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類課程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美術素養及審美能力的提升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設置普遍存在一些問題,而這對于其應有作用的發揮是極為不利的?;诖?,下文筆者主要就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展開探討,以期為其他相關教育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存在問題;改進對策
從哲學上講,所有事物發展必須經歷先破后立的過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設置自然也不例外。學前教育美術類課程設置只有打破原有課程中存在問題的內容、板塊,依托科學的課程觀念、多元的課程方式、合理的課程結構,構建起新的內容、板塊,才能切實提高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更好的滿足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教學要求。因此,在當前背景下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展開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一、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中的“破”位
(一)過于注重技能培養
課程觀是課程設置的依據,但是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的課程觀普遍主要以技能教學為主,這種課程觀會直接反映到教學方式及內容設置方面。以水彩畫、粉筆畫、簡筆畫、素描為教學內容,以學生美術技能掌握為考核標準,是典型的美術專業課程設置方式,但是卻不適用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設置,會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設置的初衷嚴重背離。
(二)課程結構固化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主要包括環境布置、手工制作、繪畫三部分內容,但是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由于課程結構設置固化,導致美術類課程教學極易與幼教崗位出現銜接不夠的情況。大部分高職院校會將美術類課程設置的重點放在美術理論、美術技能的傳授方面,而對于美術情感的體驗、美術文化的熏陶缺乏必要重視。具體表現為,在對美術史論教學時,沒有根據幼兒的審美心理開展欣賞教學;在對靜物素描訓練時,沒有配合講解幼兒點線面基礎繪畫技巧;在對美術技能教學時,過于注重造型、線條等專業技能教學,卻不注重符合幼兒繪畫需求的配色、涂色教學。
(三)師資力量不專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的任課教師,大部分都畢業于美術專業,而非學前教育專業,所以他們普遍對學前專業美術類課程的目的認識不足,加之缺乏幼兒美術、幼兒教育、幼兒心理方面的知識,導致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極易出現評價形式僵化、內容設置局限、課程結構單調、教學理念不更科學的情況,而這對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極為不利的。
(四)實訓教學受限
實訓教學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的重要構成部分,但是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實訓教學卻普遍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校內實訓基地較少。手工課需要開展刻、剪、裁等技法訓練,因而需要較大的手工實訓室,而環境布置課則需要較大的實景室進行訓練,但是高職院校由于教學場地有限,教學投入不足,所以一般很少會建設大規模的實訓基地;二是校外實訓基地缺乏穩定,校外實訓基地是校內實訓基地的有利補充,可以對學生的美術能力進行綜合訓練。但是當前幼兒園為了長期考量,普遍不愿意接收見習和實習學生,而這就導致校外實訓基地缺乏穩定。
二、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中的“立”點
(一)積極更新課程觀念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簡稱指南)明確提出,幼兒美育應以開展幼兒思維、培養幼兒興趣、提高幼兒審美為主要目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開展相應的美術活動,用美術來啟發幼兒思維,凈化幼兒心靈,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由此可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不能僅僅注重美術理論、技能教學,更要注重美術綜合素養培養,而這就要求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必須打破原來以美術技能教學的課程觀,樹立以美術綜合素養為核心的課程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術理論、技能教學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感受、審美創造、審美理想等。
(二)以三大構成為主線
課程主線就好比文章主旨,對于課程設置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由于缺乏美術基礎,加之課時緊張,課程主線不明,缺乏方法指導,導致學生美術類課程學習效果并不理想。而以三大構成為主線構建美術類課程教學體系,可以使美術類課程教學更具方向性,而這而對于學生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是極為有利的。具體而言,主要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平面構成。平面構成是指在二次元平面上點、線、面的構成法則及形式,而這些法則及形式可以應用到環境布置、圖案設計等課程當中;二是色彩構成。色彩構成是蠟筆畫、水彩畫、裝飾畫等課程教學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配色原理、配色知識,并且熟練運用到蠟筆畫、水彩畫、裝飾畫等繪畫學習當中;三是立體構成。立體構成是手工、環境創設課程學習的基礎,具體是指以視覺審美為基礎,依照一定的構成法則,對點線面等要素進行合理編排、重構,以此來形成的立體空間造型。將立體構成引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當中,可以為學生環境創設、手工制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創設多元化的課程類型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包含的內容較多,涉及的領域較雜,但是學生學習精力及課時量都相對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展開學習,必須根據當前市場需求,結合學生的崗位意向及學習興趣,創設多元化課程類型。多元化課程主要包括必修課、選修課、社團活動、創新創業訓練等幾部分內容,首先是必修課,必修課是高職專業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主要通過強制、必修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普及教育,例如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美術教具制作、簡筆畫等屬于必修課的范疇;其次是選修課,選修課是必修課的有利補充,其內容也與專業教學相關,但是不是必須學習的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崗位意愿、興趣喜好自由加以選擇;再次是社團活動,社團活動也是專業課程的一種重要類型,以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為例,美術類專業教師會組織學生創辦與美術相關的社團小組,如繪畫社、手工制作社、美術設計社等,而這都是對美術類課程教學的延伸,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最后是創新創業訓練,創新創業訓練當前已被納入到高職專業教學計劃及人才培養方案當中,具體是指學生自由組建項目團隊,然后在專業教師的幫助、指導下,完成創新、創業項目實踐,而這對于強化學生美術知識掌握、應用是極為有利的。
(四)與幼兒園建立緊密合作關系
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設置是人才培養的關鍵,而校企合作是以就業為導向課程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高職院校通過與幼兒園開展深度合作,不僅可以拓寬實訓基地范圍,改善學生實習、實訓條件,而且可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開展師資深度交流。
1.提供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所不可或缺的,可以為學生實習、實踐奠定良好基礎。但是由于高職院校自身經費不足、場址有限,無法建設過大的實訓平臺,但是過小的實訓平臺又無法滿足學生實訓需要,因此高職院??梢耘c周邊幼兒園展開深度合作,安排學生去幼兒園參與環境創設、教具制作、甚至是課堂教學,以此來使學生對幼兒園的工作環境、內容、流程加深了解,而這對于學生畢業適應幼兒園崗位要求是極為有利的。
2.開展崗位互換
崗位互換是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一種有效舉措,具體而言可以將幼兒園美術教師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教師進行置換,使高職學前教育美術類課程教師到幼兒園代課,使幼兒園美術教師前往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教課。通過這樣方式,可以使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師了解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具體內容,以便使今后教學更具方向性及針對性;使幼兒園美術教師學習到新的美術理論、技能,而這對于雙方能力提升都是極為有利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類課程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美術素養及審美能力的提升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必須對美術類課程加以合理設置,通過積極更新課程觀念、以三大構成為主線、創設多元化課程類型等舉措,切實提高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充分發揮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設置的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邰康鋒.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設置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32):101-103.
[2]張瓊輝.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藝海,2012(12):162-164.
[3]陳永亮.破與立: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芻議[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1):164-165.
[4]李根.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與幼兒美術教學對接的幾點思考[J].藝術科技,2016(08):366.
作者簡介
張旭(1990—),女,籍貫:河南省洛陽市,漢族,學歷: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