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摘 ?要】在改革開放的40年里,外商直接投資提升了我國經濟活力,使我國經濟發展更具包容性,也在我國企業升級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企業發展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經營績效不斷向好,但外商直接投資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論文首先對外商直接投資和企業經營績效進行概述,幫助企業合理利用外資,不斷提高經營績效,獲取更高收益。
【Abstract】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improved China's economic vitality, mad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inclusive, and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has shown a rapid growth trend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has been improving. Howeve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also brought some negative effects. First of all,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so as to help enterprises rationally use foreign investment,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obtain higher returns.
【關鍵詞】直接投資;企業績效;對策建議
【Keywords】direct investment; enterprise performanc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F832.6;F2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7-0145-02
1 引言
外商直接投資對改善中國企業績效發揮了重要作用,首先帶來的是先進的管理理論方法,在早期很多著名管理理論都由國外創造,我國在企業不斷學習運用中,才逐漸創造出適合我國企業的管理方式,先進的管理理念引導企業改變經營方式并獲得利潤提高績效。其次,外商直接投資為我國帶來許多先進技術,幫助我國企業提高生產效率,企業在學習中不斷創新,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但一切影響都是雙重的,外商直接投資占據較多股權,容易喪失原管理層對企業直接控制權,外資慢慢吞并企業資產,帶來市場行業壟斷。因此,在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來提高國內企業的績效和競爭力,使外商投資帶來更多效益,不斷激發我國企業活力,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內學者關注的問題。
2 外商直接投資與企業績效概述
2.1 實際利用外資
實際利用外資是指我國在和外商簽訂合同后,實際到達的外資款項,只有實際利用外資才能真正體現我國的外資利用水平。合理利用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很大幫助,為我國經濟提供活力,是促發展的催化劑。從加入世貿組織再到絲綢之路的建設,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已經步入嶄新階段,同時利用外資也會逐漸擴大,邁上新臺階。
2.2 企業經營績效
企業經營績效是指一定經營期間內企業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具體表現在一些指標任務的達標情況。在外資促進下,企業經營績效主要目的就是擴大企業收入,完成企業目標,提高企業效益,最終實現企業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2.3 影響企業績效的因素
在改革開放初期,外商直接投資為我國企業帶來一些曙光,對經營績效影響巨大,外商直接投資通過帶來優良技術、大量資金等方式促進產品多元化,進而形成自有產業鏈,形成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來影響企業績效[1];不斷開發更廣泛的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企業銷售數量也直接對企業績效產生影響,同時帶來國外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從軟實力和硬實力2個方面提高中國企業管理質量和水平。
3 外商直接投資對企業經營績效影響現狀
3.1 外商直接投資對企業經營績效影響趨于減弱
如今外資企業在其國家要求和政策吸引下,逐漸退出中國市場,改變對中國前景市場的判斷,認為中國對投資吸引力降低[2]。事實上,由于我國自身土地、勞動力等因素價值不斷提高,粗獷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再適用于我國發展需要,且我國人才較多較為努力,邊干邊學并不斷創新,不僅學習大量經驗并創造出適合自身的發展體系,逐漸掌握核心競爭力,企業呈高水平發展態勢,自身也獲得更高效益,因此,外商直接投資對企業經營影響趨于減弱,外商更傾向于轉移投資。
3.2 外商直接投資行業分布過于集中
外商對投資的行業過于集中,只對個別行業中的企業經營績效產生較好影響,對其他行業或企業影響有限。同時表明我國某些行業開放程度不夠或發展前景不明朗,外商看不到企業利潤因此不愿意直接投資。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從實際情況出發,全方位、深層次進行改革。近年來,外商特別是在金融或房地產領域,投資不斷加大,而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教育、衛生等社會保障性方面直接投資很少,這不利于我國促進教育、醫療企業的技術進步,因此,這些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吸引外資,促進企業良性發展,為人民謀得更多福利。
