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遠 趙宇明 林曉琳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越來越嚴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在這一過程中,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的黨員人數不斷增加,規模越來越大。全面準確把握高校離退休黨支部的特點,積極應對高校離退休黨支部建設面臨的挑戰,加強和改進高校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對于高校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 ? 離退休教職工 ? 黨支部建設
據調查,截至2019年,我國在世界人口老齡化國家排行榜中排第十,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11%,專家預計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一、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黨員的特點
1.黨員年齡高齡化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越來越嚴重,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員這一群體也在迅速擴大,大多數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員人數占所有教職工黨員人數的30%至40%。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離退休教職工黨員中高齡人數也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有些高校的離退休黨支部中,70歲以上的黨員占全部黨員的52.8%,80歲以上的黨員占全部黨員人數的23%,甚至還有90歲以上的老黨員。由于黨員年齡偏大,呈現出高發病的現象,所以高齡黨員的身體狀況令人擔憂,這給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建設帶來巨大的挑戰。
2.居住分散,集中困難
高校教職工黨員退休后,部分黨員因為身體原因需要常年生活在溫暖的南方,每年有大半年在異地居住;有一些黨員隨著年齡的增長,搬去外地與兒女共同生活……這些都增加了黨支部召集離退休教職工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難度。
二、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建設現狀分析
1.黨支部領導班子建設有待提高
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存在黨員年齡偏大的客觀原因,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都是由年齡較大的人員擔任,甚至有的高校在黨支部委員的選配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黨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的年齡偏大,工作時就會發生精力不足、體力不支的現象,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阻礙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2.部分黨員的黨性觀念有所減弱
在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中,部分黨員覺得自己已經退休,離開了工作崗位,由于沒有單位和在職職工身份的約束,便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認為參加或不參加支部生活都可以,政治學習可有可無,部分黨員還存在學習重視程度不夠、黨員先鋒模范意識淡化、參加組織生活懈怠、思想意識出現偏差等問題,這會直接影響黨員在黨支部建設中的作用,進而影響黨支部的建設。
三、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建設的實踐探索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迅猛發展,取得了巨大成果,這與離退休教職工黨員發揮的巨大作用分不開。如何充分調動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員的積極性,提高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建設水平,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加強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領導班子建設
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領導班子成員不僅要有非常強的黨性觀念,有勇挑重擔、不辱使命的思想境界,還要有甘于奉獻的犧牲精神。如上級黨組織可以培養剛剛退休、年級較輕、精力較充沛的離退休教職工黨員承擔黨支部的一些工作,還可以適當地給予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黨務工作者一些績效獎勵,激勵他們更好地為黨支部的建設做出貢獻。
2.建設服務型黨支部,加強對離退休教職工黨員的關愛
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要根據離退休黨員年齡偏大的特點,由上級黨委搭建服務平臺,由支部具體操作,在努力幫助離退休教職工黨員解決思想問題的同時,更要從離退休教職工黨員生活實際出發,幫助有困難的教職工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讓年齡較大的黨員感受到來自黨組織的溫暖和愛,從而提高對黨支部的認同感,并與黨組織在情感上更加貼近,促進黨支部的建設。
綜上所述,高校要不斷改進新時期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建設的方法和途徑,是加強黨支部建設的方法和步驟。因此,高校要不斷開拓創新,探索工作規律,抓實、抓好高校離退休教職工的黨支部建設。
參考文獻:
[1]孫桂琴.開創新時期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建設新局面的幾點構想[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S1).
(作者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