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惠云 王建成 段偉 姚輝 陳玉梅

【關鍵詞】胃腸道惡性腫瘤;癥狀群;生活質量;相關性
胃腸道惡性腫瘤給患者造成嚴重的生理病痛,也在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2],需要及時有效的處理。本文探討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癥狀群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減少患者痛苦、保證生活品質。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在寧夏某三級甲等醫院接受治療并確診的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為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②年齡≥18歲,了解自身疾病并愿意配合人員;③神志清楚,問答切題者;④均進行手術且行首次化療后患者;⑤沒有心理疾病及其他治療。排除標準:①不是單一的胃腸道腫瘤患者或者有其他系統嚴重疾病;②有精神疾病及意識障礙,不能配合調查者;③正在或已經接受心理治療方法者。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17〕倫審[科研]第(065)號),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問卷星調查法,問卷現場發放、現場收回;填寫過程中隨時解答患者的疑問,對無法自填者,由研究者協助閱讀完成。發放120份問卷,收回120份,問卷有效率為100%。
1.3研究工具
1.3.1一般資料調查表通過查閱文獻、自行設計、專家咨詢后確認內容,對姓名,住院號、疾病診斷,年齡、性別、婚姻狀況、職業、民族等25項基線資料。
1.3.2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中文版(MDASI-C)該量表包括2部分,①評估患者對13項癌癥常見癥狀的嚴重程度。②評估以上13項癥狀對癌癥患者日常生活的干擾程度。各條目采用數字評分法,每項均為0-10分,其中0分代表“無癥狀”,10分代表“癥狀極其嚴重”。內部一致性信度在0.82-0.94之間。
1.3.3EORTC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生命質量測定量表:共30項條目,分為九個領域,包括五個功能領域: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三個癥狀領域:疲乏、惡心嘔吐與疼痛:一個總體健康狀況領域。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IBMSPSS23.0統計軟件錄入數據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安德森癥狀頻率及嚴重程度分值經分析可知,影響患者癥狀出現頻率較高的前4位癥狀分別為睡眠不安、苦惱、疼痛及疲乏,見表1。
2.2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見表2。
2.3癥狀群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情況“胃腸道-病感癥狀群”,包括惡心、嘔吐、胃口差、口干等癥狀,“疼痛-情緒癥狀群”,包括疼痛、睡眠不安、疲乏等癥狀,經Spearman相關性分析可知,癥狀群與身體狀況、情緒狀況、功能狀況均呈負相關(P<0.05),見表3。
3討論
胃腸道惡性腫瘤在臨床中十分常見,由于其同時存在諸多不良癥狀,因而將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對患者的癥狀評估與評估。
本研究表明胃腸道-病感癥狀群與自身疾病或者治療有關,它們與胃腸道癥狀相輔相成,從而降低患者的機體功能;通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觀察可知,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癥狀群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