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紅
摘要:我們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對國民的教育將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和穩定。誠然,目前我國國民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國民思想政治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但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國民教育的效率,我們仍然需要汲取其他國家選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基于此,本文簡單論述了日本國民教育帶給我國教育的啟示,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日本 ? 國民教育 ? 啟示
相較于我國國民教育,日本國民教育更強調在教育過程中利用家庭教育培養后代的道德觀念和社會生產能力。同時,日本國民教育利用隱性教育完成了大范圍的傳統文化知識普及,這是我國可以借鑒、學習的方式。下面,筆者簡單分析了日本國民教育帶給我國教育工作的啟示。
一、日本國民教育的方法和要素
1.日本國民教育的基礎途徑——家庭教育
受傳統文化影響,日本依然以男性在外工作奮斗,女性照顧家庭的思想觀念為主,社會中依然有部分女性在結婚后放棄事業照看家庭,所以日本社會中家庭教育的工作主要由母親完成。在這樣的前提下,日本家庭中母親需要為子女的教育做好準備,所以母親需要調整身體和心理狀態,父親則需要為家庭創造更加優越的物質條件。
在日本,大多數母親為了提高子女教育的效率,會以成為一名優秀的母親為目標,持續吸收各方面的育兒知識,甚至參加專業的育兒學院或培訓機構,以期培養并提高自身的相關技能,為后代提供更加優秀的家庭教育。
早期的日本家庭教育以子女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傳統文化知識為主要教育目標,引導子女理解善良、謙虛、合作、公德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性。對傳統文化的普及教育一直是日本國民教育工作的關鍵環節,在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日本社會依然保留著較為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且社會存在較多傳統文化遺留的痕跡,家長也認為對孩子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影響未來日本文化的重要工作。日本的家庭教育強調利用傳統節日幫助孩子理解傳統節日文化蘊含的意義,所以節假日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儀式感。如各式節日都有著獨特的習俗和節日事物,通常由母親親自準備節日食物,這些特色食物和有趣的節日活動可以幫助孩子逐漸理解傳統節日的概念,以及傳統節日背后蘊藏的文化內涵。
日本的家庭教育不僅需要家長以身作則,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后代的思想道德,還可以通過強化傳統節日的儀式感幫助孩子了解傳統文化,通過傳統節日強化家庭觀念。根據相關研究顯示,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鍛煉孩子與他人交往的社交能力,強化孩子各方面能力。
2.日本國民教育的顯著特點——潛移默化的日常教育
觀察日本社會中的國民教育,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學校開設的一些德育和政府宣傳的思想教育之外,大部分的教育都是日常生活中日積月累的長期教育。這種潛移默化的國民教育結合了日本傳統文化和鄉土文化,在節假日中,家庭成員一起進行傳統節日的紀念活動,并在傳統儀式中體驗特色食物和活動,進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傳統文化。
與我國學校相比,日本學校的課內外活動比較豐富,各種校園活動的核心內容都是日本傳統文化或者當地特色民俗鄉土文化,政府和社區也會舉辦帶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慶典,如夏日祭和具有鮮明日本特色的花火大會。同時,日本各大媒體、文學部門、藝術部門也會宣講相關文化信息,并定期舉辦文化活動,這種政府、學校、企業、媒體乃至社區部門都參與的日常國民教育,為日本搭建了固定且較有效的教育傳承模式。
如火熱的動漫文化產業,幫助日本國民較為輕松地在休息時間了解國家的傳統服飾和傳統食物。同時,作為一種文化產業,動漫產業也可以與較流行的元素相結合,幫助國民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并將文化推廣至全世界。筆者分析日本漫畫文化傳播效果,發現其不僅幫助日本國民了解了傳統文化,還在世界范圍內都造成了巨大影響。日本的國民教育有著隱性且持續時間較長的特點,通過輕松愉快的傳統活動和文化欣賞,日本國民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本國傳統文化,讓人們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自主加入傳統文化的建設和傳承工作中。
二、借鑒日本國民教育的做法
1.重視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和公德培養
我國的家庭教育模式和日本家庭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家庭教育的工作大多由母親完成,而對比雙方母親家庭教育工作的側重點,筆者發現我國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有待加強。我國家庭中的母親受限于功利化的文化風氣,教育工作重心往往放在孩子的知識水平上面,對道德水平的教育工作有所疏忽。
不僅如此,日本教育的重點在于鍛煉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鉆研和創新精神,而中國教育在此方面似乎有所欠缺。我國國民對于家庭教育的理解受限于文化氛圍相對落后,家長學習意識較差,將家庭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指導孩子學習,過分強調分數的重要性,將大部分教育工作移交給教師。誠然,我國相關部門對國民思想道德培養工作一直未曾松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為了進一步強化思想道德培養工作效果,相關部門應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幫助家長理解在家庭教育中開展德育的重要性。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學生有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但工作內容流于形式,教育重點依然過分強調知識能力的提升。日本國民教育強調從小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實施有效管理,不僅可以強化培養孩子知識能力的效果,還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獨立思考和獨立生活能力。
2.隱性教育和傳統教育相結合
借鑒和學習是一個持久且有效的進步方法,在借鑒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他人擁有的優勢或者長處,并通過學習和模仿得到適合自身情況的解決方法,而觀察、學習日本優秀的教育思想,可以完善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筆者認為,日本的國民教育以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作為工作要點,強化了國民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最終達到培養國民愛國精神的目的。這樣,通過隱性教育讓傳統文化弘揚工作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在日本社會中,隨處可見傳統文化元素,國民在生活中也能隨時接觸傳統文化內容。不僅如此,日本學校還經常舉辦帶有地方特色的校園活動,社區也經常進行大型祭祀活動,這也是隱性教育和傳統教育相結合較為成功的實現方法。
三、結語
日本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島國,其發展速度有目共睹。更可貴的是,日本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發展潛力,優秀的國民教育工作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羅朝猛.日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養“人格完善的國民”[J].中國教師,2018(5).
(作者單位:重慶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