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萬玲

摘 ?要:目的 ?探析在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VCF)患者中應用早期康復訓練的臨床價值及對患者康復情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汶上縣人民醫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間就診的78例老年腰部VCF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9例。對照組沿用常規康復護理模式,觀察組實施早期康復訓練。比較兩組風險事件率、治各項康復指標(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腰椎功能)。結果 ?觀察組風險事件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風險事件率(P<0.05);觀察組的各項康復指標(疼痛、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腰椎功能)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早期康復訓練應用于老年腰部VCF患者中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及腰椎能力指標,促進患者快速康復,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早期康復訓練;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康復情況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5-0154-02
腰椎體壓縮性骨折(VCF)屬于臨床常見類型骨折類型,是指因前驅動力引起的錐體部分受到壓縮變形,好發于老年群體。老年群體由于骨質疏松、功能退化,導致機體骨密度及質量出現下降,給予輕微外力即可導致患者發生骨折[1]。正是由于老年腰部VCF患者發病率極高,且合并癥較多,易出現對手術耐受性不佳等事件,因此臨床強調及時進行治療及康復。臨床主要采用錐體成形術(PVP)治療或保守藥物治療,可以恢復患者骨折部位及肢體功能。同時術后給予早期康復鍛煉,在患者病情穩定后進行早期康復鍛煉,促進患者骨折端恢復,避免并發癥的發生[2]。基于此,本研究將對早期康復訓練應用于老年腰部VCF患者中臨床效果及康復效果進行分析。實驗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汶上縣人民醫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間就診的78例老年腰部VCF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9例。觀察組男19例,女20例;年齡61~87歲,平均(72.43±2.37)歲;病因分型:骨質疏松性21例,創傷性18例。對照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62~85歲,平均(71.89±2.95)歲;病因分型:骨質疏松性23例,創傷性16例。兩組老年腰部VCF患者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操作。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共識[3]等指南中關于腰部VCF診斷標準;患方知情研究目的,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無法耐受手術治療者;合并脊髓及神經根損傷、凝血障礙等疾病。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椎體成形術手術治療,并聯合康復護理,均連續康復護理1個月。對照組沿用常規康復護理模式,按照制動一段時間后,再進行康復護理干預,包括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于康復的認知水平,謹遵醫囑輔以促進骨折處藥物治療,進行康復鍛煉等。
觀察組實施早期康復訓練,于病情穩定后開始即可開始訓練,一般為入院后第2周,具體操作如下:①體位護理:引導患者取側臥或平臥,持續保持脊柱伸直狀態,保持一個體位2 h后需要輔助患者進行體位轉換。②疼痛干預:根據患者的疼痛評分情況,選擇語言鼓勵或鎮痛藥物干預,降低患者的疼痛反應及其引起的應激反應,為臨床康復鍛煉提供條件。③康復鍛煉:根據患者術后生理及病理恢復情況實施不同康復鍛煉,術后4 h患者疼痛得到緩解后,可以進行踝關節部位的旋轉屈伸等基礎運動,24 h后可進行患肢抬高鍛煉,同時進行抗阻力伸膝運動,并逐漸協助患者下床活動;術后2 d可采用腰圍帶固定骨折部位,活動其他部位;術后一周可適當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30 min/d。
1.4 觀察指標
康復指標[4]:采用疼痛指標、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腰椎功能指標進行評估,評估時間為康復治療后1個月。疼痛指標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由患者自評,分數等級為0~10分,患者疼痛程度越強烈,選擇分數越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指標采用改良Barthel(BI)評估,量表共計10項維度,總計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自理能力越強。腰椎功能采用JOA評分,量表包括主觀癥狀(0~9分)、臨床體征(0~6分)、日?;顒邮芟蓿?~14分)、膀胱功能(-6~0分),總計15項,0~29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腰椎功能恢復越好。
風險事件:包括營養不良(NRS2002評分≥3分)、尿潴留、靜脈血栓、骨折不愈合等事件。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3.0統計對老年腰部VCF干預結果進行數據分析,研究所得的康復指標為計量資料,以(x±s)描述,使用t檢驗;風險事件為計數資料,以[n(%)]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顯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老年腰部VCF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風險事件率為明顯低于對照組風險事件率(P<0.05)。見表1。
2.2 兩組老年腰部VCF患者康復指標對比
觀察組的各項康復指標(疼痛、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腰椎功能)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腰部疼痛,腰部活動功能受限等,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患者為老年群體,身體機能及恢復較差,對于疼痛的耐受程度不高,一旦出現該疾病需要及時進行就醫,盡可能降低骨折對患者日常生活及肢體功能的影響[5]。PVP具有穩定脊椎及恢復椎體高度的確切療效,是臨床治療錐體壓縮性骨折的常用術式。而術后康復環節直接影響手術治療的預后質量,本研究顯示,將早期康復訓練應用于老年腰部VCF中臨床效果顯著。
早期康復鍛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康復過程,根據患者術后生理及病理恢復情況盡快實施早期康復鍛煉,在不同階段給予不同康復鍛煉,進而降低患者手術創傷性應激及術后并發癥風險,促使患者舒適度得到顯著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風險事件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風險事件率(P<0.05);其原因在于長時間制動及脊柱固定易增加靜脈血栓等風險事件,而實施早期康復鍛煉可以通過鍛煉減輕手術創傷應激,同時加速血液流通,讓患者快速恢復,降低風險事件率。觀察組的各項康復指標(疼痛、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腰椎功能)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在于腰椎神經分布較豐富,手術術后局部疼痛感受較為強烈,而早期康復鍛煉可以促使患者鍛煉局部組織,避免長時間制動導致局部肌肉緊張,促進損傷組織的恢復,并逐漸恢復腰椎功能,有效提高自理能力,同時通過轉移患者對于術后疼痛感覺,降低對疼痛的敏感度。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訓練應用于老年腰部VCF患者中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及腰椎能力指標,促進患者快速康復,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任娜,劉曉艷,章艷.循序漸進式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0,44(2):309-310.
[2]張翠英,張曉瑩,張文英.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8,29(14):2070-2072.
[3]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診療與管理專家共識[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8,11(5):425-437.
[4]毛海青,周非非,蔡思逸.椎體成形術和椎體后凸成形術加速康復實施流程專家共識[J].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2019,12(8):561-571.
[5]王亞絨.早期康復訓練配合舒適護理在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貴州醫藥,2019,43(9):1496-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