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文
良好班風班貌的形成,需要合理、科學的班級管理。特別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必須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生,才能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才能,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首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了解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我們要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學生的眼光看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學生,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每當我新接一個班級時,我會問學生班里有多少個人,而學生往往忘記了我這個班主任。我此時會說,別忘了加上我,我也是班集體的一員。這樣就拉近了與學生的情感距離,也營造了平等和諧的氣氛。這種師生平等的關系促使班級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并成為營造良好班風的驅動力。
其次,要民主地對待學生。班主任必須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熱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平時我們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全面地、辯證地看待他們,只有對學生一視同仁,才能贏得他們的尊敬與信服。以班干部選拔為例,班主任要提倡“競爭演說”與“民主推舉”相結合的方法,讓品學兼優或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各盡所能,并因勢利導,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以民主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加強班級管理,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每接一個班,我都把學生放在班級管理的主體地位。我認真與學生溝通、交流,根據學校德育規則《華東中學“八不”“十嚴禁”》《華東中學“五管住一樹立”執行條例》,與學生共同制訂《班級管理條例》。因為條例全部由學生親自參與制定,切合學生實際,學生在平時班級管理中就能主動參與遵守班規,自覺進行“自我監督”,從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就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管理觀念,尊重、理解每一位學生,改變要求學生循規蹈矩、對老師俯首貼耳的不合理的教育方法,以此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
(一)實行班干“輪換制”,提高管理效率
班干部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得力助手,他們往往由思想品德好和和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組成的骨干力量。他們往往是長期任用的,但這種“終身制”的方法會造成同學之間機會的不均等、能力的兩極分化,既不利于班干部的培養,更不利于發揮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因此,我們須改變班干部任職一成不變的規定,實行學生各管理職位“輪換制”,競爭上崗。一是鼓勵學生大膽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班級管理中得到真正的鍛煉,并及時檢查他們的工作,好的表揚,不好的給予糾正;二是教會學生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三是對他們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要求他們以身作則,嚴以律已。班干“輪換制”實施得力,必將增強班干部積極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更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舉行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
每學年初,根據學校德育部門的學期工作計劃,結合本班管理的具體工作要求,我們鼓勵學生圍繞班級管理目標和具體的班情,精心設計好主題班會內容。同時,班主任積極指導班干部做好主題班會的安排,盡量安排班級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參與主題班會的每一個環節,全體學生都參與班會活動,更能激發學生關心班集體的熱情。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必須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加強班級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相信,在營造良好班集體方面,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更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 ?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