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耿
摘 ?要:學前教育工作長期以來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尤其是開放二胎后,幼兒數量增加,關于幼兒學習、管理和安全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盡管已引起相關機構和單位人員的重視,但每年依舊有一些小兒發生安全事故問題。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探討我國學前教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安全管理;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伴隨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適齡兒童數量大增,原有學位緊張的幼兒園更供不應求,于是各種民辦幼兒園出現。在民辦幼兒園數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管理難度大增,發生學前教育安全事故的概率也提高,這是當前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
一、學前教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場所設施方面的安全管理問題
首先是幼兒園內部硬件設施的問題,比如設施數量不足,常見一些海盜船的設施,其內部由一個個輪胎捆綁在鐵架上構成船底,但船底不平坦,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互相推搡下很容易發生危險。還有就是幼兒園綠化設計的不合理,校車配備不足、校車質量不達標等等,容易出現核載人數不匹配,干粉滅火器、逃生錘配備不完善的漏洞,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其次是幼兒園周邊場所的安全管理問題,鑒于幼兒身心發展不成熟,對外部危險的防范意識較弱,在不安全的環境下很容易發生危險事故。常見一些幼兒園靠近主干道、商場、施工場地或聚集在小攤小販的周邊等,都將隱藏各種安全隱患。
(二)人員素質方面的安全管理問題
近些年來,幼師虐童事件屢屢發生,這與幼師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職業素質有直接關系。有的工作人員則對幼兒的管理保護不足,常見于門衛崗缺失或失責、幼師自身的責任意識較差等等。還有一些事故發生在幼兒上下學的途中,比如校車司機的素質不高、超員超速的現象嚴重等等。
(三)食品衛生方面的安全管理問題
幼兒園食品衛生方面的安全管理問題,具有連貫性和相關性,比如在幼兒園食堂的采購環節,若出現把關不嚴的問題,則常表現在采購人員對食品廠家信息了解不全、未對食品包裝日期等信息進行檢查、未能按需采購等等[1]。還有操作和儲存過程不規范不科學,常見于熟食和生食沒能分開加工,重復使用油,經營人員不注重個人衛生等等。有的幼兒園的餐廳衛生條件差,未能對衛生環境加以把關,導致幼兒飲食后發生嘔吐、腹瀉等問題。
二、我國學前教育安全管理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我國學前教育當前存在的安全問題是多重原因綜合影響下導致的。首先是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不健全。比如安全主體的立法不完善,正如校車立法缺陷,盡管目前有《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等,但依舊缺乏可操作性,且目前未能在全國普及實施。再如關于各種虐童事件的定罪法律,目前也缺乏明確定義,僅在《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對嚴重暴力行為在人身上產生傷害有規定,以及《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上對侮辱、虐待、威脅幼兒等有處理的規定,卻依舊沒能完全覆蓋。另外還缺乏專門學前教育的立法[2]。其次是學前教育資金投入不足,主要表現為資金來源渠道少,無論公辦幼兒園或是民辦幼兒園,資金的來源渠道均較為單一,包括政府補貼、銀行無息貸款和幼兒園收取學費。再者是相關單位及人員在監督工作中存在偏差,比如內部監督的力度不足,很多幼兒園沒有按要求安裝監控,導致一些行為不端素質不高的幼師任意進行虐童而無所察覺。還有就是對門衛和餐廳后廚人員的監督不足,監管不力。最后是從事幼兒管理的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發達國家中,幼師的準入機制更專業,參考指標包括專業化發展、學歷層次、知識水平、教育經驗等,具有差異性和層次性,相比之下我國對幼師準入門檻較低,再加上幼師地位和待遇未能得到很好的社會保障,各種因素作用下導致該行業發展和幼師的素質水平整體不佳。幼兒園餐廳后廚人員的素質也有待提高,幼兒屬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無論是腦力和智力、身體都需要營養的支持與補充,但幼兒園卻基本缺乏保健營養師結合幼兒的年齡和生長發育需求,為其制定符合發育要求的標準膳食方案,另外還存在個人衛生習慣上的差異,導致幼兒飲食衛生和營養都得不到保障[13。
三、我國學前教育安全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分析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
