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新形勢下,如何提升復習課的教學效率是教育界關注的重要課題。初中數學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探討教學的有效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之后從情景教學法、互助合作教學法、趣味教學法、“舉一反三”教學法等四個方面分析了新形勢下提升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策略
引言:近年來,初中數學改革逐漸深入,對學科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學習方式均有著較高的要求。在眾多科目中,復習課教學對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傳統復習課教學存在的問題,需在新形勢下教學活動中加以改進與優化。
一、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初中數學教學體系中,復習課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該類課程教學對學生數學分析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都起到重要作用。隨著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數學復習課的教學也得以不斷創新。但從目前復習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課堂教學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復習課教學課堂上,教師仍處在主體地位,學生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教師通常采用“題海戰術”的形式,給學生布置大量數學習題,有的學生在復習中缺乏自主意識,且面對習題時產生一定的恐懼心態,影響其復習的積極性。其次,復習課設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有的學校通常集中于例如九年級下學期等某一時間段開設數學復習課,在較短時間內系統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創新是教師所需要探索的。但是有的數學教師沒有注重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僅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以至于教學進度相對較慢,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的運用理解得不深不透。
二、新形勢下提升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在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認真探索復習課教學的規律與技法,結合教學實際,建立健全科學的復習課教學模式,從而推動教學取得實效。
(一)采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復習課教學
初中復習課重在對學生的引導,而不是對數學知識的硬性灌輸。由于數學知識的應用性非常強,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實際問題為導向,創設具體的數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該情境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情境教學法是數學教學中常用到的教學方法,在復習課教學將該方法運用,有助于實現數學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圓的垂徑定理”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生活中的圓形物體呈現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垂徑定理的知識來探究該圓形物體是否為軸對稱圖形,并且其中包含了哪些等量關系。學生在該情境中通過觀察,會發現圓形物體為軸對稱圖形,以及其中的等量關系。這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垂徑定理”的理論知識帶入問題中,讓學生從實例中體會“垂徑定理”的規律以及應用場景。
(二)采取互助合作教學法開展復習課教學
由于學生數學學習程度不一,為了讓學生的整體數學學習水平得到提升,在復習課上,數學教師可以互助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要包括不同程度數學基礎的學生。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習小組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復習方案,引導學生進行有計劃的復習。在小組中,大家可以發揮各自的長處,集思廣益,共同進步。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圖形的旋轉”的有關內容時,由于這部分內容的難度系數較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且有的學生在初學階段就沒有掌握好該內容的運用,因此教師在進行分組復習時要做到“混合搭配”,即每個組都要有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前者負責講解部分,后者則負責對“圖形的旋轉”進行現場展示。大家在配合的過程中,能夠對這部分知識內容進行形象感知以及理性認知,從而更好地鞏固復習效果。
(三)采用趣味教學法開展復習課教學
興趣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動力。如果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不夠,那么將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在復習課階段,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面臨著龐雜的知識結構,需要興趣作為深入學習的支撐點。趣味教學法是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所涌現出的教學新方式,在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進行應用,將有助于調動起學生復習并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點的動力,將復習課不再視作枯燥乏味的學習,而是能夠“快樂學習”。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不等式”的有關內容時,為了檢驗學生的復習效果,設計開展游戲競賽活動。在競賽內容上,教師在班級利用多媒體設計一系列不等式題目,將比賽的時間設定為5分鐘,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賽,之后根據學生答題的速度和質量綜合評定每個小組的分數,從中評選出獲勝者。教師要通過比賽,重點關注答題分數不夠理想的學生,幫其分析問題癥結,找到解決的“鑰匙”。
(四)采用“舉一反三”教學法開展復習課教學
復習課的教學并不是對初中階段數學知識進行簡單的堆砌與羅列,而是需要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掌握知識的規律,建構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加以“舉一反三”的運用,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從目前的初中數學試題設計來看,除了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水平之外,更重要的則是考查學生對知識進行“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注重采用“舉一反三”教學法,對數學知識進行“從簡單到復雜”的引申,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內容時,可以給學生布置如下問題:當x=1時,Ax?+Bx-3=2;如果當x=10時,Ax?+Bx+3=?。學生在解答該問題后,教師可以作如下的引申:已知3x-y=5,那么2-6x+3y=?。教師通過上述轉換,可以讓學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題思路,同時將其與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題結合起來進行思考,比較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差異。
三、結語
初中數學復習課要以教學改革的新形勢為契機,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數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始終秉持創新思路,充分運用教學改革的新成果,深入探討教學的方式方法,從而不斷推動教學取得新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淺談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J]. 陳美清.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 2012(03):20-23.
作者簡介:涂新齡(1980年)女,漢,四川南充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