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秀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閱讀需求逐漸多元化,閱讀方式也日漸發生變化,小學教育處在教育的基礎階段,承擔著重要的閱讀教育任務。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閱讀性較強的學科,更是無紙化閱讀轉變的重要場所,因此“智慧閱讀”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閱讀形式。文章立足于學校的“智慧閱讀”的起源和概述,對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形式和“智慧閱讀”進行分析,提出了在“智慧閱讀”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策略方法,旨在促進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結構的完善,讓學生在新時代發展下提升自己的課外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
關鍵詞:智慧閱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4-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1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小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提出了要求:小學生課外閱讀數量不低于145萬字,必背的課外優秀詩文篇數不低于160篇,這些標準要求都體現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課外閱讀卻難見成效,不僅因為教師不重視、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不足,還因為課外閱讀缺乏有力的保障機制。隨著部編版教材的改進,針對課外閱讀,教育部門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增添了新的教學模塊,逐漸拓寬了閱讀渠道,增加了閱讀內容。另外,“智慧閱讀”的出現,也推動了信息閱讀平臺的出現,紙質閱讀逐漸轉變為實踐閱讀,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促進了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發展。
一、“智慧閱讀”的優勢
信息技術的發展下,智慧閱讀平臺開始出現,它既可以使網絡閱讀資源和語文教學實現有效的對接,也能為學生提供便捷、高效、靈活的閱讀形式,促使閱讀實現主流化、時代化、智能化、精細化。讓學生在閱讀之中實現資源共享,信息流通,促使語文閱讀教學向著服務化的方向發展。
(一)閱讀手段智能化
智慧閱讀促使傳統的閱讀形式發生轉變,為學生創建了多種形式的線上閱讀平臺,讓學生擺脫了傳統落后的紙質閱讀手段,學生可以通過攜帶方便的手機、平板電腦等隨時隨地閱讀。學生也可以在線上搜索智慧閱讀庫,瀏覽并閱讀多種數據資源。智慧閱讀庫能通過閱讀軟件將最新的資源信息推送給讀者,讓學生隨時接收到最新的閱讀信息;學生也可以在線上閱讀平臺上隨時進行資源交流和溝通,既節省了時間,也避免出現多種條件限制的狀況。
(二)閱讀過程精細化
智慧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投入到閱讀之中。傳統的閱讀資源都處在同一領域內,學生無法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信息單獨瀏覽,也無法進行有目的的閱讀。但是智慧閱讀的出現,可以讓學生有目的、有選擇性地搜索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而且智慧閱讀也有自動篩選和推動功能,可以根據學生的習慣為學生推送符合他們興趣、心理、年齡的閱讀資源,可以促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智慧閱讀平臺中也有更為豐富的視頻、音頻、圖片資源,可以對部分概念、文字進行解釋,既便于學生理解,也能緩解學生的視覺疲勞。
二、“智慧閱讀”和傳統閱讀對比
首先,閱讀目標不同。傳統的閱讀需要有豐富的語言基礎知識才能順利開展閱讀,因此學生在閱讀文章時難免以積累知識為目標去瀏覽信息;智慧閱讀主要以簡約化、直接閱讀為主,通過關鍵信息的檢索讓學生快速瀏覽關鍵信息資源,在腦海中建立一定的閱讀架構,學生更多的是判斷、分析、接受。其次,閱讀過程不同。傳統的閱讀主要是對詞匯、句子、寓意的感悟和理解,學校教學也重點根據這方面內容展開教學;智慧閱讀是隨著信息的變化進行閱讀,通過各種關鍵信息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碰撞,學生更多的是順應信息的變化。最后,閱讀對象不同。傳統的閱讀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要求,家長推薦為主,學生閱讀的多是優秀、經典的文學作品或閱讀文本,具有很大的傳統意義;智慧閱讀則是根據網絡推薦,多是大眾讀者喜歡或者流行的閱讀資源。
三、“智慧閱讀”背景下拓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途徑
(一)突破傳統限制,開展新閱讀路徑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線上媒體資源,開設專有的線上閱讀數據庫,開發和使用線上閱讀平臺和機制,支持和鼓勵學生進行線上閱讀。學校也可以建設數字圖書館,結合課外閱讀資源特點和學生閱讀現狀,自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模塊選擇,并隨著課程進度不斷擴展和加強圖書館閱讀資源的建設。學校可以通過線上媒介和平臺設計一些豐富的繪本庫課件,可以在課堂上介紹繪本,讓學生明確從哪些途徑可以豐富自己的閱讀世界,讓學生看到繪本帶給自己的神奇想象感和畫面感。組織學生在課后自制一些閱讀文本的幻燈片,對自己閱讀的文本和感受進行匯總、分類,對其中感受較深的故事、人物可以重點制作,提升學生的閱讀創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學校可以依據教材和教學目標,開設閱讀吧和“親子互動”閱讀庫,圍繞“和大人一起閱讀”“和教師同學一起閱讀”主題模塊,倡導和鼓勵學生和家長、同學、教師一起閱讀,在閱讀中及時交流。學生可以和“閱讀伙伴”一起講讀、朗讀、唱讀,從多方面深入了解閱讀內容,激發閱讀動力,讓學生在濃厚的閱讀氛圍中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最后,教師也可以根據讀后現狀建立“閱讀交流群”,利用線上平臺進行閱讀內容和方法的交流,教師針對學生的閱讀問題進行科學、專業的指導,不斷優化閱讀路徑和閱讀模式。在各種閱讀信息交流中豐富學生的思想境界,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和語言能力,也可以彌補課內閱讀的不足。學校也要充分利用教師資源,提高智慧閱讀的教學研究力度,組織響應智慧閱讀的研究組,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系統的方案和指導,并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