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紅霞
【摘? 要】語法作為語言的應用原則,正所謂“無規矩難以成方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影響,強調英語語法知識、基礎詞匯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與英語思維。但是,目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依然受大環境的影響,促使語法教學缺乏高效性、趣味性、靈活性,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較低。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7-0046-02
【Abstract】Grammar, as the principle of language application, is the so-called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square without rule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fluenc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 emphasizes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grammar knowledge and basic vocabulary, and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English thinking. However, the current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s still affected by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which promotes the lack of efficiency, interest, and flexibility in grammar teaching, resulting in lower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of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Effective methods
語法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語法教學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是一直以來,小學英語語法主要以灌輸式、說教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在語法教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因此難以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非語法課堂學習造成不良影響。推動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創新與變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趣味化、高效化教學是首要選擇。為了加深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筆者現展開以下幾點分析,以期為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提供新思路。
一、運用故事教學法,增強語法教學的形象化
眾所周知,語法知識十分枯燥無趣,語法結構變化復雜,例如,現在分詞的基本構成中有加ing形式的方法;也有直接加入ing、去掉e變ing,雙寫構面輔音字母;加入ing形式,還包括tie、lie以及die等比較特殊動詞方法,現在分析要將ie變成y,加入ing。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如只讓學生反復記憶語法的基本構成原則,將這些語法變化形式變成“記憶硬背的內容”,勢必會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語法教學的枯燥、單一,難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依然存在不會應用的學習現狀。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會對英語語法教學造成不良影響。為此,教師應強化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趣味性、高效性,運用學生普遍喜愛的故事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靈活性,使學生投入語法學習之中,保障學生的語法學習效果,這樣學生對語法知識的記憶也會愈發深刻,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法知識應用能力。
例如,在講解有關“一般現在時be動詞的應用”語法內容時,教師運用反復記憶歌訣的形式進行語法教學,如I運用am,you運用are,is跟著他她他。但是,在面對Zhang Ming and Li Dan singing and dancing的情況下,運用is還是are時,學生往往存在不知所措的情況。同時,教師給出相應的歌訣后展開強化練習,學生通常還未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時就進行強制應用,這并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加大了學生英語語法學習的難度。因此,教師應通過運用故事教學法,將教學內容設計成趣味故事,進而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
假設:在周六的清晨,我跑到公園進行鍛煉,在公園中碰到兩名國外人,其中一名向我主動介紹Hi,I am Bob.He is Denny.We are friends.此時從樹林中鉆出一只貓,Denny十分鎮靜地說:Be careful.A cat, it is a cat.正說著,又鉆出來一只貓,此時Denny立即糾正說道:No no no,they are two cats,Not a cat.Two cats.盡管這個故事十分簡單,但是可以牢牢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提高語法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使學生不用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歌訣。這不僅能增強語法教學的形象化,還能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法應用能力,夯實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
二、運用游戲教學法,提高語法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天性活動好動,十分熱衷于游戲活動。因此,在語法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應運用游戲教學法,立足于教學內容,從學生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學習基礎等多個方面出發,為學生精心設計游戲教學內容,讓學生紛紛參與到語法游戲活動中,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英語課堂上的學習主人,強化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名詞單復數”等有關語法知識時,由于此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難點,且名詞復數的構成與應用方法也是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非常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因此,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組織學生參與到詞組接龍游戲當中,如a dog、two dogs、three dogs……one girl、two girls、Three girls等,讓學生一邊說,一邊拍手打節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有趣,強化學生的語法學習效果。
為了鍛煉學生的名詞單復數應用能力,教師可以增加游戲的難度,讓第一名學生隨便說出一個可數名詞,如man、pencil、apple等,隨后該名學生任意點另一名學生,被點到的學生需要由one開始說出該單詞的數量,即one man,然后該名學生隨意叫下一名,第二名學生此時應該說出two men,依照此順序繼續下去。但是在學生延續到5倍數的時候,如第五名學生隨即說出five men時,需要下一名學生可以另外說出新的單詞,重新開始新的一輪。教師通過此種教學方式,可以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語法知識運用能力,使學生保持注意力集中。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優化語法知識的形象化
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大多數都十分喜愛動畫片,對于卡通人物、動漫形象都十分熱衷,對于動畫視頻的內容往往都能記憶深刻。基于此,在語法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一特征,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將枯燥、單一、復雜的語法知識向學生展現出來,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趣味動畫視頻,通過帶給學生視覺與聽覺的震感感受,吸引學生的目光,強化學生的記憶印象,滿足學生直觀認知的特點,以此彌補傳統語法教學的不足。
例如,在講解有關“名詞復數”語法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呈現“趣味水果”卡通動畫,呈現學生十分喜愛的趣味卡通人物形象水果,如apple。教師說an apple或者one apple,屏幕上會呈現出兩個趣味卡通人物蘋果,這時讓學生嘗試著說出two apples……等名詞復數形式。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名詞復數的應用能力,教師還可更換相應的趣味卡通人物形象,如香蕉、梨子、西瓜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嘗試說出水果名稱,將名詞與數字進行連用,引導學生重視這些名詞的復數構成模式,加深學生的記憶印象,實現枯燥、復雜的語法知識向形象、生動的內容轉變,使語法教學充滿樂趣,讓學生感受到語法學習的樂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學習基礎等,立足于教學內容,將語法教學與多元化教學模式聯系起來,實現語法教學的創新與變革,這樣才能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提高學生語法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和仔.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幾個“不要講”——議小學英語語法課堂一些教學誤區[J].校園英語,2019(05).
[2]劉宇婷.破“語法”之難,悟“語法”之樂——例談小學英語有效語法教學的策略[J].校園英語,2018(51).
[3]崔明芳.有“法”方可行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初探[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03).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