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芳 胡玲玲



摘 要:文化符號的挖掘是博物館文創產品研發至關重要的一步,北京故宮博物院有著豐富的文物藏品和文化資源,這為文化符號的挖掘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寶庫。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文創產品就來源可分為由院藏繪畫而衍生的文創產品、由院藏器物而衍生的文創產品和由院藏服飾而衍生的文創產品三大類別。其文化符號提取策略包括直接套用法、元素提取法、色系提取法、器型提取法和符號戲仿法。“把故宮文化帶回家”這一理念延長了公眾與博物館間的聯系,更好地傳播了中華文化,對其他文創產品設計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文化符號 故宮文創 符號挖掘 文創設計
博物館文創產品是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相結合的產物,在博物館未來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國博物館已逐步開始廣泛關注與進行文創產品的研發,而且多是基于博物館的文物藏品和文化資源而進行的。
但大多數人們對博物館藏品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是缺乏了解的,從而無法切實深入地感悟博物館所蘊藏的文化魅力,這時就需要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人員深度挖掘博物館所蘊藏的文化資源和符號。“符號能夠指稱各種事物概念之間的關系,并且把某些具體事物之間的關系和這些事物的性質揭示出來。”提取博物館館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符號,成為做好文創產品設計的第一步。只有文創產品能夠精準地傳達這些文化符號,這些產品才能真正發揮其傳播與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作用,從而引起大眾的共鳴,引發觀者潛在的購買欲。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研發,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愛,這離不開故宮博物院藏品本身所具有的優勢,但更為重要的是其對故宮博物院文化符號的精準挖掘。
一、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優勢
故宮博物院是在北京故宮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擁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中國文物藏品和文化資源,是一部關于中華文明發展的濃縮史。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文物有種類多、級別高、品質優良、價值突出和時代跨度長等特點,其中不乏國寶級的珍貴文物藏品。
在館藏繪畫方面,共收藏有中國古書畫約十四萬件,包括繪畫、壁畫、版畫和書法等不同類型的作品,約占世界公立博物館總量的四分之一,有著近五萬件(套)的歷代繪畫作品,幾乎涵蓋了中國繪畫發展史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且藏有元代及以前繪畫作品約四百余件(套),其數目之龐大在全國范圍內的各大博物館中是絕無僅有的。這些作品中,是稀世的珍貴寶物,是雖經歷重重難關但仍幸運留存下來的孤本真跡,是美術史上各大名家創作的名品,精粹云集,蔚然大觀。
在館藏器物方面,故宮博物院也有著豐富的文物藏品。在近百萬件藏品中,共計收藏有陶瓷器約三十五萬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從全國各地的重要窯口搜集的瓷片標本三萬余片,且對新石器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和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瓷器均有著豐富的收藏。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古代玉石器約有三萬件,大部分為清朝宮廷所遺留。其次,無論是在國內還是世界上,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中國青銅器的數量都是最多的,其中約有一萬件先秦青銅器,有銘文的約有一千六百余件。此外,還收藏有漆器、琺瑯器、玻璃器和金銀器等。
在館藏服飾方面,故宮博物院約藏有十三萬多件織繡文物,涵蓋服飾、材料、織繡書畫和陳設用織繡品這四大種類。其中服飾類有禮服、常服,吉服、佩飾、佛衣和活計等,一些宮廷首飾制作時運用了許多金銀珠寶,做工精巧細致,造型典雅華貴,顯現出那時的時代風采和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
2016年,單霽翔院長針對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工作總結了十項原則,其中一項為“以藏品研究成果為基礎”。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是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的資源庫和金鑰匙,在上述三類藏品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多種多樣的文創產品,包括擺件、飾品、鑰匙扣、紙膠帶、茶具、化妝品、靠枕、帆布包、鏡子、香膏和學習用具等。在2018年底,故宮文化創意產品的總量超出一萬種,年銷售額取得了十億余元的好成績。
