教學能力的問題,原因之一便是教師專業能力無法滿足教育形式的需求,突出表現在部分音樂教師畢業于音樂專業,對于幼教專業認識不夠,缺乏對幼兒音樂學習特征的認識,缺少幼兒音樂教學方法的教學能力,導致其只能進行音樂教育,無法融入相關的教學方法、教學能力方面的內容。部分音樂教師長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缺少對幼兒音樂教育現狀的認識,不能根據社會上幼兒音樂學習目標、內容、方法情況來靈活調整自身的音樂教育方案,從而影響到其音樂教育質量和效率。這是當前幼師教育中音樂專業教學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
(二)音樂教學功能被培訓機構代替
培訓機構輔助學生進行更好的音樂訓練與表演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但絕對不能代替幼教專業的音樂教學活動。目前,一部分幼教專業學生在入校之前便在培訓機構進行了音樂學習活動,適應了培訓機構的音樂教學方法和環境,而在音樂課程學習過程中,因為部分教師不重視音樂教學,造成教學內容初級化、簡單化或者是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甚至是音樂課程教學流于形式,無法滿足學生音樂訓練與表演的需要。這造成部分幼教專業學生或者是為了滿足個人音樂興趣,或者是為了適應為了幼教工作的需要,轉而參與校外音樂培訓班,造成音樂教學功能被培訓機構代替。這雖然可以提高學生音樂專業素質,但卻無法培養學生幼兒音樂教學特征、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造成學生教學能力的缺失。
(三)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積極性
音樂的學習是一項系統、長期的“工程”,需要協同培養學生嗓音條件、歌唱素質、基本技巧、音樂編創、音樂表演、音樂教學等綜合素質,才能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幼教工作的需要。幼教專業的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音樂教學活動,但其教學時間畢竟有限,要想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則必須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自主參與音樂學習,以彌補音樂課程教學的局限性,提拓展音樂課程教學內容和效果。
三、幼師教育中的音樂專業教學如何實現創新
(一)提高教師自身音樂教學能力
針對音樂教師所存在的意識不強、教學能力不完善、對于幼兒音樂教育現狀認識不夠的問題,文章建議一方面需要展開對音樂教師的專題講座、內部培訓、外部學習活動,詳細介紹幼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任務,清楚地闡述音樂教學所承擔的培養學生“音樂專業素質”和“音樂幼教能力”雙重任務,使音樂教師深刻認識到既要培養學生的音樂編創、訓練與表演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教學能力,才能順利地實現幼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另一方面,各個學校也需要對音樂教師進行教學能力培訓活動,提高音樂教師對于幼兒音樂學習特征、幼兒音樂教學方法、幼兒音樂教學計劃方面教學能力,深化音樂教師對于當前社會中幼兒音樂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計劃的現狀,從而更好地制定和實施幼教專業的音樂教學方案。
(二)開發課程的實用性及趣味性
幼教專業的音樂教師首先應正確課程實用性,也即是要系統研究幼教專業學生的音樂基礎和音樂學習特征情況,深入分析幼兒音樂教育目標、內容、方法和計劃,結合這些內容來建構起系統化的音樂課程教學方案,保證教學內容既能夠適應學生的音樂學習特征和需求,培養學生音樂編創、訓練與表演方面的專業素質,同時也能夠符合學生幼教專業特征,培養學生從事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合理設定教學目標、建構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以及實施教學方案的能力。
(三)滿足美育教育對社會的需求
目前幼師教育中音樂專業教學現狀突出表現在音樂專業教學不受重視,音樂專業教學創新停滯不前,無法提高學生教學專業能力,其存在的問題包括教師專業能力不能滿足教育形勢需求,音樂教學功能被培訓機構代替,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積極性,學生對所學專業內容的創新意識不強等,從而大大弱化了其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影響到幼教專業學生未來就業與工作能力。針對這些問題,文章提出幼師教育中的音樂專業教學需要提高教師自身音樂教學能力,開發課程的實用性及趣味性,滿足美育教育對社會的需求,其現實意義表現在有利于幼師教育的音樂專業教學發展,有效促進幼兒啟蒙教育和身心健康發展,滿足社會對美育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宋雅恒,幼教音樂課堂中的對策分析和解讀[J].黃河之聲,2020(11):33-34頁.
[2]朱敏,幼教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現代職業教育,2020(10):89-90頁.
[3]王夢宇.中職幼教專業音樂課規劃探討[J].北方音樂,2019(9):195-1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