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單說明了基于OBE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教學的關鍵性內容,自此基礎上,從課程設計內容調整、引入實際工程案例、評分標準改革更新這幾項教學策略入手,闡述了OBE理念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路徑。
關鍵詞:OBE;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
引言:OBE(成就導向)主要指教師對學生學有所成的引導,根據學生綜合能力的增強完成教學評價,并參考這一結果推動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促使整體教學質量提高。當前,成就導向在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受到重點關注,對其關鍵性步驟以及實施路徑展開探究具有極高的現實價值。
一、基于OBE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教學的關鍵性內容
第一,確定學習成果。結合教育利益相關者,包括學校、教師、學生本身、用人單位(設計院、城市污水處理廠等)的要求與期望確定出學習成果,并以此更新教育要求及目標。第二,構建課程體系。參考對學生綜合能力(包括問題解決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養要求設定細化課程方案及教學策略,形成課程體系。第三,自我參照評價。OBE聚焦于學習成果,所以在設定評價標準時,要關注對于成果的評價以及個人學習進步的評價,而不需要對學生之間展開比較。
二、基于OBE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路徑探究
(一)課程設計內容調整
在成就導向理念的指導下,可以將工程認證通用標準引入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中,并參考畢業要求,對課程設計內容展開優化調整。總體而言,通過課程設計可以促使學生依托所學知識完成環境工程中復雜科學問題的識別、分析與解決,最終形成具有實效性、可操作性的處理方案。對上述目標進行分解,細化至水污染控制課程設計中,要求學生可以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支持下完成復雜廢水的處理工藝及裝置設計,并確定出相應工藝對于社會、環境、安全等多領域發展中可能造成的影響[1]。
實踐中,要參考上述人才培養要求及畢業要求,對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的內容展開更新調整,確保相應內容與實際工程更為貼近。例如,可以將“地域內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設定為項目背景,并圍繞該項目設計教學內容,以此賦予課程設計以更加強烈的工程意義。此時,要求學生以“設計院工作人員”的身份解讀設計要求、查詢設計手冊并完成最終設計,聯合指導教師的意見修改設計,生成設計報告書。
(二)引入實際工程案例
1.教學準備
依托成就導向理念的指導,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中,需要以實際工程案例為切入點,讓學生親自完成設計,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基于這樣的情況,在教學準備階段,相關教師應當積極與區域內設計院的專家教師展開合作,由設計院提供真實的工程案例,并向學生介紹項目背景、設計要求等必要信息。此時,工程實踐作為主線貫穿于設計任務書至實際工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更為系統的知識體系,并推動學生工程素養的提高。
2.下達任務
由學校教師、設計院的專家教師共同構成課題組,完成基于不同類型廢水處理的任務書內容設計,并向學生下達課程任務書。此時,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文獻等多種資源展開所需信息資料的查閱及調研,并對獲取資料實施分析匯總。通過真實任務及任務書的設置與發布,可以達到強化學生對于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興趣的效果。
3.任務分配
根據學生的意愿及教師的平均分配,促使學生組建起項目小組(每組人數控制在3-4人),在小組完成選題后,由相應指導教師結合選題進行任務的安排。同時,項目小組的小組長需要結合不同組員的能力水平、個人喜好等完成任務的細化分配,包括工藝設計、圖紙繪制、成本核算[2]。在此基礎上,小組長還要對項目的進度、時間安排落實合理規劃,制定出不同任務完成的時間節點,并在整理成表后提交給指導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深化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程度,還能夠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及能力,并促使學生切身接觸、完成項目管理工作,提高其綜合實踐能力。
4.任務設計
參考任務書內容與要求,學生自行展開資料調查、工藝選取、設備選型、圖紙設計等工作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還需要完成設計手冊、設備圖紙的查閱,完成設計選取的同時計算項目造價、土石方等等,并將相應內容整理成為任務設計報告。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工程意識及復雜問題的解決能力得到明顯強化,總結能力、寫作能力以及繪圖能力也得到增強。在完成設計報告后,要求組長可以在規定時間內遞交至答辯小組。
5.設計答辯
各個小組選取一名成員匯報設計報告中的主要內容;根據答辯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由小組內承擔相應任務的成員進行回答;結合小組在工藝選取、設計報告編寫、幻燈片制作等方面的質量,由答辯教師完成評分。
(三)評分標準改革更新
為了確保水污染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全面性,除了要完成上述任務之外,還應當對評分標準實施改革。實踐中,小組及各個成員的最終得分可以細化指導教師成績、評閱教師成績、答辯成績三部分。其中,指導教師成績除了包含對課程設計的評價之外,還涵蓋著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文獻查閱及總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及管理能力等內容的評價;評閱教師成績、答辯成績主要由課程設計質量、設計陳述、答辯環節中的答疑等項目決定,依托這樣的評分方式,可以達到強化學生綜合能力的效果。
總結:綜上所述,成就導向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具有極高的現實價值,在明確改革關鍵要點的基礎上,通過結合畢業要求及行業需求調整課程設計內容、引入實際工程案例展開教學、依托對成果的評價以及個人學習進步的評價更新評分標準,提升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唐玉朝,伍昌年,潘法康,等.《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教學革新與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學為例[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4):6-9.
[2]馬萬征,鄒海明,謝越,等.基于專業認證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9):191-192.
作者簡介:李莉,1983年2月,女,廣西北流人,本科,助理工程師,水污染控制技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