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樺
摘 要:收集與整理是企業檔案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直接影響企業整個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基于此,本文分析當前企業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做好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的對策,供參考。
關鍵詞:收集;整理;檔案;企業;問題;對策
企業檔案類型多種多樣:經營(行政)管理、生產技術、基本建設、儀器設備、人事、會計等檔案,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檔案收集整理是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環節,是確保企業檔案齊全完整、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在信息社會高度發達的今天,檔案信息資源越來越多,企業檔案收集面臨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深入分析研究,采取有效對策,及時解決
1 現階段企業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一些企業未能正確認識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作用。有的企業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未納入企業檔案管理應有的議事日程,未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難以順利開展。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檔案管理制度,但并沒有在實際工作中有效落實和嚴格執行,形同虛設,難以有效發揮作用。
1.2 檔案管理人員的收集整理意識薄弱
一些企業檔案管理人員收集整理檔案的意識比較薄弱,檔案收集整理能力及專業技能不強,實效性差。有的檔案管理人員收集劃分檔案資料時,更關注重要的文件資料,對于普通的檔案資料缺乏重視,降低了檔案收集與整理的效率和質量,甚至出現珍貴的檔案資料收集不完整、缺失及破損的問題,難以保障檔案的全面性和真實性。有的檔案管理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尤其是各相關業務部門兼職負責本業務部門檔案收集的人員,或出于日后自己工作方便隨拿隨有的思想,不愿意歸檔移交給綜合檔案室,用的時候才發現無從查找。有的沒有認真核實資料的來源及出處,缺乏嚴謹性和規范性,不能確保檔案材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影響檔案利用。
1.3 檔案收集工作不到位
現階段企業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不到位的現象比較普遍。
1.3.1檔案收集整理流程規范性較差。檔案管理人員在進行檔案歸類時,沒有按照規則嚴格合理地分類排列,對文件資料的擺放較隨意,交叉歸檔,不成章法,嚴重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1.3.2 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模式陳舊。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企業檔案中不僅包括紙質檔案,也出現了許多數字檔案,由于受傳統檔案管理模式的影響,對數字檔案的認識不足,電子檔案管理難以落實,無法與傳統紙質檔案管理模式有機融合,最終使得企業檔案工作效率與質量無法有效提升
1.3.3 檔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較低。檔案是企業歷史信息的統計及記錄,只有保證檔案資料信息真實可靠,才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目前企業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中仍存在信息篡改現象,檔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降低。
1.3.4 檔案完整性不足。一些檔案在時間和頁碼上有連貫性。而有些企業在收集整理檔案歸檔時,沒有將相關時間(要素)錄入其中,存在檔案缺頁的現象,大大降低了企業檔案資料的完整性。
1.4 實際整理操作不夠規范
1.4.1 文書檔案
1.4.1.1 重“紅頭”文件材料收集、輕其他文件材料。特別是各類基礎性文件材料的收集與歸檔比較欠缺,如黨組(支部)會議記錄、各種會議形成成套材料、總結、計劃、報表、反映重要活動過程、評先表彰材料、收發文登記簿、職工花名冊、介紹信存根等。
1.4.1.2 檔案編目不夠規范,如合同協議的題名未體現甲乙雙方及合同內容,會議紀要題名未摘錄議題,文件辦理單未摘錄文件主要內容,涉及本單位人物的題名未補充姓名,內情通報、會議紀要等特殊文號填寫不規范;在多個責任者之間未用“;”隔開,責任者未使用全稱或規范簡稱。
1.4.1.3 文件排列不夠系統,如同一事項的關聯文件未集中排列,分開排列的請示、批復未相互備注,“件”內文件未按正文、附件、簽發單、草稿、賬外文件順序排列。
1.4.2 科技檔案
文件類目與項目劃分的準確性,相關項目歸檔范圍判斷的準確率、案卷題名是否完善,卷內目錄是否逐條錄入,是否編頁碼,填寫卷內備考表,是否收集歸檔項目施工照片等,容易被忽略,導致不齊全、不準確。
1.4.3 會計檔案
1.4.3.1 會計檔案編制不夠規范、完善。如賬簿、報表、其他類未用綿紙封角,財務報告未蓋財務專用章、缺卷內目錄,會計憑證包角未蓋騎縫章,備考表格式誤用文書檔案格式,備考表中財務負責人、立卷人以打印或復印代替親筆簽名,財務報告、賬簿漏編頁碼,案卷編號不規范,會計檔案卷皮(盒)填寫不完善
