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娟
摘要:本文基于核心素養分析了初中實驗教學的相關對策,主要包括開展演示實驗,加強感性認知;合理設置問題,組織合作探究這兩種途徑。通過不斷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品質,有效深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全面記憶,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幫助學生實現高效的生物實驗學習。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生物? ?實驗教學? ?對策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素質教育的目標,當代生物教學需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為學生精心擬定實驗教學的方案和內容,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生物思維,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
一、開展演示實驗,加強感性認知
在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演示實驗,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實驗體驗環境,引導學生從生物學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良好的觀察習慣,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并能夠做出合理的解釋。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還能加強學生的感性認知,促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獲得思想的啟迪和感悟,更全面地理解生物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和能力,最終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如人教版《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猜想、推理、分析能力及創新思維,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形成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因此,教師可以事先自制實驗裝置并提前預設實驗,然后在課堂上展示實驗結果。這樣,可以為學生直觀呈現種子呼吸時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釋放熱量和消耗有機物的現象與證據,讓學生在觀看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樹立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更全面地了解呼吸作用在有光、無光之中都能進行,從而了解到農民松土、晾曬糧食、低溫儲存水果和蔬菜的科學理論依據,實現學生生物實驗學習的高效率。
二、合理設置問題,組織合作探究
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要求教師應該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因此,生物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驗教學內容,為學生合理設置學習任務,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分工進行實驗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學生會親身經歷問題的分析、推理和驗證過程,以此實現生物知識的主動構建,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在教學人教版《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時,教師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分析疾病死亡率,初步意識到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首先,生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實驗,研究酒精或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并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探究實驗報告。通過這個過程,學生能認識到酗酒和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學會選擇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次,生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不同濃度的酒精對水蚤心率的有何影響”或“水蚤的心率是否會隨著酒精濃度增多而升高”等問題,讓學生分工合作,分別用不同濃度梯度的酒精溶液進行實驗。
再次,生物教師可指導學生討論出測量方法,即利用顯微鏡找到水蚤心臟的位置,并計算不同酒精濃度環境下水蚤的心率。
最后,學生通過親身實驗探究,進一步認識到生命觀的本質,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提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生物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實現高效的生物實驗學習。因此,生物教師應精心設計實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或合作學習,不斷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品質,有效深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全面記憶,確保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文輝.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18(23).
[2]張登峰.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優化研究[J].時代教育,2018(8).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