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運彬
◆摘? 要: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仍然存在,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聽,很多缺乏自主的習慣和主動思考研究的機會,與新課改相悖,為了培養出更加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人材,在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數學的教學中,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提出了實施有效自主學習的模式、智力與非智力心理因素協調發展、激勵自信心和家校合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數學;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學習方式的改變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懂得學習、能夠創新的人才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因此,在當今的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要學習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學的改進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和引領者,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去獲取知識、學習知識,才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識,更加熟練的運用知識。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彌補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的不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
一、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的積極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法,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問題進行細致的思考,找出學習的難點。教師可以更詳細的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進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有利于促進全體學生發展.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讓學生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要。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力,讓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發展。最后,有利于發掘學生的自身潛能。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了學生個體化差異,有利于發掘學生的自身潛能。
二、自主學習的動機
對學生而言,他們不僅希望教師教給他們知識、技能,而且更期望得到教師的關心、尊重、理解、認可等,這些需要在學困生身上表現得特強烈,甚至成為他們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源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寫數學日記、上數學課、做小老師、師徒結隊、數學比賽、評選學習標兵等豐富的活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滿足他們的積極情感需要,讓他們體驗成功,從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三、推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1.激發動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明確學習目的,這是一個人能成才的關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激發學生求知欲,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2.精心組織,增強合作探究能力。課前對學生進行異質分組,確立組長、觀察員、記錄員、報告員等,并提出明確要求。上課時要巧設問題,使其具有可探究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難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這樣學生才會對討論產生濃厚的興趣。老師要多巡視、多指導,對小組合作過程、方法、成果等要及時評價,這樣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組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去。
3.指導技巧,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事,讓學生體驗交往的方法,討論各種交往的具體表現,這樣學生就能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教師也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供適時的指導,從而增加學生的合作技巧。還可以創設情境,促使學生在實際鍛煉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運用這些方法應定期調換各種角色,保證學生不斷實踐這些技能,直到內化為他們自己的經驗。
4.鼓勵爭論,挖掘合作探究的深度。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不敢發言,老師要多加引導,鼓勵全員參與。在小組交流中出現意見分歧,甚至爭執不下時,老師可以嘗試設一個小組的意見為靶子,讓大家對他們的意見發表見解,在具有團隊性質的爭論中,學生更容易發現差異,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會更全面、更深刻。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實施有效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1.引入自主學習的機制。一般來說,自主學習依據其自主的程度可以區分出一些不同的方案。教師要細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好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緊密聯系實際,以利于激發興趣;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學習成為愉快生活的源泉。但是,學習不是都有興趣的,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需要有克服困難的毅力;不能光憑興趣而學。
2.教師角色的大改變。教師退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協助者,管理者,學習向導。課堂中要多賞識與鼓勵,這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與手段。要多表揚少批評,多稱贊少指責。
3.教學活動的民主化。教師尊重學生的自主調控,決不強求改變。教師逐個聽取學生的意見,然后給他適當的建議。教師還為了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能力而發揚教學的民主,促進教學活動在和諧、友愛、活潑的氣氛中進行,激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意識和創造意識。
五、數學教學策略的有效性
我們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同時,也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揭示數學思維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敢疑、敢問、敢想、敢說的良好學習品質,啟迪他們的智慧,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真正使學生好學、樂學、會學。“指導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性學習”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教師只有為學生創造學習數學的愉悅,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切實地把教學活動變為學生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變厭學、畏學、苦學為想學、愛學、樂學,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數學綜合素質,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賀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2006.
[2]王軍虎.試論“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開放性[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1:16~18.
[3]張廣節,張偉紅.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0.
[4]呂月霞.杜威的“從做中學”之我見[J] .教育新論,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