二、故宮博物院文化符號提取策略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數量龐大且類型繁多,每一件進入市場的文創產品都經歷了嚴謹的和長期的研發過程,其中包括文化符號的選擇、產品載體的挑選、外包裝的呈現以及整體風格的敲定等,文化符號的選擇直接影響著后續文創產品的設計步驟和設計成果。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對文化符號進行了巧妙的提取,大多是文化性、實用性和審美性相結合。
1.直接套用法
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資源豐富,有著極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不少故宮文創產品設計對其中部分元素采用了直接套用的方式。
以《千里江山圖》為基礎研發了一系列文創產品,其中相當一部分都運用了直接套用法。“千里江山”便簽紙磚的設計取用圖中一座巍峨聳立、直入云霄的奇峰,利用特殊工藝將這一山峰印于便簽紙磚的側面,四面畫境相連,每一側的畫面都峰巒疊嶂,錯落有致,各不相同。此便簽紙磚高16厘米,放置于桌案上,頓生氣勢磅礴、雄輝壯闊之感。“千里江山”手提袋設計的亮點之處是將完整的千里江山壯闊之景呈現在一條織帶上,襯于整體為黑色或白色的帆布包上,更突顯其曼妙優美的色彩,精巧而別致。此外,還有此系列的筆筒、屏風、手表、水晶鎮尺套裝、小方巾、折扇、手機殼、軟木杯墊和藝術桌墊等文創產品,皆是直接套用《千里江山圖》的局部畫面。“千里江山”的文化內涵成功地賦予在這些文創產品上,使觀者深深體會到《千里江山圖》的蔚然美感。
2.元素提取法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設計中有相當一部分不只是對文化元素的直接套用,而是準確精妙地提取經典文化元素和符號,進行再加工和再設計,使其更符合文創產品的氣質。
明成化青花中有一件標志性作品《青花梵文杯》,此杯杯身較淺,從上至下由寬變窄。外部口沿處和底部分別飾有兩道帶狀紋樣,腹部飾有青料書寫的兩周梵文。此杯胎薄,釉色瑩潤,青花呈色淡雅,形制小巧別致。“蓮語禪心”和田玉吊墜就是以青花梵文杯為靈感,提取了此杯局部梵文,采用琺瑯彩的浮雕工藝裝飾于平安扣的中心,以蓮花環繞其周圍,典雅素凈。
“吉金祥隆”錢包則是提取館藏西漢早期編鐘中的螭龍紋圖案設計而成的。此產品的設計師在符號提取的基礎上,把螭龍紋龍體部分加粗,使得整條螭龍顯得更加飽滿,凸顯其威武與莊嚴,同時增加了一段龍體部分,使得紋路更加完整與靈動,宛若遨游在天際之間。此外,產品外型汲取了青銅器的線條設計特點,穩重且簡約大氣。
《清明上河圖》的系列文創產品設計也使用了元素提取法,其中“清明上河圖·尺子/書簽”通體為金色,采用了鏤刻的方式,提取了《清明上河圖》中經典的“虹橋”圖案,并將畫面與尺子的外型相融合,使其兼具實用性和審美性。“清明上河圖·眼鏡盒”是提取畫面中的行人和車馬,在原作底色的基礎上,為圖中的各色人物和車馬交通添加了明亮活潑的色彩,增添趣味性,加強畫面感,內部的眼鏡布則展現原圖風貌,與外部的眼鏡盒互成呼應又形成對比。此外,同系列文創產品中的卡包是以簡練的線條將虹橋元素進行高度概括,采用燙金的工藝重現畫作的氣韻。眼鏡包則是提取原畫中街上一位騎著馬的人物進行加工創作,體現出瀟灑閑適的氛圍。
3.色系提取法
故宮所藏文物有其獨特的色彩,不論是優美的畫卷,華貴的器物還是流光溢彩的服飾都有文創產品設計中可提取的顏色。不同的顏色會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應,帶給人不同的審美感受,承擔著傳達產品語意、引發情感共鳴的重要作用。
《千里江山圖》是青綠山水畫的名作之一,畫面主要色彩為青綠色。游戲《繪真·妙筆千山》的設計師就是通過對大量青綠山水畫作,尤其是《千里江山圖》的細節、色彩、構圖和層次的深入研究,最終通過顏色將名作的意境和效果蘊藏到游戲畫面中,實現了文化與游戲的巧妙結合。
“壽桃隨手禮茶具”這套文創產品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彩色處理,茶具整套通體呈粉色,安靜而美好。它的色彩來自清雍正年間的粉彩過枝桃樹紋盤中的壽桃,設計師將其顏色運用到茶具中,把仙桃長壽、吉祥美好的寓意由宮廷內延伸至大眾生活。
清宮首飾保留了其材質的天然紋理,色澤純粹,這些金玉珠寶色彩絢麗與華貴,設計別具匠心,極具審美價值。“彩墨套裝”就是設計師提取其華美的顏色,并在彩色墨水中融入金粉制成。書于紙上,如星空流光溢彩,如紫禁城珠光寶氣,仿若光華留駐。
4.器型提取法
故宮博物院所藏器物造型千變萬化,陶瓷、青銅器、琺瑯、漆器、金銀錫器、玉石器等各有其不同的造型,且每種類型的器物造型十分多變。中國古代器物造型設計積淀了我國的悠久傳統文化,其文創產品學習和借鑒了其中蘊含的豐富設計美學思想。
“交杯”以明代的青玉合巹杯為設計靈感,青玉合巹杯杯身為雙杯相連,杯身前面雕刻雙螭,兩杯間鏤雕一鳳為杯柄。“合巹”即交杯酒,古代成婚時的一種儀式,象征夫妻永結同心,榮辱與共,如《禮記》所載:“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交杯”借此外型,巧妙地將兩個杯子交錯契合,蘊藏“交杯”之意,含蓄地表達了情感的交織,耐人尋味,與古代的文人意趣相似相通。
“風花雪月香膏”容器的設計采用清光緒年間的綠地粉彩藤蘿花鳥紋圓盒之外型,整體圓潤,擷清宮舊藏器型之美。此香膏容器由瓷都景德鎮燒造,釉分兩色,烏金高古典雅,甜白秀麗瑩潤,有著“花從御苑出,香自宸芳來”的雅趣。
