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博穎 耿曉媛



摘 要:當前家電市場在我國幾乎達到飽和,那么大多數企業就會通過海外并購的方式,將市場轉向國際。這種并購不僅可以擴大自身的規模,還可以引進海外企業好的地方。我國的企業應引進外國的高新技術來提高產品的品質,雖然海外并購會為企業帶來新機會,但是并購過程中也存在許多挑戰。這種并購是否對并購企業產生積極效果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本文選取美的集團并購德國庫卡這一事件,分析其產生的效果,并對并購企業提出有效意見。
關鍵詞:企業并購;家電行業;效果分析
一、相關概念界定
1.并購概念
企業并購是兩家企業在有償支付,以一定的方式得到另一家企業的資源,是企業經營的一種常見形式。企業并購是一項重要的活動,它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協同效應,兩家企業加在一起所產生的效果會比一家企業獨立經營更好。
2.并購類型
按照并購的對象所處的環境來劃分:橫向并購、縱向并購、混合并購。橫向并購的定義為同一行業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產業相似,生產相似產品的企業,他們之間有著一定的競爭關系所產生的并購;縱向并購的定義為與企業供應商或客戶間并購,如通用汽車收購汽車零配件公司德爾福;混合并購指兩家企業之間從事著不相關的業務類型進行的并購。
3.并購績效的概念
并購績效,實際是指一家企業在并購事件完成后的一定時間內造成的經營成果。由于并購后的效果會經歷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夠體現,所以要根據企業長期經營情況來評價企業并購績效,過去學者們通常從財務績效角度和非財務績效角度研究企業并購的長期績效。本文在財務績效角度分析選取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經營能力、發展能力這四個方面來評價企業并購。從非財務角度來看,筆者選取行業地位,市場份額這兩方面來分析并購后的績效改變。
二、家電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1.發展現狀
中國的家電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但是家電行業生命力相對較強,短時間內不會進入衰退期乃至消失。目前家電行業幾乎達到飽和的狀態,在有限的市場中,幾家大企業競爭,競爭程度很高,大企業一般追求規模效應,多次并購以期能夠降低生產成本。
2.發展趨勢
2013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這一合作倡議,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有很多合作以及經濟貿易的往來,對外投資的數量也越來越多。2016年,家電行業制造成本上漲,家電行業中的各個企業競爭壓力加劇,許多企業希望通過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術來提高營業利潤。由于環境的影響,美的積極地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尋求合適的企業來提升自身技術研發能力,創造出更好的產品。
我國經濟不斷增長,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高,這為家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當前階段,中國的家電行業將迎來快速升級以及全面普及到農村市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發展得越來越好,智能家電逐漸成為人們購買家電時的首選,預計智能家電將占據家電行業的主要市場。此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升級,對于家電的要求隨之提升,因此高端化成為了家電行業的大趨勢走向。家電企業作為銷售者,需要不斷地了解消費者的偏好,生產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提升技術水平,生產消費者喜歡的家電,保障產品的質量以及迎合消費者的需求。通過這些手段留住消費者,提升企業利潤。
三、并購背景
1.美的集團
美的作為白色家電的龍頭老大,是一家科技集團,以家電為主,涉及房產、物流等多行業的綜合性集團。該企業一直都實行全球經營的戰略,在全球共有大約200家子公司,海外生產基地幾乎遍布全球。美的集團將通過不斷的穩步發展,打造成為科技化,全球化的企業。
2.德國庫卡
德國庫卡是全球最優的生產機器人的供應商之一,主要服務于工業行業。德國出臺很多限制收購的政策,尤其是高新技術,使美的能夠收購這家公司非常不容易。
四、并購過程
美的集團并購德國庫卡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美的發出并購邀請時,德國政府是不同意的,政府人員提出反對意見。由于庫卡擁有核心技術資源,高層政府擔心德國獨有的技術流出到其他國家,甚至想設置安全條款來阻止此次企業并購。此外,庫卡集團的大股東也提出反對意見,他擔心庫卡的員工與美的集團的員工價值觀相差太多,管理層失去了自身獨立性。面對這些不支持,美的第一大股東以庫卡集團為第一大股東為條件,美的保證不會干擾庫卡集團的經營管理,保證其獨立性進行收購談判。這一條件十分吸引人,眾多股東紛紛同意收購。