建立完善的虐童罪法律保障機制是保障學前教育安全的首要工作,結合以往的經歷,提倡將刑法關于虐待罪行為客體的范圍再作進一步的細化,這方面要綜合考慮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和反抗缺陷,做到有法可依。同時還要擴大虐待罪犯罪主體的范圍,目前的規定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對主體限定范圍過于狹窄,但實際上與幼兒有關的不僅僅是家庭,在發生虐童案件時必須以保護兒童利益為主,擴大處罰的范圍和力度,以引起高度重視。其次是要建立完善的校車安全法,比如參考《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中沖突的內容,如何擇優考量優先通過權的問題。還有條例中校車載客的問題,完善責任追究機制,劃分責任主體,明確處罰后果。最后是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將現有的協調不暢等問題加以解決,充分考慮到幼兒生長發育的特殊性,增加針對幼兒的專門的章節,如幼兒食用食品安全標準,同時還要在幼兒膳食管理上賦予當地食藥監部門一定的權利,使其在關鍵時候得以應用[4]。
(二)加大對學前教育資金的投入
資金投入是強化我國學前教育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筆者首要工作是鼓勵社會資金辦學施教,但政府在其中要發揮重要作用。比如政府可借助明星效應加強宣傳,鼓勵辦園施教,形成雙重影響力,倡導社會投入資金,加大力度在公益廣告、微博和網絡上進行宣傳,且接受社會大眾監督。政府還要引導企業對學前教育進行投資,為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保持持續發展的勢頭。其次,要提高幼兒園從業管理員和幼師的福利,比如提高工資水平,提供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應有的理解與尊重,真正關注到幼師的生活和需。再者要增加對幼兒園設施設備的資金投入,及時更換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增設特殊的維修崗位定期進行保修,以確保幼兒在安全的環境下盡情釋放天性,愉快成長。
(三)強化對相關單位及人員的監督
首先學前教育的安全保障要加強內部的監督,這方面可發揮園長負責制的優勢,整合計劃、組織、智慧、協調和控制五大要素,從而在檢查和監督下發現威脅幼兒安全的問題,加以改正。還要充分發揮幼兒園攝像頭的作用,在教室、餐廳、園內每個公共區域都應安裝攝像頭,由保安室進行監控,全面了解幼兒的安全情況,增設回放功能用意以追責,嚴厲警告和懲罰,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在此期間,園長還要注意關注行為不規范的工作人員,確定其在今后表現是否有改正,若屢教不改則以開除處理。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外部監督機制,政府方面要肩負對各片區管轄內幼兒園幼兒的安全情況,監管內容包括校車安全、食品安全、游戲設施安全、環境安全、消防安全等,必要情況下創建第三方機構以協助政府部門的監管工作。家長方面可成立家長委員會,負責與幼兒園進行溝通,關注幼兒的安全和發展。
(四)加強規范并提高人員素質
首先,要建立健全該行業從業人員的準入機制,如完善民辦幼兒園準入機制,對一些不符合設立標準的幼兒園不予以批準,對設立后出現安全問題的幼兒園進行及時整改,對規模較小,投入不足,辦園效率差的幼兒園探索聯合發展之路,以提高質量。再如完善幼師的準入機制,政府方面要制定一系列幼師準入政策,確保后續發生問題時有據可依,以《關于加強幼兒園幼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為目標,強化幼師的培養、準入、培訓和考核。還要嚴把準入關,強化實施的質量,按準入原則進行招聘。其次要完善崗前培訓工作,包括完善幼師崗前培訓制度,完善校車司機崗前培訓制度,完善后廚人員崗前培訓制度,完善門衛崗前培訓制度等等。最后是實施定期檢查淘汰制,政府相關部門對幼兒園實施定期檢查淘汰制,發揮監督作用定期檢查管轄幼兒園的安全情況,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幼兒園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整改,直接取締沒能達到安全標準的幼兒園。針對幼師則以定期考核上崗的方式監督,取消持證終生上崗制度。除日常工作外,還要針對其專業技能、行為規范、工作流程、授課情況等進行考核,只有符合標準,提高安全管理責任感的才能任職續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安全管理存在不少問題,這與幼兒園設備陳舊、幼師整體素質不高有直接關系,因此國家、社會及該行業的從業人員都要重視幼兒在學前教育中的安全問題,完善法律制度,強化監督,加大投入,積極整改,提高素質,最終保障幼兒的人身安全,使其在安全良好的氛圍環境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福勇.淺談我國高質量發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性[J].南方論刊,2021,2(1):98-99.
[2]方菁.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研究現狀[J].魅力中國,2021,11(5):124-125.
[3]王雙喜.關于我國學前教育質量評價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1(5):41-42.
[4]朱家雄.當前我國學前教育應關注的兩個主要問題[J].教育導刊,2018,5(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