1.4.3.2 案卷目錄填寫不夠規范,案卷題名填寫未體現立檔單位、年度月份、會計形式等。
1.4.4 聲像檔案
1.4.4.1 企業公務活動中形成的聲像材料收集和歸檔較少,如錄音、錄像、反映本單位核心業務活動的照片,照片說明一同移交不足,整理人員無法完整地填寫照片六要素說明。
1.4.4.2 整理、編目與裝具不夠規范,照片編號不規范,組號未編寫,照片說明中背景信息、人物位置交待不細致。
2 解決企業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2.1 提高對檔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認識,建立完善相關制度
為進一步做好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發揮作用,必須轉變觀念,提高對檔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認識,將檔案收集整理作為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歸檔制度,明確檔案分類方案、保管期限劃分,歸檔時間、范圍、要求等,全面提升效率。應明確歸檔期限,合理分類,避免出現遺失。應合理確定檔案歸檔范圍。根據企業的主營業務、發展目標、組織架構和生產經營活動,確定企業檔案的歸檔范圍,確保檔案歸檔范圍的適應性及針對性,保證企業檔案齊全完整。應及時更新完善檔案管理制度,結合實際需求及企業發展情況,及時對檔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適應性進行調整和更新,確保制度能夠適應不同階段檔案收集與歸檔工作,避免出現與實際需求不一致的現象。
2.2 改進工作方式,規范和提高檔案收集與整理的有效性
進一步加強企業檔案收集及整理的規范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收集力度,注重加強基礎性文件材料、實物檔案等特殊載體檔案材料的收集歸檔,應收盡收、門類齊全、整理規范。對傳統落后的工作方式予以改進,提高檔案收集與整理的有效性。
2.2.1 應對檔案管理的各個環節設立專門或者兼職的管理崗位,配置專門管理人員,收集、整理、歸檔、保存階段性檔案材料,實時監控檔案管理工作,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作出有效處理,保證檔案收集整理工作的有效性。
2.2.2 進一步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管理設備,開發企業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推進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提升檔案收集整理的效率。應把檔案數字化工作納入檔案工作重要內容,統籌規劃和安排室藏檔案數字化工作,加快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建立電子文件管理制度,推動增量檔案電子化,不斷提高檔案信息化水平,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好服務。
2.2.3 從被動向主動方式轉變。檔案管理人員應化被動為主動,積極與企業其他部門溝通聯系,統籌安排檔案收集整理工作進程,制定合理工作流程,定期檢查,確保完整性、真實性,滿足檔案資料高效利用需求。
2.3 加強宣傳培訓,提高企業有關人員收集整理檔案的意識及能力
企業有關人員應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通過宣傳教育,使其正確認識檔案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對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檔案工作責任意識,培養專業技能與專業素養,保證企業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高效開展。
2.3.1 企業應加強檔案管理的普法宣傳教育。企業應多渠道宣傳檔案工作,普及檔案管理工作基本知識、法律法規;通過生動事例對檔案的性質及內容等方面知識進行講解,讓相關人員能夠認識到檔案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自覺遵守檔案管理規章制度,積極參與檔案管理有關工作。
2.3.2 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應結合檔案管理人員實際工作情況及階段性績效考核目標,健全機制,加大資金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合理的、有針對性的專項培訓計劃,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促使掌握專業知識,提高業務能力。應對培訓效果進行必要的考評,及時發現不足并予以完善。
收集與整理是企業檔案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搞好企業檔案管理工作有重要影響和作用。企業檔案管理部門應加強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對策,提高檔案收集與整理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為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彭婕.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現狀及創新發展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20):25—26.
[2]張琳.企業檔案綜合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城建檔案,2020(09):65—66.
(作者單位:福建泉廈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