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立
摘 要:在教育體制改革大背景下,立德樹人已成為高中教學的重任,幫助高中生建立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每一個高中教師需要深思的課題。在高中政治課堂開展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政治學科包含了豐富的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知識,有很多素材可以直接應用于德育教育中。文章先分析高中政治德育教學現狀,再闡述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策略,旨在促進高中政治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政治;高中生;政治教學;立德樹人;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4-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21
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學過于注重智育,把學習成績看得過重,給高中生帶來學習壓力,難以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立德樹人”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高中政治教師紛紛進行嘗試和鉆研,力爭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的總目標,提升高中生的政治素養。黨的十九大提出: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中政治課程標準也提到:政治教學要體現思想性和時代性,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健全人格。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樹立以德為先的教學意識,注重激發高中生的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提高政治課堂教學質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高中政治德育教學現狀
(一)高中生對政治課程不感興趣
很多高中生都把精力放到數學、語文、英語等學科上,并不重視高中政治,認為政治都是文字性知識,只要考試前背一背就可以,所以他們經常占用政治課時間學習其他科目,使得高中政治課堂混亂。還有些高中生認為政治學科太枯燥,沒有信心閱讀大篇幅的政治理論,也不愿意尋找政治教學中的實用性知識,造成政治教學中師生互動效果差,學生不配合教師。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要轉變學生的錯誤心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向學生滲透政治知識和德育內容。
(二)缺乏對學生政治思想的引導
當前,高中政治教學依舊沿用傳統的“滿堂灌”方式,教師一股腦地將政治知識全部教給學生,學生急急忙忙記錄,不知道教師講授的重點是什么。而且部分高中政治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和政治思想的引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不關注,使得高中生的學習能力下降,政治思想沒有形成體系,無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有些學校對政治學科的師資投入不足,校園里也缺少宣傳德育的素材,學生不能受到啟發和激勵,不利于高中生優化價值取向。
(三)對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視不足
高中政治教學大部分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政治教師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教師認為學生進入社會以后自然就懂得如何為人處世了,這種思想限制了學生的發展。高中教師不組織德育實踐活動,擔心在活動中難以管理學生,高中生空有理論知識卻沒有用武之地。德育教育必須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結合,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化認知,鍛煉能力,逐步形成成熟的人生觀念。還有一些高中政治教師雖然組織了德育活動,但是方法不對,效果不理想,也沒有給學生指出優缺點,德育活動流于形式。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策略
(一)基于現實生活,提高思想覺悟
高中階段是學生樹立觀念、養成習慣的重要時期,高中政治教師必須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幫助高中生更好地認識社會,開闊高中生的視野。在日常教學中,政治教師應該結合實際學情,借助生活中的案例開展德育工作,拉近高中生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更有自主學習的勁頭。適時地引入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和時事,可以先讓高中生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啟發高中生談談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學生之間可以進行討論和研究,最后高中政治教師指導學生正確地看待社會現象,糾正學生存在的錯誤觀點,要用發展的眼光處理問題,提高問題的解決能力。把握契機向高中生滲透生活中的違法犯罪案例,對高中生進行警示教育,一方面讓高中生知道違法的事情不能做,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高中政治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供學生小組討論的生活案例,讓學生在小組各抒己見,最后小組形成一個統一的觀點,幫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視頻資料,烘托學習氛圍,指導學生按照社會的主流價值進行學習和生活。
(二)優化德育環境,樹立學習信心
必須不斷優化學校的德育環境,為高中生帶來全新的德育體驗,使其在濃厚的德育氛圍中成長,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習的自信,提高個人文化素養。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擾,偏離學習軌道,高中政治教師要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從學生的情感入手,讓學生在內心深處接受德育,關注德育,感悟正能量。例如可以在班級的墻上懸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名人事跡,在班級的黑板報上張貼學生制作的德育手抄報或者書法作品等,使高中生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中接受熏陶,激發強烈的上進心。還可以給學生播放民族教育片,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受到沖擊,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高中政治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德育演講,要求學生自己選擇與德育相關的演講稿,設計自己演講的方式和風格,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也能在演講過程中理解立德樹人的意義。此外,學校也要積極行動起來,在校園的宣傳欄展示名人名言或者當代思想等,將愛國情懷與個人成長、時代進步緊密結合,有助于政治教師開展德育教學,實現全面育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三)加強互動環節,強化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