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光
【摘? 要】在信息技術科目的教學過程中,比較集中的教學內容是對于常用軟件操作方面知識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這一手段,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通過已掌握的信息技術手段來學習新的信息技術知識。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興趣、彌補知識漏洞、提升學習效率,從而達到高效化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微課;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8-0052-02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bjects, the more concentrated teaching content is the study of common software operation knowledge, and the use of "micro-clas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an better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they have mastered. In the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he use of micro-class to assist teaching, can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enhance learning interest, make up for knowledge loopholes,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fficient teaching.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s; Microcourse; Auxiliary teaching
一、運用微課輔助,豐富教學內容
微課雖然時長較短,但是由于是專門有針對性教學某一個知識點或集中回答某一個問題的課程,而且因為其表現形式可以比較多樣,整體數量也極為龐大,在信息技術科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很輕松地找到課程知識點相適應的微課素材,并且將微課發放到學生手中,作為課后研修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學習,彌補信息技術科目課堂時間比較緊缺的短板,盡可能讓學生接觸并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在信息技術科目的教學過程中,比較集中的教學內容是對于常用軟件操作方面知識的學習,其次就是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理論性知識進行比較淺的講授,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所包含的硬件、軟件知識,以及信息網絡、計算機行業發展現狀等全都進行一定的了解。而想要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具有時效性的信息技術知識,只靠課本上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信息技術是當前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相關信息的滾動更新可謂是日新月異,課本教材遠遠跟不上最新技術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在這個時候使用微課進行教學,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學內容中的時效性,讓學生了解相關軟硬件技術最新的發展。
例如,一位教師在對“Windows基礎操作”這一節課程的內容進行教學時,如果只以書本上的內容作為基礎,與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所觀察的幾乎身邊所有計算機都已使用Windows10操作系統的現狀不符,此時教師可以將對Windows10相關快捷操作技巧進行教學的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能讓學生學習到具備時效性的知識。
二、運用微課輔助,提升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進展條件的限制,對于世界的認知經驗比較少,對身邊的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把學生本身就比較感興趣的信息技術科目,利用微課等方式包裝得更具有吸引力,大幅度抓住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和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對于學習本科目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對于微課教學環節的準備和選擇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盡可能為學生選擇適合他們學習,并且能激發其學習興趣的微課課程,引導學生充分體會信息技術科目所傳達的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例如,一位教師在對“電腦處理文字的方式”這一節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時,選擇使用微課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補充,在課堂教學伊始,教師對常用的計算機文字處理軟件進行簡單介紹和演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入相應的微課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補充,多個微課分別向學生展示了如何趣味調整文字的顏色和大小,如何利用快捷鍵準確編輯文本,以及一些文字處理軟件的操作小技巧,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也成為他們學習相關知識的重要切入點,學生從模仿激活文字處理軟件的小技巧開始入手對軟件進行學習,最終掌握了使用該軟件輸入和處理文字的能力,達成了本節課程的教學目的。此外,微課中所教的知識點還可以通過反復播放不斷加深鞏固學生的記憶,形成重點教學的效果,這也是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所無法做到的。
三、運用微課輔助,彌補知識漏洞
作為小學信息技術科目的教師,想要真正達到讓學生學懂弄通所教知識的目的,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幫助學生對于學習成果方面進行查漏補缺,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如同著名的“木桶理論”所提到的,決定效果好壞的往往不是掌握最完全的知識點,而是在整體知識體系內掌握最為薄弱的知識點,也就是“木桶短板”。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了解,逐一指出其學習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且引導學生使用網絡上的微課課程,對自身學習短板進行彌補。一方面讓教師對學生短板的提醒教育更加及時和具有針對性,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自主學習進行熟悉和運用,結合微課更好地補齊自身學習方面的短板,并且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一位教師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科目的教學時,對于“鍵盤指法”等一些硬性的、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往往無法做到通過輔導和訓練讓學生學會,在每次課堂教學過程中都會發現學生的指法存在各種偏差,并且作為教師無法對此情況在課堂教學時間內進行妥善解決,學生往往也會因為長期無法取得進展而感到失落和沮喪,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及課堂氣氛的提升。此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關于鍵盤指法練習的微課課程,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并在家中電腦上根據微課的指導開展有針對性的練習,最終通過這種形式的課外輔導,使學生完全掌握鍵盤指法的相應規范,提升對于信息技術科目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并且為其今后人生中與計算機打交道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運用微課輔助,提升學習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課堂教學的效率,利用最少的時間向學生傳遞最多的知識,學生對于學習效率是十分敏感的,如果教師占用其時間過多,就會對相應的科目和教師產生負面情緒,而教師也應當時刻注意對于效率的提升。因此,微課通過其短小精干的特點,以及對知識總結歸納的準確性,能夠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應知識的學習,并且建立了對學生開展自學能力的培養和引導,而信息技術科目有許多知識是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探究的,是對于課本知識內容的有效延伸,也是對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這一現代生活必須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如,一位教師在對“認識Word軟件”這一節課程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有一部分教學內容是從Word這一軟件的產生、發展歷程、版本更替及特點這些角度進行教學,但對于小學學生而言,對這些說教類的純記憶內容未必有很大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選用微課課程時就應當避開這類課程,對于“Word是英文單詞中文字的意思”“是由微軟公司設計開發的,作為Office辦公組件之一,用于自動化辦公”等概念只需要口頭介紹一下即可,著重需要向學生進行講授的還是Word的實際操作部分,由微課的視頻演示怎樣啟動軟件,怎樣建立新的文檔、怎樣完成文字的錄入和編輯等具有實際操作價值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通過微課內容的學習,真正學會使用Word軟件進行文字處理,并且熟悉一些常用的快捷鍵組合,讓操作更為熟練和內行,也節約了課堂教學的時間。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好各類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給學生對今后自行學習、自行探索相關知識這一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個可行的途徑,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朱鋒.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網絡微課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10).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