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莉
◆摘? 要:頂崗實習是中職學校在人才培養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將學生在校學習的技能充分發揮出來并在實習中不斷學會新的技能知識,提升自身能力,更能培養學生在社會中生存的意識,為以后學生就業提供了工作經驗,也為以后的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文主要對頂崗實習視野下中職機械教學進行策略探究。
◆關鍵詞:頂崗實習視野;中職機械;教學策略
中職機械教育對我國培養技術性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力量,在競爭壓力不斷增加的人才社會中,我們要竭盡所能讓學生在學校學到專業精準的知識,并在頂崗實習中不斷彌補自己知識的短板,減少自己的盲區,讓學生在將來社會中有更強的競爭力,“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從頂崗實習視野角度出發,老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加強對學生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有技術有本領的有擔當的高素質人才。
1頂崗實習視野下中職機械教學的意義
中職機械教育下頂崗實習的目的是在于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將知識理論運用到實際來解決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讓學生接觸社會,使自己接受從學校到社會的轉變,讓學生知道自己面向的是走向社會,這也對它們更加珍惜短暫的學生時代,對學習也對更加認真,因此,老師也要打起十分的精神,對機械教學方面更要有認真細致的講解,使學生更快更好的接受知識,能夠在之后的實習生活中正確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最大本領。
2頂崗實習視野下中職機械教學的策略
2.1科學合理的規劃教學體系
在中職機械的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密不可分,在理論教學壘實之后,學生有了充滿知識的底氣,對實習生活充滿期待,才能在實習過程中更好的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在理論與實習相結合之下滿足學生自身實力的需要。為了更好的進行機械課堂教學,應該圍繞工程應用,首先要在教材上取得一定的突破,對教材不斷進行改革,合理規劃教學體系,使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外,在教學方式上應該有所改變,使專業教學與實習教學穿插進行,讓學生邊學,邊實踐,邊總結提升。在實習教學中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自身能力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老師要將職業教學當做課程的主線教學工作,以工作任務為課堂教學的核心來構建項目課程體系,打破傳統的課程教學思路,將工作知識與專業知識緊密聯系起來,逐步提升學生自身實力。
2.2不斷創新的實習教學方法
在大多數情況下,中職學校機械專業的學生實習教學情況總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沒有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是造成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通常都是以老師為中心開展課堂,學生都是被動的進行學習,根據老師的指導與要求完成相應的任務,為了應付老師而去完成作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質量無法得到提升,因此,想要提升中職機械專業的教學質量就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從創新教學方法入手,使用信息時代的產物——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將這種教學手段融入課堂,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
例如:在學習車加工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將車削加工的過程模擬演示出來,對重點部分進行細致的講解,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學習理論知識時為學生播放相應視頻,讓學生更容易消化吸收,對將來的實習起到推動作用,為我國培養出技術技能型人才。
2.3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
對于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說,師資力量可能不夠強大,在傳統模式的制約下,傳統的中職機械教學中人才培養質量比較低,難以滿足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明確我們的教學目的,即為企業培養出有技術有文化有素質的人才員工,企業提供資金,學校提供知識,形成產學研一體的教學模式,明確分工,從而使學生達到高標準的技術要求。在實習階段,企業應當積極為學校培養出的實習人才提供更好的機會與平臺,使學生更好的了解與參與到企業的生產運作,以這個平臺為契機,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找到人生前進的方向,讓他們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之中實現自我的最大價值。
3結束語
隨著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經濟市場顯得尤為重要,為實現國家工業化輝煌發展,這就少不了技術人才的支撐,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才能不被淘汰,在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的未來謀發展,要在頂崗實習視野下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帶動學生學習,使其掌握牢固的知識與先進的技術。對機械行業來說,有技術是最重要的,掌握新技術就是抓住了發展的命脈,作為教師要不斷增強實力才能更好的傳授給學生,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學習,提升學生自身實力,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尹江海,芮國強.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機理分析與改進對策[J].南京社會科學,2021(04):57-63.
[2]周文俊.淺談創造性教法在中職機械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5):41-42.
[3]儲勝國.基于項目與行動導向教學理念的中職機械制圖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