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伍玉 邱麗雯
【教學目標】
1. 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初步掌握勸告的方法和藝術。
2. 能運用恰當的語氣,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立場進行勸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 結合自身體驗,進行感情交流及情操的陶冶。
【教學重點】在創設的交際情境中,運用學到的方法,逐步形成勸告的能力。
【教學難點】抓住對方心理,用委婉的話語打動對方實現勸告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共明目標
1. 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現象,提出解決的辦法,揭示課題。(板書:勸告)
2. 分組交流,共同學習。將學生分為6個小組,每組8人,每組內成員的學習能力大致對等,形成合作學習小組。
設計意圖:師生交流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現象,構建師生平等的對話環境,能為和諧融洽的共同體課堂奠定基礎。成立學習小組,將學生置身于共同體中合作學習,使得學生之間充分溝通、交流,共同明確學習目的,還能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內需力和創造力。
二、對話交流,共話勸告
1. 課件示圖,提出勸告。(課件以圖片展示課本中滑樓梯的不文明行為,并用微視頻展示三位高年級同學的勸告)
2. 自主思考,共同探討。如果你是小同學,你更樂意接受誰的勸告?為什么?
3. 匯報交流,共同分享。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講出自己的觀點和理由。(預設:高年級同學一的勸告,指出了錯誤行為,但是主要運用了批評的方式;高年級同學二的勸告中帶有指責的口吻,并且語氣較為嚴厲,被勸告者不容易接受;高年級同學三的勸告,不但指出了錯誤的行為,還從小同學的角度進行勸告,這樣不僅容易讓人接受而且還能打動人)
4. 共同學習,共同提煉。
(1)教師補充:勸告也是一種藝術。當我們運用這門藝術時,我們又要注意什么呢?
(2)合作探究,再次交流。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說一說我們勸告別人時,要注意哪些要點。推薦小組代表發言。(要求:綜合小組內成員們的想法來說,盡量具體完整。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
(3)師生共同提煉勸告的方法和勸告的藝術。(課件出示勸告方法:注意勸告的語氣,不用指責的口吻;多從他人的角度出發,這樣更易于他人接受。歸納板書“勸告的藝術:態度誠懇 合情合理 為人著想”)
設計意圖:本環節運用教材中第一個情境,讓學生對勸告有初步認識、有話可說,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師以助學者的身份參與,引導學生深入討論并提煉勸告的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學習本質上就是對話性實踐,和文本對話、和同伴對話、和自己對話。教學應從關注認真聽講轉向關注傾聽對話,充分運用學習共同體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
三、走進生活,共練勸告
展示以下生活中常見的不文明行為。
視頻展示情境一:有同學違反交通規則,過馬路不走斑馬線。我想對他說……
圖片展示情境二:表哥喜歡玩電競游戲,常常玩得廢寢忘食。我想對他說……
圖片展示情境三:公交車站,一位陌生叔叔想要搶座位,打亂了排隊隊伍。我想對他說……
圖片展示情境四:有位男同學正在抄別人的作業,你正好經過。我想對他說……
圖片展示情境五:一位叔叔在電梯里吸煙。我想對他說……
1. 每個小組自由選擇兩個情境進行演繹練習,討論交流勸告的內容。
2. 分享展示,師生、生生演一演。每個小組選出代表,根據小組練習內容選擇以上一種情境進行勸告。教師參與第二個情境演繹展示,面對學生的勸告,教師模擬很不耐煩的語氣回答。
3. 評價勸告。每組勸告表演完以后,其他同學對該組勸告時的語言組織、語氣態度以及動作三方面進行評價,提出改進建議。
4. 根據評價,再次勸告。引導學生感悟,勸告時要注意勸告的對象和場合,有時需要尋找合適的時間、地點,使用禮貌用語。
設計意圖:本環節對教材資源進行二度開發。將教材中的文字信息轉換為日常生活中的短視頻和圖片進行展示,并延續教材編寫思路增設情境,使得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評價應改變單一模式,力求多維度、多元化。“再次勸告”則體現了“回歸”策略,當學生的學習存在不足或發生困難時,讓他們共同尋找優化方法,改進前一段的經驗后重新出發,體現了共同體的學習不是把書本的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在師生協商與互動的過程中共同建構的。
四、課堂小練,辨析提升
請學生判斷下列選項的對錯,對的畫√,錯的畫×。
1. 遇到不文明現象,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方式,嘗試勸告別人。( √)
2. 勸告時不需要考慮合適的語氣。( × )
3. 勸告需要注意說話的語氣,有時候可以用批評指責的口吻。( × )
4. 站在他人的角度出發,他人更易于接受。( √)
5.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直接勸告他人。( × )
設計意圖:利用辨析的形式對勸告的方法進行小結,學生在判斷對錯之中鞏固了勸告的方式方法。此形式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思考和深度學習。
五、遷移運用,交流總結
1. 互動交流。組內交流分享古人都是怎樣勸告我們的。(預設:“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2. 共同總結。小組內討論,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勸告的藝術?(師生共同進行歸納:勸告語氣要注意,太過直接可不行。沒有指責的話語,讓人聽著很舒服。多從他人角度想,你的關心他愛聽。)
3. 遷移運用。根據學會的勸告要點,爭當小小勸告家,尋找生活中的不良現象,自創勸告語。
4. 和小伙伴合作,課下練習“勸告”。
設計意圖:此環節營造互相傾聽的氛圍,積累名言警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以小組內共同探討的結果形成板書,把課堂總結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自創勸告語激發學生將課堂所學的語言能力運用到生活之中,解決生活之中的實際問題。力求實現學習共同體的課堂從注重知識轉向注重情智,從突出少數人轉向關注每一個學生,從關注教得精彩轉向關注學得精彩。
(作者單位:福建省將樂縣楊時小學 ? ?責任編輯:林彥 ? ?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