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生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主體參與教學策略,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還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采用主體參與教學策略,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的學習活動。
一、革新教學觀念,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在識字教學工作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有效應用主體參與教學策略,就必須革新教學觀念,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為主動學習,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這樣,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自主學習的機會,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參與識字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整體的教學指導工作效果。
如在教學“天地人”漢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需要學習和認識的文字,然后要求學生在網絡平臺中查找“天地人”漢字的文字演變過程資料,全面觀察文字外形,并對從古至今文字演變的過程形成深入了解。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查找的內容展示出來,相互探討文字的規律。這樣,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還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參與識字學習的興趣,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二、構建識字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工作中,構建識字教學情境屬于較為常見、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采用主體參與教學策略開展工作,可以按照學生的生活情況,構建生活化、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受到情境的啟發,從而自主思考、分析和研究識字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構建教學情境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意,識字教學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而是要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指導工作。在此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按照學生識字學習的特點,積極采用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為學生構建真實的識字情境,增強學生的識字效果。
如在教學“沙發、茶幾”等常見字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家庭中各種家具的照片和視頻,引導學生在觀察視頻和圖片的過程中學習字詞,從而對字詞內容形成深入理解,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
又如在教學“鉛筆”“橡皮”“籃球”“足球”等字詞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營造生活情境,先讓學生認識字詞,然后在情境中對應設置字詞,要求學生在觀看場景圖片和視頻期間將字詞朗讀出來。這樣一來,教師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全面學習字詞內容,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形成主體參與的良好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工作的效率。
三、創建互動性教學環境,增強學生的參與度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想創建互動性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活動,全面增強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按照學生識字學習的特點與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要求小組學生自主搜集、整理識字學習資源,并在互動過程中養成互相幫助、相互支持的良好習慣。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互動情況,采用圖像形式與動畫形式等增加互動的元素和內容,在圖像與動畫的幫助下,促使學生形成漢字思維。
如在教學“天”“地”“風”“火”等漢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互相研究漢字的字形特點、意義等。在學生互動過程中,教師要增加互動元素,吸引學生參與識字活動,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在小組完成互動之后,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這些漢字都有什么特點呢?怎樣才能快速記憶,并且認識這些漢字呢?”在提出問題之后,教師要求小組學生繼續互動,共同分析問題、尋找答案,自主掌握漢字的規律和認識技巧。
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互動過程中全面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并在主體參與的過程中增強識字能力。同時,教師要改善當前的識字教學現狀,為小學生營造良好主體參與氛圍,達到預期的教學指導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主體參與策略,可以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和環境氛圍,并制訂完善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主體參與過程中,掌握識字的技巧和規律,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激發識字學習興趣,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利用主體參與策略提升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嶺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