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仁
【摘要】當下園林綠化工作已經成為了城市建設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園林綠化工作的質量關乎整個城市的精神風貌。高質量的綠化效果對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喬木栽植和后期養護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掌握科學的園林綠化喬木栽植及養護技術,不僅是對園林施工單位,而且對整個城市的綠化建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喬木栽植;養護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城市園林本身對區域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保護作用,是充分發揮城市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鍵依據。現階段的城市園林養護管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財力、物力、人力資源,尤其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城市園林綠化植物養護管理標準也開始持續升高。因此,提升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的栽植和養護管理水平尤為重要。
1、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要點
1.1喬木的選用
在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的選擇是關鍵環節之一,選擇喬木一方面要考慮其生態學特性,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生態與景觀效果。在按照合同與設計要求的種類、規格挑選苗木的同時,喬木的苗齡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關鍵點之一。不同苗齡的喬木其生理特性不同,對環境的適應性也不同,為保證喬木成活率及景觀構建效果,多選用幼年期或青年期的喬木。
1.2土壤選擇和改良
土壤是植物物質生存和能量轉化的主要場所,土壤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喬木是否能夠存活,是否能夠健康生長。因此,在園林綠化規劃中,應對土壤進行檢測,綜合考量。首先,應測試種植區土壤的pH值、土壤質地狀況、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含鹽量等基本理化性質,并將其作為種植苗木的重要參考條件。當土壤不滿足種植標準時,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土壤改良方案。通常可以采取施肥、消毒等的方法來調節土壤狀況,以滿足幼苗種植的營養需求。
1.3喬木的挖掘
喬木的挖掘按方法不同一般可以分為裸根挖掘和土球挖掘,根據苗木的規格和根系情況選用不同的起挖方式。裸根挖掘適用于大多數落葉闊葉樹在休眠期的挖掘,裸根挖掘喬木的根系大小應根據現場的株距、行距、樹干的胸徑高度等決定。一般情況可按樹木胸徑的8~10倍掘取裸根苗。裸根喬木掘起后應及時對根系進行修剪,同時注意抗蒸騰劑的噴施,有效抑制樹木的蒸騰作用,并盡量做到隨運隨栽。如不能運走,可在原坑埋土假植或運至栽植工地進行假植。當苗木胸徑為20~25cm時,可采用土球挖掘,土球的大小一般為樹木胸徑的10倍,高度可比寬度少5~10cm,由于在土球范圍內根系不受損傷,并保留一部分原土壤,同時減少了移栽過程中根部的水分損失,所以帶土球挖掘的成活率較高,對苗木的成活和恢復生長有較大幫助。為提高喬木的成活率,苗木盡量采用帶土球移植,對胸徑較大的喬木帶土球并用草繩打格包裝,同時注意在施工過程中保證土球完整、不散、不碎。
1.4修剪與栽植
栽植前,應再次核對苗木清單,如發現不符應及時更正。喬木栽植前必須先整形修剪,保持主干優勢,修剪掉過密枝、傷殘枝、冗余枝、枯枝、病弱枝等,并適當地摘除部分葉片,降低植株的蒸騰作用。枝條修剪口應工整平滑,并涂抹防腐消毒藥劑,以免出現病蟲害或者干枯現象。喬木應根據不同物候期及栽植難易程度,進行先后栽植,并考慮到喬木的原自然生長規律,比如喬木的陰陽面、出土線等。并應控制喬木的栽植深度,栽植過深或表面覆土過多,易造成植物根部通氣不良,排水不暢,根系缺氧,導致死亡。同理,栽植深度不夠也會導致喬木成活率低下。裸根喬木,應較原根莖土痕深50~100mm,帶土球喬木可比土球頂部深20~30mm。