2016年5月18日 美的集團發布公告說明對庫卡集團的收購,收購至少30%以上的股權,預計的交易對價不多于人民幣292億元
2016年5月26日 開始收購,美的集團通過本次并購的相關事項
2016年6月16日 德國審核通過此次收購,當日發出相關文件
2016年7月4日 美的集團收購25.1%的庫卡股份
2016年8月8日 美的持有庫卡已經發行的94.55%(注:該數據來源于新浪財經https://finance.sina.com.cn)
五、美的集團并購德國庫卡績效分析
1.財務績效分析
本文選取美的集團并購前后共五年的時間,分析該企業的財務指標,主要研究盈利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經營能力分析、發展能力分析這四方面,進一步研究發現并購對于企業的績效有何影響。
(1)盈利能力分析。在本篇文章中,選取三個有代表性的指標進行分析,分別是總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
2016年完成收購后,美的集團的各項盈利指標有所下降,由于并購后,擴大企業的規模,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整合兩家企業的業務,在短時間內無法創造盈利,凈資產收益率下降。總資產凈利率在2016年-2018年的下降,主要是因為以下兩點:美的在并購過程通過負債的方式來籌集資金,負債增加導致企業資產總體增加,進而影響總資產凈利率下降;還有一個因素是成本的增加,原材料在同一時期上漲了接近40%,銷售凈利率由2015年的9.84%上升到2016年的9.97%,然而在并購后卻有所下降。美的的財務報表中顯示,2017年企業的收入增長較大,主要是因為并購后,增加了機器人業務,機器人的售價較高,由此提高了銷售收入,進而使銷售凈利率下降。2018年,銷售凈利率開始回升,但是直到2019年,也未恢復到并購前的銷售凈利率水平,從這點可以看出美的并購德國庫卡后的銷售收入并不如預期一樣好。
(2)償債能力分析。本文選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這三個指標。
總體來看,美的集團在2015年-2019年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相對比較穩定,不低于1,不超過1.5,從中可以看出并購事件沒有影響美的集團使用易變現資產償債的能力。說明此次并購事件并沒有改變企業的正常運營,財務風險也是可以控制的狀態。根據圖表得知,2017年美的集團資產負債率達到最高,為66.58%。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為美的并購的庫卡集團自身資產負債率較高,并購后提升美的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盡管2018年和2019年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但還是臨近70%這一峰值,企業風險較高會造成融資困難,企業無法正常經營等情況。在并購后,企業應該注重資產負債率的控制,讓企業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其二,美的集團收購庫卡集團時,同年收購東芝,連續的收購導致企業資金不充足,存在大量的負債。到2017年末,資產負債表中有329.86億元的長期負債,附注中解釋到,這些金額中87.68%均是因為美的收購庫卡導致。
(3)經營能力分析。本文選取2015年-2019年美的集團的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進行分析。
美的集團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在五年內的起伏變動較大,并購庫卡集團后由13.35上升至15.54,說明企業的資產變現能力較強,資金周轉速度比較快,應收賬款比較容易收回。2018年應收賬款周轉率有所下降,美的集團應該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監管,減少無法收回應收賬款的可能性。
2015年-2016年美的集團的總資產周轉率下降,表明企業的營運能力不如從前。并購后的2017年總資產周轉率有小幅度回升,上漲至1.15,表明美的并購庫卡這一事件對于企業的經營帶來積極影響,資金的營運能力得到提高,企業的狀況平穩發展。存貨周轉率的標準值是3,美的集團2015年至2019年的存貨周轉率均高于標準值,2015年到2016年短暫上升,2016年到2019年又一直下降。這表明美的集團的存貨管理能力比較好,存貨的變現水平較好。但是存貨周轉率先升后降也許會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存在一定影響,需要管理者注意防范。
(4)成長能力分析。企業的成長能力可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本文選擇總資產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以及營業收入增長率分析。
在短時間內,美的集團的營業收入增長率上漲情況比較明顯。2016年完成收購后,到2017年營業收入額增長很快,增長率超過50%。通過了解,知道美的集團在2016-2017年間海外收入由641億上升到1039.56億人民幣,增長率高達62.18%,從此可以看出美的并購后,通過與被并購方的合作占有更多市場,提高了營業收入,提升企業營運能力,美的與庫卡共享銷售資源,使庫卡生產機器人的銷量在亞洲有所提升,由于協同效應,帶動美的集團在外國的銷量也有提升。2018年企業的海外收入仍然增長,但是營業收入增長率卻下降,說明美的的未來發展還需要時間觀察,營業收入增長不穩定。
