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曦
摘要: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平衡高中生的內在機制。德育具有強制性,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合,能夠順應高中生的發展規律,為高中生的行為發展指明一定的方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修養。基于此,本文針對高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中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調研發現,近幾年出現心理問題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尤其是有些高中生的成長環境復雜,很容易因為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而出現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利于高中生的學習和成長。德育不僅是一種無形的紀律,還是引導青少年形成優秀品德的重要途徑。做好高中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是高中班主任的重要任務,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來,能幫助高中生認識自我和肯定自我,并及時疏導自己,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創新德育理念
在高中德育中,班主任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樹立為學生負責的工作態度,從思想入手糾正高中生的觀念,而不是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來強制學生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約束高中生的發展和正確思想的形成。由此可見,在融合高中德育與心理教育時,班主任必須從根本上扭轉高中生錯誤的觀念。
此外,班主任要有意識地、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自身的心理問題不要過度驚慌,而要學會尋求教師、朋友、家人的幫助,自主規范行為舉止。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主動回歸學習,積極面對生活,就能提升高中教學的實踐意義。
二、加強學生組織建設
調查發現,很多高中生對班主任會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在面對班主任或者其他學科教師的時候,會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這給教師的德育管理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一定難度。因此,在融合高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學生的群眾號召力。如建設學生社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社團,有更多的機會去結交朋友,在遇到心理問題時可以及時與朋友溝通,或者愿意主動尋求班主任的幫助,及時釋放不良情緒。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班主任開展高中德育,還能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心理問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素質。
三、創設實踐情境,融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創設實踐情境激勵學生肯定自己,正確認識自己。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開闊視野,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增長見識,進行反思和總結自己的行為舉止。如在班會中,班主任可以借助互聯網和多媒體為學生創設實踐情境,引導學生在自我認知中,正確審視自身的道德品質,在心理上有沒有出現問題。另外,班主任可以結合高中德育的知識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更深層次地認識心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
筆者認為,高中班主任可以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細化到具體的實踐情境,讓學生有更多的體會和感知,產生情感共鳴。這樣,高中班主任才能和學生建立和諧和平等的關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德育中維護學生的健康狀態,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德育中,班主任要有意識地融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同時,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探究教學,找出適合學生的融合方法,合理融合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將正確的思想滲透到教學中,關注每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參考文獻:
[1]舒予.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9).
[2]張淑桃.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整合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8).
[3]魏毅道.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J].高考,2020(13).
[4]孫景深.高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徑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8).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