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捍衛 熊大忠
◆摘? 要:文章從三個方面入手對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評價策略進行具體分析,包括全面考慮課堂學習評價的設計、圍繞教學目標修煉評價語言和在開放的對話環境中提高學生互評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評價
課堂學習評價對小學數學教師的評價素養提出了專業要求,其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評分離的評價觀念,更是對教育目的的創新和挑戰。時代的發展與教育理論的進步,對課堂評價提出了新要求,課堂學習評價作為課堂評價的分支,其理論的充實與發展能促進課堂評價這一研究領域的發展。從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微觀層面課堂出發,研究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評價能促進教師評價觀念的轉變和評價素養的提高,對于新課改的推進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全面考慮課堂學習評價的設計
小學數學教師充分發揮課堂學習評價促進學生學習的價值,必須要在教學前進行評價目標的確定、評價任務或評價環節的設置。
首先,小學數學教師應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思考“我應如何安排我的課堂教學,使得在我本次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學習相關內容”,還要思考“我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設計評價任務或活動,不斷檢測學生目前處于哪個水平,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否有效落實”。
其次,評價任務的合理設計有兩方面要求。第一,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讀懂教材、善用教材,教師在閱讀教材時多加思考以下問題:小學數學教材中呈現的關鍵問題可以用來評價學生思考的哪一層次、教材中的練習題是用來考查學生學習水平的哪些方面。教師從教材的關鍵問題處引申出各種不同水平的問題,在課堂中靈活運用提問策略。第二,評價任務的合理設計要考慮其與學習內容與評價目標的匹配程度?!皵蹬c代數”的學習內容中較多地涉及了運算能力、數感等方面的知識,所以評價任務要指向學生的運算能力,計算題是常用的評價任務。除了計算練習的設計,還應該增加相關問題,包括算理理解、算法歸納、運算方法選擇等問題。原因在于,這些問題是指向學生數學思考能力的評價與培養,算理的探明有助于算法的理解和運用,算法的掌握能幫助學生正確地運算,選擇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能增強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教學設計中,這些問題的難度應逐漸提升,以滿足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評價需要。“統計與概率”因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可設計表現性評價任務,比如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某某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在表現性任務中評價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統計的條理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感知統計的意義?!皥D形與幾何”的學習中,培養目標是指向空間觀念和抽象能力的,具體學習目標包括學生能夠抽象出事物的圖形本質、了解圖形的基本特征,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經驗的累積,不斷提高自身的想象力。
二、圍繞教學目標修煉評價語言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提高評價語言的全面性。首先,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是一節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教學、學習和評價相互交織,構成了每一堂課的完整性,從這個角度來說,評價服務于每一堂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其次,教師的評價語言只有傳遞出與教學目標相關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達成目標。教學目標通常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交織,那么教師的評價語言所反映的評價內容也需是三維多元的。
新課程強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學習動機角度對教師的課堂學習評價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習心理學表明,在兒童早期,外部學習動機結構中的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學生們習得良好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果主要是為了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贊許;到了兒童后期和少年期,來自同伴、集體的贊許和認可逐漸替代了長者的依附。在課堂學習中,小學數學教師和同伴真誠的肯定性評價是學生附屬內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意味著教師可通過肯定真誠的評價語言,激發學生飽滿的學習情感,樹立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同時鼓勵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求真求實。而且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對其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有重要影響,飽滿的學習情緒、積極的學習態度能激起學生一定的學習行為,如認真聽講、主動思考、舉手發言。這些學習行為又能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學習成果。這說明,教師通過評價語言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后,更要通過緊扣教學目標的評價語言促進學生認知發展與提高。
評價語言全面性的提高,一方面要圍繞教學目標,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科特點。對于小學數學這門具有邏輯性的學科,小學數學教師的評價語言應簡潔到位。數學之美,一部分在于它抽象的表達方式直擊事物的本質,具有簡潔美,那么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通過簡潔的評價語言側面展示數學美。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學習評價語言,除了在課堂教學中不斷修煉以外,還應在備課時做好充分的課堂預設,積累對應的課堂評價語言。
三、在開放的對話環境中提高學生互評的有效性
一般來說,同伴互評是指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的活動,包括對學習態度、數學思考合理性、知識運用正確性等方面的評價,被評價者從學生同伴中得到改進建議,評價者也能通過他人反省自身學習?;ピu最大的價值在于合作,而非競爭。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互評意識時要向學生明確這一點。
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互評要求的基本能力包括有效傾聽、積極思考、交流表達這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的培養依賴于教師教學的各個方面,比如教學環節的情境設計和問題設計是否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教學語言的幽默豐富是否能引起學生專注的傾聽,教師是否創建了充分開放的交流氛圍。小學數學教師為學生構建有效的課堂學習評價場域是培養學生互評能力的前提。
完整的小學數學課堂是一個開放的數學對話環境,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教師與學生通過提問、回答、質疑等進行交互的對話。對話給教師提供評價學生的思維技巧、反饋和修正學生錯誤或不完整的推理過程的機會。數學對話也是培養小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能力的基本途徑。首先,有效的對話取決于清晰具體有針對性的提問。其次,數學對話的有效性還要求學生專注的傾聽與表達,傾聽是評價信息的輸入,表達是評價結果的反饋。同時,在小學數學對話中教師要發揮延時評價的作用,視情況將評價機會讓給全班學生,以留給學生進一步思考、交流和反思的時間。
四、結語
綜上,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學習評價中起主導作用,無論是評價任務的設計、評價方法的選擇、評價結果的利用還是學生課堂學習評價能力的培養,教師都應該在頭腦中有明確的規劃與實施規則,并且能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合理決策、及時給予有效的反饋、干預和指導。這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在理論指導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開展行動研究,促進自己不斷豐富學科知識、教育教學知識、評價知識以及在教學評一體的過程中轉變理念,實現自我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進.基于廣西小學生數學學習質量標準指標體系的評價[J].教育教學論壇,2020,(01):354-355.
[2]楊建全.小學數學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