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梁
◆摘? 要:教育在不斷的發(fā)展前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以書本為載體,圍繞教師展開教學活動,這種方式限制了學生潛能的充分發(fā)揮。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學理念的變革,多媒體技術正在越來越多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逐漸的由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教師指導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再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讓信息技術融入到各科教學中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經過一年來的課題研究,與各科教師的實踐,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本人有一些小小的經驗之談,下面就信息技術融合到生物教學中一些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生物學科;學科整合
一、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信息技術具有內容廣泛、形式活潑、生動形象的特點。將其運用到各科教學中,有利于發(fā)揮其優(yōu)勢,通過其自身的優(yōu)勢與人機交互的作用來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教學提供廣闊的前景。
1.豐富教學內容
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內容和方向就是要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yōu)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三通兩平臺”建設的完備程度和技術水平直接決定著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劣。隨著“三通兩平臺”的建設,教育資源更加豐富,通過網絡,教師可以把更多的優(yōu)秀資源傳遞給學生。
同時,信息技術的網絡化實現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點對面、點對點的通訊,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教學,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信息技術的利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的動力。一堂課好的開始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成功的教學應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對正在進行的學習活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教學,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要模式,學生始終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學而乏味,興趣下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相結合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工具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發(fā)展聯(lián)想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為主體。動態(tài)的事物比靜態(tài)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堂課,要有一個良好的課堂引導,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變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
3.信息技術在生物實驗中的應用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把它利用到生物實驗上可以創(chuàng)設接近學生實際的、適合學生興趣的教學素材,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有利于教學任務優(yōu)質、高效地完成。我們曾有這樣的教學感受,有時在課上會碰到這樣的問題,課堂上的演示實驗,現象往往稍縱即逝,學生經常為沒有準確地觀察到實驗現象而遺憾。如果重復進行實驗,必然會造成時間和物料上的浪費。利用現代教育媒體,教師可以重復播放實驗過程,并且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調節(jié)圖像的大小,遠近,快慢,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觀察,效果非常好。
二、如何促進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的整合
我們知道了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下面來談一談如何促進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的整合。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十分必要,如何更好的將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有效整合起來是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
1.掌握信息技術應用于生物教學中
信息技術是研究信息的獲取、傳遞、存儲、處理信息的技術。
教師學會利用網絡獲取信息,“三通兩平臺”的建設就是為了拓展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平臺獲取教學資源,再利用計算機技術加工處理獲取的資源為自己所用。讓優(yōu)質資源成為教育創(chuàng)新和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資源,并透過校校通實現東西部地區(qū)和城鄉(xiāng)之間教育資源的均衡,進而培養(yǎng)具有鄉(xiāng)土情、國際觀、具有良好信息素養(yǎng)。
2.恰當使用信息技術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分析教材、了解學情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導入,讓本節(jié)課有一個良好開始。抽象、難于用語言表達的內容可以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時運用多媒體課件。補充教學資料時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精選習題展示。生物實驗操作展示。
三、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中要注意的事項
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利用信息技術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1.信息技術服務于學科教學
信息技術的作用是獲取、傳遞、處理信息,因此,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是學習工具和教學工具。教師不能盲目的去使用信息技術,把時間都花費在制作課件上,不能把制作課件當做備課。一堂好課,要有充分的備課,分析教材,了解學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以輔助,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就是要將信息技術的三大功能統(tǒng)一,共同服務于學科教學中。
2.教學中信息技術不宜過多、難度過大
通過上面的表述,我們知道信息技術的作用是服務于學科教學。一堂好課,并不是看你用什么制作的課件、用了多少動畫效果、有多少張幻燈片。制作課件的軟件有很多,powerpoint可以滿足大部分課堂教學,但還是有部分教師要選擇一些難度大的軟件去制作,一味地追求“高科技”,這就偏離了信息技術輔助的根本作用。在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多依賴信息技術,不論教學內容是否需要信息技術,頻繁使用一些動畫,這樣讓學生看不到重點,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觀看課件的時間過長,用于思考、探索、閱讀的時間就會縮短。
總之,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可以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豐富生物課堂教學內容,改進生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備課質量和學生網絡學習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積極的作用。我們努力,讓學校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主陣地,讓老師都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fā)者和應用者,讓學生都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受益者和學習者,中國教育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