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亭亭
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是為社會輸送電子技術人才的重要渠道,中職學校培養優秀的電工電子人才是時代所需,教師必須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真正掌握電子電工基本技能,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但是,就教學現狀來看,電子電工教學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下面,筆者針對其中一些問題進行了探究。
一、重視基礎,構建知識體系
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電子電工技術的基礎知識,而且大多數知識都呈碎片化,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而要使電子電工課程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社會需要的各項技能,就必須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要綜合考慮各部分知識的難度,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采取合適的方法幫助學生攻克難關。
電子電工基礎知識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如在初始階段學習的電阻、電容等電路基本概念,是了解整個電路結構的基礎,這部分知識雖然較為簡單,但是不容忽視。很多學生缺乏電路分析的能力,就是因為沒有掌握好電路基礎元器件的特性。在電子電工實訓中,學生需要根據色環判斷電阻大小,使用萬用表測量各項數據等,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各種器件、工具的原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發放一些元器件盒,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各個元器件的不同之處,為之后的實驗教學打好基礎。針對一些較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多媒體,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難點。
另外,教師要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及時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案,務必為學生將來更深入地學習電子電工技術打好理論基礎。
二、情境創設,激發創新思維
在電子電工知識的應用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修正實際電路。因此,在教學一些應用范圍比較廣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常見的錯誤電路問題,讓學生分析,并改正和優化電路。
如在教學“電磁感應”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哪里存在電場和磁場,以及如何應用電磁感應技術。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更快地進入思考狀態,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又如在教學“諧振電路”時,教師可以給出不同的電路測試波形圖,讓學生分析電路類型,也可以讓各小組分做不同的題目,比比哪一組學生的分析準確。這樣,在活動中既檢驗了學生對諧振電路原理的了解情況,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在課堂時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列舉一些生活案例,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設計電路方案。如設計一個話筒內部電路,學生需要利用放大器、線圈感應等知識,從而訓練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創設具體情境,教師可以使高深的電子知識變得直觀,讓學生更輕松地理解學習內容,提高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三、活學活用,開展實踐教學
在電子電工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深化理論知識,以此鍛煉學生運用電子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自己設計優化電路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驗證設計方案的正確性和實用性。如電子電工常用的一項技能是焊接電路板,在這項技能實訓過程中,教師需要先讓學生練習錫焊,用銅絲和焊錫設計一些手工藝品。這樣一來,學生有了創作空間,會更加熱情地投入實訓,熟練使用電焊筆進行焊接操作。
在實訓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詳細指導操作規范,這不僅是為了保證成品的正常使用,還是為了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如在錫焊時,教師要讓學生注意加熱時間,烙鐵頭、焊錫絲的角度,送入與撤離的時間,這既是為了保障焊接質量,又是為了避免學生由于操作不當而被燙傷。
實踐出真知,電子電工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唯有實踐訓練,才能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轉化成自己掌握的技能,從而適應將來的工作需求。
電子電工是一門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專業,中職學校務必重視培養電子電工技術人才,教師也根據教學要求,不斷開拓創新,提升教學質量,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