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經濟技術和工業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機械制造行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我國要占據工業制造領域的至高地,必須要有一批有較高創新能力的人才。在機械制造教學領域,機械制造機械制圖課程不可或缺。因此,改革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模式,為我國奠定機械領域工業基石十分重要。本文針對現階段大學教育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改進意見,希望對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帶來幫助。
關鍵詞:機械制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
機械制圖是在大學過程中學習機械專業的同學的重點學習課程,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但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機械制圖課程需要進行改革。許多高校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理念老舊、方式方法落后、設備陳舊、缺乏活力、打擊了學生深入學習的信心和激情,嚴重阻礙了國家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步伐。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對我國機械領域改革創新做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深入改革機械制圖教學十分必要和迫切。必須將深化課程改革貫徹到底,為我國培養更多符合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創新型人才,使得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得以實現。
一、現階段機械制圖教學的不足
(一)課程內容與實際應用脫軌
眾多高校的機械制圖課程所教學的內容與實際應用相關度很低,造成了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的困惑。一些老師雖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其教學經驗只適用于十多年前甚至是二十多年前的市場環境,與最新的機械技術已經完全脫軌。只是麻木地將課本中的知識機械性地傳授給學生,沒有考慮到實際工作中對人才提出的要求。
眾多機械專業的學生大部分工作后會進入到生產一線,其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看懂機械圖紙。而麻木地學習課本知識會造成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應用,對實際的機械圖紙進行誤讀,甚至許多機械專業的學生在進入到工作崗位后需要重新學習繪圖知識以及理解圖紙能力,嚴重限制學生的職業發展。
(二)不科學的課程設計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機械制圖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課程,往往在大學過程中占有較高的課時量。其學習的復雜性及難度決定了機械制圖課程往往需要學生花費一整個學年的時間進行學習鞏固。甚至許多高校未達到教學效果時,會主動增加機械制圖課程的課時量。
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許多其他課程的學習時間被機械制圖所擠占,限制了學生在大學過程中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和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因此,在大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合理分配各學科所占用的時間,做到高效教學。尤其是在機械制圖的教學過程中,應抓住教學重點,把識圖和繪圖能力作為考察要點,對學生進行重點的多學時培養,從而節約課時,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制造條件。
二、針對教學問題提出的合理建議
(一)轉變教學結構,提升實踐課程課時
當前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脫離實際應用問題顯著。老師只注重理論的教學而忽略了實際應用與課本理論的相結合,在課堂上對陳舊的教學PPT和教材上的案例照搬照念,而課后幾乎從不對機械行業的最新情況進行調研了解,教學過程毫無新意,脫離實際例子的引用。許多學生在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后仍感覺云里霧里,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較為淺薄。考慮到機械制圖課程占用學時較多,教學時間充足。應從理論教學學時中抽取一部分來進行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
學校和老師應將教學結構合理化、科學化,將重點調整在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上,即理論應用能力上。老師和學校應積極開展實踐課程,帶領學生深入機械實驗室或校企合作工廠,進行實際操作聯系,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以致用,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實踐過程中的成就感,體驗到自己所學專業與今后走入工作崗位中的應用結合,為學生走入各機械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更新教材,與時俱進
當前各個高校所采用的教材普遍脫離了當今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機械行業發展一日千里,技術革新日新月異。目前的機械專業課程教學中使用的教材普遍是五年甚至是十年前的機械基礎知識。相關教育部門應對目前社會機械領域進行調研研究,與當今高校機械教學教材進行深入對比,將教材中的知識去除取精,將已經淘汰的機械行業知識在課本中進行移除,從而避免學生的無效學習。在課本中添加最新地的機械領域知識,讓學生了解到行業最前沿,提升學習熱情。
(三)培養學生工程應用方面的創新能力
在機械制圖的教學過程中,因向學生詳盡的講解機械制圖知識在工程領域的應用,從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創新能力、安全防范意識、實踐操作能力等方面著手,全面培養學生工程素質,使學生對工程領域機械制圖的應用,有一個較為全面,清晰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工程運用能力。
機械制圖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靈巧的方式傳授學生工程領域的機械制圖知識以及工程意識。使得學生未來走向工程領域時,在機械設計及制圖工作中有更加全面的考慮及較高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符合機械行業崗位的相關能力,對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大有裨益,為我國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實現奠定人才基礎。
(四)落實研究性教學方法
在機械制圖的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機械行業涉及到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產品,為學生進行生動的講解機械知識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強化學生對本專業知識在社會工作中的應用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嘗試機械產品制造,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對產品進行研究。
同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極尋找機械產品,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在課堂上開展機械知識頭腦風暴,創意大比拼,讓學生真正將所學知識活躍運用起來。科學研究表明。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和教育觀念,積極尋求運用研究性的教學方法進行多樣性的教學。可以高效地培養。全面性的高創作能力的人才,奠定我國未來在機械行業占領制高點的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未來幾年,高校應當以培養創新型機械人才為目標,推進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將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納入教育培養體系當中,強化學生在機械制圖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參與力度。相信經過教學改革,未來幾十年我國的機械設計制造能力能夠實現跨越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聰,韓興國,熊威.深化機械制圖教學改革,培養高技能創新型人才[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217.
[2]孫秀艷.深化機械制圖教學改革培養高技能創新型人才[J].科技創新導報,2017
作者簡介:崔蕾1981年8月,性別:女,籍貫:河北省辛集市
民族:漢,學歷:本科,職稱職務: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