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燕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今的教育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小學數學也要跟隨新課改的腳步,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育教學,注重個性化教育的開展,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和個性化教學相結合,進而打造數學個性化課堂,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將針對個性化教學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結合闡述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希望能對廣大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小學數學;教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0-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68
個性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也能夠滿足現代化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更符合教育教學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于小學基礎學科的數學而言也有著深遠的意義,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提高數學成績的同時促進數學思維的形成。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和個性化教學結合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教師對個性化教學的開展不夠重視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片面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也往往以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和達到升學率而開展教學,在課程安排和課堂教學內容上也只是以解題方式作為教學重點,忽略了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方式幾乎霸占了整個課堂教學的時間,導致學生很少有時間進行自主思考和學習,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思維能力的鍛煉。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進而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個性化教學和小學數學教學結合方式不正確
所謂的個性化教學指的是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小學數學教學,通過二者的結合來促進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經常不能很好地將個性化教學和數學教學相結合,比如一些教師認為個性化教學就是讓學生自主發展、自主學習,完全失去了自身的引導作用。還有一些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很少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等,這些都不能將個性化教學很好地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因此影響了個性化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結合。
二、個性化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的重要性
(一)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其學科特點,教學往往都是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完成的,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和體驗,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能力。這樣的教學過程適合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的開展,小學數學教材中每一章節的知識都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挖掘數學知識中蘊含的具有啟發性的內容,并且以個性化的教學手段創造相關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在數學學習中培養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愛上數學。
(二)個性化教學是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體現
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他們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但是在現代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創新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影響。而從教師的角度來分析,每個教師都有與眾不同的氣質,都有自己講課的方式,但有時過于緊張的教學要求導致教師不能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教學,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會讓一些教師產生厭倦情緒,最終失去了教學熱情。而對于教學而言,班級是一個大舞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登場展示的機會,只有采用個性化教學方式,教學才能充滿活力,才能保證多樣化、生動活潑,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三、個性化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的策略
(一)鼓勵學生敢于發表意見,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發展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主導,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完全處于被動局面,不僅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還會導致學生失去對問題的獨立思考和見解,影響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所以在開展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定位,要創設民主、和諧以及學習氛圍濃厚的班級環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對問題的想法和理解,提高學生敢于發言、大膽回答問題的勇氣和信心。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多聽取學生的不同意見,從而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環境。
比如在開展人教版小學數學《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一課的教學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會引導學生采用數手指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在個性化教學和小學數學相結合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自主思考學習方式,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并且還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當一些學生回答的學習方式不實際的時候,教師也不要給予批評,而是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此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提問,在不斷的思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思維
當前教育教學中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應該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進而讓學生擁有發現、探究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開展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中,教師應該借助課堂教學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來獲取知識,并且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探究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