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研究事物本質與規律的科學,物理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學習物理必須提升,也必然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具備了良好的科學素養,學生就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科學的思維,能夠更加有效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也能夠更加深刻的領悟物理概念及其原理,深入理解物理現象背后所揭示的本質以規律。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與思維習慣,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索將科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知,通過科學方法認知未知世界,科學精神的培養是初中物理學習的必然結果,更是初中物理學習中教師需要重點培養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初中物理;科學素養;提升措施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意識,要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具備科學思維,具有積極探索的主動性掌握基本的科學探索方法,運用科學思維,解決生活中所見到的一切現象,能夠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在初中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是學生養成科學意識,形成科學思維養成科學探索習慣,并在未來的成長中和發展中為科學探索做出自身貢獻的重要奠基階段。具有了科學意識和科學素養,學生在面對任何問題時就能夠用科學的方法去面對,能夠從形形色色的現象中尋求本質,找出科學和正確的解決方法,,無論是學生個人的日常生活還是人類未來發展需要,我們都需要關注和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物理教學作為揭示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現象背后本質和基本規律的科學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培養的重要陣地教師在物理學科知識的介紹過程中要應用科學方法促進學生的高校學習,更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索習慣和科學探索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學中可以將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和科學素養提升貫穿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與物理知識的介紹融為一體。同時也有一些素材可以在教學中作為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重點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一、科學故事引導學生的認識
物理課本上有大量的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并為之奮斗一生的故事,科學家在科學探索過程中所采取的科學方法科學探索的艱辛以及科學探索過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都可以作為學生科學精神培養的重要素材。比如初中物理教材上講到游動,勿將自己的懷表當做雞蛋煮在鍋的的故事,這一故事反映了科學家在探索過程中的那種專注的精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種專注的精神運用于自己的學科學習,更應該將這種專注的精神運用于任何自己努力和奮斗的方面;同樣與牛頓有關的也是萬有引力的發現,故事講到流動有一天坐到蘋果樹下,看到蘋果掉在地上,突然思考了蘋果掉在地上的原因,并發現了地球的引力,可以說流動發現地球引力這一事件具體來說是偶然的,然而從古到今有多少人有很多機會可以看到蘋果掉在地上,卻沒有發現萬有引力,教師可以用這個故事引導學生認識游動發現地球引力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游動每天對于現象背后本質的探索與追求,偶然性是在這種長期的對于事物現象最后本質的追求過程中流動用偶然的現象思考并認識了現象背后的本質。
二、科學實驗引導學生的探索
物理教學中有大量的實驗課,物理實驗課既有演示實驗,也有操作實驗,物理演示實驗可以清晰的演示物理現象,讓學生更加清晰的明白物理規律,然而在教學中,教師也要充分認識到科學探索的過程中,并沒有一步到位的可能就是應該引導學生多進行操作實驗課,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認識到物理實驗難度,同時學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落實實驗課教學,切記將實驗課的結果直接告知學生,這樣的做法雖然能夠達到學生將實驗結果記住并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目的,然而這樣的過程卻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是百害而無益的。
三、嚴謹教學提升學生的素養
課本上的科學知識,科學故事和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實驗課,自然是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重要素材,然而與這些素材同樣重要的便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嚴謹的科學精神。教師無論是對于知識的介紹還是對于實驗的操作,其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對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會被教師高尚的人格和豐富的知識所吸引,也會對教師對對科學的嚴謹態度所吸引,教師的一舉一動將受到學生的模仿,也會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造成深刻的影響。物理科教師是介紹事物本質和揭示事物規律的科學人,因此無論是從知識內容還是從介紹方法,都應該體現出嚴謹和科學的態度,并以此引領學生具備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
結語:
總而言之,在物理教學中既有其他學科教學所共有的知識內容的介紹,同時也有物理學科所獨有的科學精神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挖掘科學知識,認知科學規律,更應該從物理教學中挖掘物理學科所蘊含的人文內涵及科學家對于科學的無盡探索和科學探索的嚴謹,教師要將這些通過科學故事來講述,也可以通過科學實驗來演示,不應該通過自身對于物理學科知識的介紹和科學知識的態度,來給學生做好良好的示范。學生具備了良好的科學精神,便有了嚴謹的態度和刻苦耐勞的品質,在學習中自然能夠更加樂于探索,迎難而上,更加深刻的認識物理現象及物理現象背后的本質,具備良好的科學探索精神,不斷的向科學高峰攀登。
參考文獻:
[1]陳懋. 基于科學精神培養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與探索[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9(16):13-16.
[2]新華社評論員. 科學的探索,精神的高度[N]. 新華每日電訊,2020-05-28(004).
[3]王興良,許宏濤. 科學課天文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J]. 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10):41.
[4]張浩.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研究[J]. 教育現代化,2018,5(29):13-14.
[5]何翠梅.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J]. 數碼設計,2017,6(11):212-213.
[6]侯文艷. 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科學探索精神的培養[J]. 理科考試研究,2013,20(24):69-70.
[7]魯后君. 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0):6.
作者簡介:孫小堂,男,漢族,1980年11月,甘肅定西人!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本科文憑,現為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鳳翔學校中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