2、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養護管理技術
2.1喬木定植
喬木栽植后管理非常重要,苗木從一種環境轉移到另一種環境,本身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加之根系又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根系吸收水分能力和地上部分失水的平衡被打破,苗木易失水萎蔫甚至干枯死亡。因此,喬木定植后須及時澆定根水,24h后再澆第二遍水,一周后澆第三次水后就可進入正常養護。若定植后氣溫較高,可分別在清晨、午后及傍晚對樹體進行噴霧降溫。
2.2澆灌
在園林養護過程中,澆灌措施是一大重點,采用的方式主要有滴灌、噴灌、漫灌等。園林植物需要適當的水分促進植物生長,當缺水條件下則容易導致植株萎蔫,因此需根據不同生長季節的天氣情況、不同植物種類和不同樹齡適當澆水。(1)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進行澆水。旱生植物需要水分多,淺根性植物不耐旱,要多澆水;生長期長的植物生長緩慢,需要水分少。(2)根據氣候、天氣進行澆水。在陰雨連綿的天氣,空氣濕度大,可不澆水;夏季陽光猛烈、氣溫高,水分蒸發快,消耗水分較多,則增加澆水次數和數量;入秋后光照減弱,水分蒸發少,可少澆水;在春季多雨和夏季暴雨季節及時排澇,防止因積水爛根而死苗。
2.3喬木修剪與補植
喬木修剪與補植技術對于保持園林綠化成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科學喬木修剪與補植技術能極大提升工作成效。針對不同的樹種,修剪時間有所差別。對于春季開花的苗木,其修剪時間應該是在謝花之后;對于秋季開花的苗木,其修剪時間則應為頭年冬天或早春時節。其次,苗木的修剪也需要根據園林的設計、苗木自身的特點、生長特性和整體形狀進行,主要是修剪弱枝、病枝、枯枝和過度分枝。同時在樹枝萌芽生長期,也應該清除多余的芽。在苗木栽植后,成活率受自然環境和栽植養護技術的影響很大,完全成活幾乎不太現實,所以需要對喬木的存活進行監測,及時進行補植,補植的方法和栽植的方法一樣,在重新栽植后,為保證喬木的成活,可以每周澆水一次,保證其成活所必須的水分。
2.4施肥
施肥的目的是使植物快速補充生長所需的而土壤不能充足供應的N、P、K等元素,使植物正常生長。城市園林養護中必須選擇對人體、樹體無害,有利于樹木的生長,不污染環境,不破壞土壤結構的肥料品種。春季施肥二次,秋冬進行一次追肥,如發現有苗木嚴重缺肥,則視情況而定另外進行一次施肥。施肥量根據植物的種類和生長情況而定,特別是每年對荷花、櫻花、木蘭科等花灌木、花喬木進行有針對性的施有機肥。施肥標準綠地平均每年每平方米不少于1kg。施肥時避免在人流量大的時間段進行,一般選擇夜間安排施肥。
2.5注意自然災害及病蟲害預防
自然災害會嚴重損害樹木的生長,因此做好樹木保護的工作,確保樹木免受自然災害的危害是十分重要的。就自然災害而言,低溫和風沙是兩個主要災害,因此需要提前做好保護工作。針對低溫和風沙,可采取修植防風林、用保溫膜包裹樹枝、涂白樹干等措施。病蟲害養護也是園林綠化栽植和養護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結合樹木本身容易出現的病蟲害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應該注意的是治理措施要盡量綠色環保,如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等。通過綜合手段,綜合治理來預防病蟲害。
結語:
喬木栽植是園林綠化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嚴格按照施工要求,把握各環節施工質量,并做好后期養護。喬木的挑選、裝運、現場栽種及后期養護,每一個環節都與喬木移栽成活率和景觀構建效果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
[1]邱文祥,姜雅欣.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技術[J].現代園藝,2020,43(18):179-180.
[2]黃永琮.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J].山西農經,2020(13):78+80.
[3]謝鵬.城市園林綠化及其施工技術管理研究核心探索[J].中國房地產業,2020,(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