3.3 利用外資很難獲得核心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掌握核心技術將對企業提高經營績效有很大幫助,但我國企業很難獲得其核心技術。因為在國際投資中外談判協議很強調知識產權保護,許多頂尖科技不可能直接讓企業應用,某些尖端技術禁止轉讓,只能獲得其中部分使用權益。技術創新能使企業起死回生,但技術轉讓卻沒有豐厚回報,因此,在現在的外商投資協議中,明確商業保密行為,違者將面臨高額罰款。所以我國企業需邊干邊學,不斷創新發展,努力提高自身競爭力。
4 企業在外資影響下提高績效的對策
4.1 提高企業自身吸收能力
國內企業應辯證對待外商直接投資,出口導向性企業比勞動密集型企業更容易獲得外資,因此企業自身也要加快轉型,注意增強自身發展和吸收能力,受到外資青睞獲得更強競爭力[3]。我國政府為了給不同所有制企業一個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激發企業活力,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因此出臺一系列政策吸引外資,但企業也要認真分析外資帶來的雙重影響,辯證對待外商投資帶來的無形資產,避免盲目學習。打鐵還需自身硬,要不斷組織企業人員進行內部學習,共同發展提高企業績效,獲得更多效益,而不是只靠外資進入拉動企業增長。
4.2 積極促進國內外企業合作
我國鼓勵外商直接投資,以促進我國企業資金鏈良性循環,盡可能將大中型企業變為龍頭企業,使科研、績效、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外商投資為我國企業快速成長和更新技術知識提供一定保障,我國企業產業發展需不斷改造升級,使外資與國內產業相結合,最大限度吸收外資優勢,提高資金流動效率和使用率,最終改善企業績效。
4.3 制定利用外資長期戰略
在不斷提高質量體系的前提下,繼續擴大開放,不斷吸引外資,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制定合理的資金使用計劃,進行預期目標分析,鼓勵外資積極投資設備等基礎設施,使企業設施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跟上時代步伐。對中西部適當放寬標準,實行差別化外資政策,加快資金流入與周轉,引導企業考慮生態能力,并向第三產業轉型發展,制定利用外資長期戰略,及時發現問題,提高經營績效。
4.4 增強對企業的針對性投資
結合國家現行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調整中西部地區利用外資政策,改變當前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失衡,加強外商投資的產業和區域定位,根據實際需要投資,使外商投資更具選擇性和針對性,以此提高企業績效。對于東部等發達地區,重點引導外資進入高新技術、附加值高的企業,通過加快知識創新,帶動企業績效提高,同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并逐漸向區域傳統產業滲透和擴散。對于中西部地區,注意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相結合,引導對農業和農村企業投資,由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三農企業較多,吸引外資能力差,所以政府應發揮帶頭作用,吸引外資進入生產和加工特色農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深加工能力,增強通過特色農產品出口創匯的能力,帶動相關企業績效的提高。
4.5 完善投資管理制度
完善外商投資法律制度,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構建科學化、體系化管理水平,并對企業經營績效進行評估。加強對外商投資全過程管理,制定全面透明政策,確保外商對企業投資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切實保障雙方利益。加大對外資經營階段的監督和審查,防止偷稅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發生,對企業進行監測,明確外資促進效果,若出現問題,可進行及時止損或改正。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通過宏觀調控等手段,努力保障企業和外資雙重收益,加強引導而非指揮作用。
4.6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我國企業績效很難提升,不在于對技術本身掌握不足,而是對知識產權保護不佳。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差,許多創新型企業在外資幫扶下,研究出新技術方法中,但飽受盜版壓力,嚴重者甚至出現破產。而那些使用盜版技術的企業,沒有技術積累,即使受到外資幫扶,沒有核心科技也很難提高企業效益,因此,國家應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處罰,同時不應期待外資企業對我國轉讓更多技術,核心科技和關鍵技術需要新思路,需要企業不斷轉變自身發展方式,在外資的合理幫助下,提高經營效益。
5 結語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用大量資金直接對企業投資促進發展,屬于粗放型發展模式,但受當時經驗、科技等因素制約,回報較低,對企業經營績效投資不明顯。21世紀初,我國為促進經濟更好發展,加入世貿組織,同時國外為尋求廉價勞動力和更多原材料,開始尋求向海外擴張,我國也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商投資,外商獨資、中外合資、外商直接投資等多種類型企業在我國蓬勃發展,國外直接投資不僅帶來資金,還帶來技術、管理經驗等,直接促進我國企業經營績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超.外商直接投資與企業經營績效[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9.
【2】廉麗娜.對華外商直接投資地區性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J].隴東學院學報,2016,27(02):92-96.
【3】李霞.加入WTO后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科學之友(B版),2010(0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