總資產增長率越高,表明企業規模擴張的速度越快。美的并購后,總資產增長率快速上升又下降。美的的并購使企業的資產大幅增加,并購完成后,總資產增長率有下降屬于正常現象,不能證明此次并購為企業帶來消極影響。此外,在并購后,由于業務增多,美的擴建生產線以滿足生產需求,因此總資產增長率處于較低的水平是正常的現象。隨著企業的整合,生產線的完工,該指標將會回升。
通過以上四個美的集團的財務指標分析可以總結出:
關于盈利能力,2016年-2017年年底,三個指標均下降,說明美的并購結束后,對于企業的盈利能力帶來負面影響,但是通過美的集團的并購整合管理使2018年的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關于償債能力,并購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有所提升,但是由于并購資金不夠,企業向銀行借入長期借款,導致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有所下降。
關于經營能力,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增長下降的幅度比較大,表明企業的應收管理有待提升,管理的方法不夠嚴格。并購后總資產周轉率這一指標有改變,說明并購后,雙方企業默契度不斷升高,初步達到了管理方面的協同效應。
關于發展能力,由于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率不夠穩定,所以無法準確地判斷市場未來發展趨勢。但是企業的凈利潤增長率沒有被并購這一事件所影響,企業當前的發展比較穩定。
2.美的并購前后非財務績效分析
(1)行業地位的比較分析。美的通過并購庫卡集團,提升了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占據了家電行業的大部分市場。2016年,美的集團第一次進入世界五百強,是中國第一個進入榜單的家電企業。在五年內,美的集團排名上升了174名。在信用評級方面,并購后標普為美的集團評價從“穩定”調整為“正面”。
(2)市場份額的比較分析。在線下市場方面,美的集團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家電制造企業,消費者可以選擇各式各樣的家電,并且其市場排名也是處于領先的位置。美的集團的空調是核心產品,管理者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和促銷策略,市場占有率超過同樣排名靠前的格力。
六、結論與啟示
本文分析美的集團并購庫卡的背景、過程以及績效評價,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分析得出相關結論與啟示:
第一,并購事件為美的集團帶來了積極的正面影響,提升了整體績效,長遠發展較好,提升了企業的財富價值創造能力,增長了企業的品牌價值。本文為其他企業跨國并購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第二,為了保證企業并購后可以正常運營,企業需要加強并購雙方的文化整合,尤其是跨國并購,并購雙方需要注重人力資源的整合,對于核心人才,需要制定一些制度留住人才。加大財務方面的監管力度,減輕財務風險,擴大市場占有率,提升服務質量,讓消費者愿意選擇企業的產品。
第三,美的集團跨國并購基本實現了集團的戰略目標,優化了企業的整體布局,發現突破,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從非財務績效分析可知,企業在并購后其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市場占有率也有所增加。企業實現了“走出去”這一目標,這些改變都可以說明美的集團此次跨國并購有助于提升企業的財務績效,企業未來的發展值得我們期待。
參考文獻:
[1]黃潔.企業并購財務績效分析——以A公司為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3):76-77.
[2]劉靜欣.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績效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05):132-133.
[3]何煦.T公司并購財務績效案例研究[J].時代金融,2020(35):150-152.
[4]宋羅越,張征華.消費升級背景下零售類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研究——以蘇寧易購并購家樂福中國為例[J].商業會計,2020(21):31-36+80.
[5]楊家超.萬達院線并購萬達影視的績效分析[D].吉林大學,2020.
作者簡介:谷博穎(1998.01- ),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20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通訊作者:耿曉媛(1981- ),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博士,副教授,碩導,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