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英
九月的四川,天氣陰晴不定,大半天都是陰沉沉的,誰知到下午第四節(jié)課時,明媚的陽光又出來了。
學生們似乎和我一樣,對此變化沒多在意,一心想著趕快完成我布置的默寫作業(yè),爭取下課鈴響后就能回家。沒想到有一個學生不安分,在鼓搗著什么,并且把一個圓圓的明亮的光斑投射到陰暗的天花板上。
我不知道是誰,也不想揪出誰來,我理解孩子貪玩的天性,只是輕描淡寫地問了一句:“誰在照鏡子?”
通常情況下,老師這樣提醒后,學生就會立即收斂。可這次在鼓搗的小李實在是“膽大妄為”,坐在紀律委員身邊還不知收斂。這樣,結局當然只有一個,就是被正直的紀律委員當場揭發(fā)。
被揭發(fā)后,他不僅不把鏡子藏起來,還讓它繼續(xù)躺在桌子上。這下,我再不說點什么或者做點什么,就無法對全班學生交代了。可是說什么好呢?這個班才建立不到一個月,我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到班級的氛圍。我有些猶豫。小李是一個莽撞不懂事的熊孩子,時常出現(xiàn)上課不專心、作業(yè)不清楚、單詞記不住等問題。我必須借這個機會再次教育他,讓他認識認識自己。
我對著全班學生說:“一個老是把鏡子放在桌子上照來照去的人,應該是什么樣的人呀?”聽我這么一說,平時耐不住性子的學生不斷朝著小李的方向張望,還發(fā)出低低的笑聲。一個最愛說閑話的學生突然用較大的音量說:“是女的!”
我可不想因為小李一個人照鏡子的事,又牽扯到女生。所以,我決定幽默一下。一是想逼迫他投降,二是把這個問題收住。我又說:“誰說是女生愛照鏡子,其實呀,《西游記》里誰愛照鏡子呀?”這一說,全班都哄笑起來,異口同聲地說:“豬八戒!”我說:“對呀,豬八戒照鏡子,后面是什么呀?”“里外不是人!”學生們齊聲說。
誰知,我們說得熱鬧,小李卻突然把頭埋下去了。我一看,心想:“看來這家伙的承受力不怎么樣。”于是,我趕快放低姿態(tài)說:“咋啦,小李哭了嗎?看來我說得過分了哈,能原諒我嗎?”“不原諒!”他突然抬起頭紅著眼睛,用清脆的童聲發(fā)出響亮的三個字。全班立即沉默。
我可尷尬了,不知道怎么辦。我剛才的話對于一個12歲的學生來說,有些過分了。雖然他有很多莽撞和不懂規(guī)矩的地方,但是,作為教師,我不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思來想去,我決定打破沉默的尷尬。穿過過道,我走到他身邊摸著他的頭,俯下身問:“真的,今天不原諒我啦?”
“嗯,今天不原諒!”他說著把語文默寫題扔到紀律委員的一邊,打算就交一份白卷了。
我知道此時此刻要是我再說錯一句話,就把這個學生推向我的對立面了。我決定徹底放下教師的姿態(tài),以一個孩子的口吻又問:“今天不原諒我,那多久原諒呢?”
“明天!”他清脆的童聲再次響起,只是這次的話語里明顯有一股輕松在里面。
聽他這么一說,我不禁竊喜起來,孩子終究是孩子呀!不過,我還是鄭重面對全班學生,說:“小李說明天原諒我,今天不原諒,我覺得這就是他的大度和真誠!我非常欣賞這種大度和真誠!”
這件事的結局是我說表揚的話,不僅小李沒有預料到,全班學生沒預料到,連我自己也沒預料到。可是這樣的結局的確最好,我看到小李很快把默寫的試卷收了回來,開始認真地記憶與書寫,其他學生也不再浮躁,繼續(xù)認真地做自己的事了。
而后,在默寫英語單詞的行列里,我也看到了小李的身影。他告訴我以前記3遍沒記住就放棄了,現(xiàn)在記10遍終于能把單詞記住了。
其實,課堂上照鏡子這樣的事幾乎每一個教師都遇到過,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像我一樣只想把課堂秩序維持到一個正常的范圍內(nèi)。可是,當搗蛋鬼浮出水面時,怎么教育他又怎么讓全班學生信服,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這次我及時放下教師的姿態(tài),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來,即使在課堂上,我們也不應該板著面孔,做一個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因為教育的方式是多樣的,教育的角度也是多面的。
(作者單位:四川省威遠縣鎮(zhèn)西中學 ? ?責任編輯:林彥 ? ?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