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英語課程是一門既新鮮又陌生的課程,而且英語在學生未來更長遠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英語課程的重要地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保持足夠的學習熱情,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行列中去。為此,教師不僅要抓好英語入門教學的相關工作,更要根據課程和學生年齡特點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朝著更正確的方向發展。基于此,本文從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借助實物開展深層教學、營造新型有趣的課堂氛圍、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在良性評價中促進長遠發展幾個方面論述了小學英語教學的新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方向;新模式;策略
【作者簡介】崔美麗,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城南小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要摒棄傳統、陳舊、過時的教學方法,要踐行新課標的相關理念,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主動發現、探索和獲取新知識,不斷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力。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要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強化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的認知和理解,引導學生樹立用英語的意識,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進而突出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推動小學英語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一、深入挖掘學生的興趣和潛能
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作為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良好的興趣可以幫助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提高學生的技能熟練程度。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放在教學的突出位置,幫助學生及時轉變學習觀念,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做好充足準備。
比如,在“My family”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驅使下在課堂上高度集中注意力聽講,在師生的密切配合中讓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在這節課上,學習到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相關的單詞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準確地理解和記憶這些新單詞,以及這其中衍生出的新詞匯和句子,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動漫形象,同時把游戲融入教學中,帶領學生邊玩邊學,引導學生借助相關的字詞學會講故事。在更加生動形象的畫面中,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過來,也能更有興趣地參與到課堂上,認真聽講,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如,教師可以把“看口型猜單詞”“聽音指單詞”“拍蒼蠅”等游戲融入單詞和句子的教學中,讓學生能夠更加大膽地學習新知識,在課堂上營造更加開放活潑的氛圍,確保課堂教學取得更多實質性效果。進一步引導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態度轉變,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下推動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斷完善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
二、充分借助實物教學化抽象為具體
認知先行是教學工作的一條重要原則,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打開學習大門的一把重要鑰匙。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借助實物教學的優勢,讓學生在更加直觀形象的物品觀察中引導其用英語完成更加正確且流利的表達。進而讓學生找準英語學習的方向,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更輕松地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
比如,在教授“pen”這個新單詞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室內的實物,讓學生可以在自己相對比較熟悉的場景和物品中更輕松地理解新單詞。首先,教師可以先拿出一支鋼筆并對全班學生說“Look! This is a pen”,并適當地重復幾次,高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接下來,教師還可以再拿起一支鋼筆跟學生說“This is a pen too”,并用眼神示意學生跟隨教師完成拼讀。與此同時,教師在口語教學過程中,還要考慮到“pen”這個單詞是一個重音單詞,這樣學生就能在讀的過程中更加注重體會,并嘗試完成準確地發音練習。經過用實物向學生進行展示,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pen”是漢語中鋼筆的意思。通過這樣的教學之后,學生看到鉛筆、尺子、小刀、文具盒等實物時就能夠自然地想到相關的英語單詞。充分借助實物完成教學工作,就能更好地抓住人們獲得語言知識的基本規律,更加自然地把聽、說、讀、寫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有效減輕心理負擔。長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也能促進學生記憶力和想象力的全面發展,讓英語課程的學習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推動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充分營造新型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抓住學生愛學、愛玩的性格特點,要充分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的讀物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同時,教師還要借助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營造更加開放和諧的課堂氛圍,遵循學生最近發展區的規律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奠定堅實的教學基礎。
比如,在小學英語課堂上,講解到“學習用品”一類單詞時,教師首先可以拿出一支鋼筆對學生說“This is a pen”,接著又指著鉛筆說“That is a pencil”,然后讓學生分別記憶“pen”和“pencil”這兩個新單詞,在更加直觀的對比中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更加深刻的記憶。在講解到與“職業”相關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醫生、護士、教師、農夫、清潔工等人物的身份掛圖,一邊帶領學生觀看掛圖一邊為學生示范不同職業的英語單詞和發音。更全面地向學生介紹doctor、nurse 、teacher 、fam等單詞,讓學生一邊聽讀音,一邊用眼睛仔細辨認,幫助學生更快速地掌握新單詞。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借助錄音機播放相關的音頻,引導學生仔細聽錄音并嘗試模仿,在更加先進的技術支撐下學習更加標準的語音語調。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制作相關的視頻,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完成更加超前的學習,讓積極性較高的學生帶領積極性相對比較差的學生主動學習。在聲音和語言的結合下,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更加科學開放的課堂氛圍中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在耳濡目染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識記能力,強化課堂教學效果,讓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四、在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中完成技能培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樹立從小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意識。為此,教師要帶領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
比如,在學習“At the zoo”一課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這節課涉及的英語單詞,還要引導學生流利地運用相關的句子進行交流。在這節課上,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展示動物園的情景,讓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被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吸引,看到教材外的世界。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角色扮演活動,自主選擇扮演monkey、panda、elephant、lion等動物形象,把其性格和外形特點更好地在表演中展現出來,而其他學生負責猜不同人物扮演的主要角色。這種游戲環節的設置,能更好地在課堂內營造更加開放有趣的氛圍,讓學生能夠準確地說出相關的英語單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動物園中,認真觀察不同的動物形象,并學會用“What's this?This is...”完成對話練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與他人展開對話練習,用英語去認識各種新鮮事物,讓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協作中提高語言交際水平。通過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程的實用性,驅使學生主動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在課外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五、在良性評價中促進學生的自我鞏固和完善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要給予學生更多針對性的指導,啟發學生不斷加強對自身知識體系的完善。為此,教師要不斷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讓學生能夠在自評和他評中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采取科學的方法完善自我,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成為學習和評價的雙主體。
比如,在學習完“Weather”一課之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評價,并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制訂下一步教學計劃,完善教學模式。首先,在完成這節課的教學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完成一對一和多對一的全方位評價,在自評、互評和師評的結合下更全面地找出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并以檔案的形式完成對學生學習歷程的記錄。針對這節課程的學習評價,教師要借助單詞、會話、歌謠、做游戲等形式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新單詞的拼寫,以提問的形式測試學生的口語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完成針對性評價,在師生的共同參與中讓學生高度重視評價的重要性,讓學生之間相互指出問題,給予相應的意見和建議。這樣一來,就能在多元化的評價中為教師指明下一階段的教學方向,更好地篩選教學的重難點,推動學生主動涉獵更多知識,主動拓展知識面,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發展。
總而言之,在小學這一啟蒙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教學方法的正確與否,要在科學的教育理念下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為此,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制訂教學方案,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推進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均衡發展,讓學生從小具備堅實的英語基礎,為培養全面型人才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趙艷.小學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4):43.
[2]方芳.淺談活動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快樂閱讀:開心辭典,2017(2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