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毛啟楠
一、課程簡介
“材料現代表征技術”是一門在材料科學領域研究材料結構、組成、缺陷、性能,以及其變化規律等不可缺少的基礎課程。通過學習該課程,學生可以正確地選擇哪種儀器、怎樣的方法,對研究結果又該如何分析等,從而進入并馳騁材料的迷人世界。
二、課程建設理念
第一,根據課程知識結構的特點,做到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把重要材料表征技術的原理講透。第二,授課內容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大量引用工程案例,通過科研實例,使理論知識更加形象具體,讓本來難懂的原理變得易于被學生掌握。第三,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分解成容易理解的小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理解。第四,課程的每個章節都給出了學習目標,有助于學生綜合把握進行所學知識。第五,課程針對每個章節給出了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測試,及時查缺補漏。第六,安排XRD、SEM和光譜等實驗內容,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進一步掌握各類技術和儀器,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第七,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一方面,加強線上資源的維護和完善,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可以很好地對所學知識查缺補漏,加深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在線下,教師及時講解學生在線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體現課程優勢。
三、課程教學大綱
在第1周次,介紹材料現代表征技術的重要性,讓學生深刻認識材料現代表征技術對材料發展、科技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同時,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激發學生多學科學習興趣。
在第2周次,了解電磁波譜的波粒二象性,掌握常見的電磁波譜的產生機理,了解原子與分子的能態,掌握電磁輻射與材料的相互作用,掌握常見的晶體結構。
在第3周次,了解彈性散射和非彈性散射的產生機理,掌握入射電子束與固體作用產生的發射現象。
在第4周次,了解常見的材料現代表征技術,掌握XRD、SEM及光譜測試等原理,掌握X射線的產生、特征X射線譜,以及光電子、俄歇效應。
在第5周次,理解與掌握X射線衍射原理。
在第6周次,掌握X射線衍射幾何條件,教學內容包括布喇格定律產生條件和應用。
在第7周次,掌握多晶體的衍射儀法研究,了解晶粒大小的計算,X射線物相分析。
在第8周次,多晶X射線衍射分析方法。學生做文獻調研,開展PPT講解、問題回答。
在第9周次,掌握電子衍射的基本原理,了解電子衍射儀花樣的標定方法。理解分辨率的定義,電子衍射的基本原理,電子衍射和X射線衍射的區別。
在第10周次,掌握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應用,了解樣品制備、襯度、明暗場像。
在第11周次。掌握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電子探針的基本原理,了解二次電子像、背散射電子像以及樣品制備。
在第12周次,掌握AES,XPS的基本原理、特點、應用。了解儀器的結構、操作及譜圖分析。
在第13周次,掌握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基本原理和應用,了解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儀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在第14周次。掌握分子熒光光譜法的基本原理,發射譜和激發譜等基本概念。了解熒光光譜儀的結構,相應的實驗測定技術,紅外吸收光譜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樣品制備,紅外光譜儀的操作,以及拉曼光譜的基本原理、特點、應用,并注意結合著紅外光譜進行對比。
在第15周次,掌握基本的物相分析方法。了解X射線衍射儀的基本構造、樣品制備、定量分析。
在第16周次,掌握樣品的制備要求,了解SEM的基本構造、能譜的基本應用。
四、課程考核方式
本課程總成績100分,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期末考試內容涵蓋4章的全部內容)兩部分組成,各占50%。平時成績由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組成,線上學習占40%(其中線上課后習題占20%,最終在線考試成績占20%),線下學習占10%,主要為課上研討成績。
※本文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在線課程建設項目資助,項目編號:ZXKC2020004;2020浙江省優秀研究生課程“材料現代表征技術”資助。
(作者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