清代,歐洲玻璃鏡傳入中國,極大地豐富了我國鏡子的形制和裝飾,其中把鏡更是獨具特色,其將圓形或橢圓形的鏡面加上了長手柄,使用方便。“花木同鑒·手柄鏡”便是仿清代銅胎畫琺瑯洋人圖橢圓把鏡外型而制,并裝飾有花卉卷草紋樣,使用時頗有一種“花與面,交相映”的意趣。
5.符號戲仿法
故宮博物院文創中有許多文創是將文化符號提取出來,將其進行可愛化、卡通化或幽默化的處理,使文創產品在保留歷史底蘊的基礎上增加一層風趣幽默之感,以抓住觀者的注意力,迎合當下人們的審美心理。
“浴馬圖擺件”它的設計靈感來源就是元代趙孟頫所作的《浴馬圖》。圖中馬倌或洗或刷,神態各不相同,駿馬或側或臥,悠然自得。設計師依據圖卷中馬倌和駿馬的形象,通過簡約、卡通、立體化的處理,以樹脂為原材料制作成創意擺件,創作出的形象怡人可愛、活潑幽默、詼諧有趣。將中國傳統書畫藝術與現代生活時尚相融合,給傳統書畫中的形象賦予了現代感。
以《獸譜》為創意來源的瑞獸系列襪子、犰狳抱枕和當康抱枕等也使用了符號戲仿法。“瑞獸系列”襪子在瑞獸形象的基礎上加以卡通設計而成,既軟萌又吉祥。“犰狳抱枕”依據《獸譜》中的犰狳繪圖做成毛絨文具,并在犰狳腹部設置拉鏈,藏有毛毯,既是公仔,又是抱枕和毛毯,一物多用,既實用又溫馨。“當康抱枕”也是將《獸譜》中的瑞獸當康可愛卡通化,憨萌可愛。
“回避/肅靜”帆布包創意來自藏品《玄燁南巡圖》,此圖描繪了玄燁先后6次南巡的盛況,在古代皇上和官員出行,都會使用回避、肅靜和官銜牌等隨行儀仗,并且還要鳴鑼開道,提醒百姓人等避讓。設計師提取圖中具有特色的“回避”與“肅靜”兩詞應用于帆布包的設計中,有著“此屬私人貴重物品,閑雜人等速速回避”的玩笑之意,將古代文化承載于現代物品上,巧妙的設計使帆布包風趣詼諧且不失文化含義。
三、“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的價值
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為大眾提供知識和教育平臺的非營利性機構。博物館經常以展覽的形式履行自己的職責,但人們的參與程度較弱,自主能動性不強,參觀結束后,與公眾的聯系也隨之結束。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受教育程度逐漸提高,精神層面和文化層面的需求也隨之增多,博物館單一的傳統展覽方式已不能滿足人們日常的審美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此時,需要博物館深度挖掘自身豐厚的文化資源。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和豐厚的文化資源是其最重要的優勢,故宮博物院提出“把故宮文化帶回家”這一具有創新性的文創研發理念,將故宮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文化資源賦予在文創產品上,實現了公眾與歷史文化的深度交流,建立起長久的聯系,更能夠滿足人們在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
故宮文創產品店鋪“來自故宮的禮物”的標語,代表著故宮文創的“禮物”這一定位,這樣的文創產品將文化凝縮其中,消費者購買后,便是將其中蘊藏的文化作為禮物帶回家中,不僅能使消費者了解文創產品背后的文化,還能夠更好地達到傳播、弘揚故宮文化的目的,收到了二次宣傳的效果。故宮文創產品兼具歷史性、文化性、知識性、藝術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是博物館展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人們可以通過故宮文創產品,輕松愉悅地體會與感悟傳統文化,從而引起思考或引發共鳴。“把故宮文化帶回家”使文化資源真正地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讓文化資源活起來,實現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更加有文化歸屬感,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回憶。
結語
故宮博物院文創通過精準提取故宮文化符號,用現代方式巧妙地演繹故宮文化,喚醒了故宮博物院藏品的魅力,極具美學價值,同時也滿足了人們日漸增加的文化消費需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故宮文創在文化符號提取上,有著成熟的設計思維和設計經驗,設計出的文創產品不僅蘊含著豐厚的歷史底蘊,傳播了豐富的故宮文化,還展現了設計的藝術之美,對其他文創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吳風.藝術符號美學:蘇珊·朗格符號美學研究[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2]王亞民. 故宮文創記[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2018(12).
[3]陳澔,金曉東.禮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美】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滕守堯譯. 藝術問題[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1).
注: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藝術博物館與觀眾的關系品質研究”(20YJA760027)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