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洪東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提升,企業對于高素質、技能化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尤其是機電類專業人才,在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期間,機電類專業人才已經成為制造行業轉型和升級的重要技術支柱。所以,應該立足于社會需求,將培養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高素質人才作為教學根本任務?;诖?,本文從任務式教學的角度,探究機電類專業教學改革方法。
關鍵詞:任務式教學;機電類專業;教學改革;改革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66
1 “任務式教學”的基本內涵
任務式教學法,又被稱為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在日常授課過程中,老師通過發布具體任務,學生以這一任務為中心,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分析和實踐活動。學生在“問題動機”的驅使下,主動應用學習素材和資源,通過“自主實踐+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協作學習。從本質上講,任務式教學法是情景教學法的另一個分支,在構建主義教學理論上創設教學場景,營造實踐氛圍,引導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欲望,提升其滿足感和獲得感。
從學生層面來講,任務式教學法從淺顯的教學案例入手,通過前期的理論授課,采用由淺入深的方式,將理論學習和操作軟件相融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學生的自我滿足感大大提升,從而讓學生進入了“學習—實踐—完成任務—新任務—新獲得感”的良性循環,通過螺旋上升的操作實踐,實現了理論授課與實踐操作的“完美銜接”,避免出現知識盲區,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困境。
從教師層面來講,任務式教學法轉變了之前傳統的授課觀念,不再以教授理論知識為教學根本,而是從多角度、多維度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小組合作實驗,可以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交流能力,尤其對于內向的學生來講,在提高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自信心。其次,任務式教學模式還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在教師發布任務之后,學生根據自己理解,規劃實踐方案,老師不直接參與到學生實踐活動中,只是在必要時提供相應的指導,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個性和自由,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授課效率。
2 新時期機電類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新時期機電類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從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順應科技進步的要求和職業教育內部因素的變化要求三個方面展開分析。
2.1 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升,科技競爭和人才競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主要競爭方式,尤其是高精尖技術不斷滲入我國制造行業,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不小的挑戰,要想在市場經濟中占據有利地位,制造企業就必須進行改革,機電技術作為制造行業的“中心產業”,就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當前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對于機電人才的需求就越是旺盛,經研究調查表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北上廣地區對于機電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至今仍然存在“供不應求”的現象,尤其對于數控編程、機器人、機床操作類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多。由此可見,機電類高精尖技術人才已經成為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職院校只有進行機電類專業教學改革,調整傳統教學結構和模式,將社會和企業所需要的技能素質作為教學重點,才能適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前景,從而為廣大畢業生提供更加寬泛的就業渠道。
2.2 順應科技進步的要求
科學技術不斷提升,現代化工業進程不斷加快,科學技術正在經歷“螺旋式”的發展上升期,傳統制造業也是這樣,在傳感器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氣動技術、PLC技術、液壓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技術之間的相互融合與滲透,為機電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機電專業和機電基本業務也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電子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不斷滲入機械控制中,企業越來越注重機械智能化和柔性化,也越來越看重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的融合發展。因此,作為社會和企業的“人才儲備庫”,中職學校只有改變傳統授課模式和觀念,與社會接軌,才能知道社會所需,只有順應時代科技進步與發展,才能滿足企業多方位的人才需求。因此,學校要將“任務式教學”融入日常教學中,在授課中將自動化技術、智能電子化技術、數控機床技術、光電技術、高技能維修與檢測技術教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校的學生就業率。
2.3 職業教育內部因素的變化要求
當前我國機電專業教學活動中出現一系列問題。首先,很多老師授課模式僵化,尤其是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資深教師,多年來授課模式一成不變,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幾乎所有的教學活動都以“做題”為主,學生解題速度快,正確率高就是“教學效果好”,而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機電專業歸根結底是一門應用類學科,“照本宣科”的授課模式不能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聯系起來,最終導致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其次,很多老師在機電類專業技術教學中,教學效果并不好,很多老師能夠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教學的內容始終沒有改變,片面地遵從教學大綱要求,根據成績高低來判定學生能力的強弱,這種單一化的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創新創造力,最終只能培養出“眼高手低”“紙上談兵”的學生,即使是畢業之后也不能適應企業和社會的用人需求,最終只能被淘汰。因此,院校內部應該及時進行教育改革,與時俱進,將新時期的授課模式引入到日常教學中。
3 基于任務式教學角度下的機電類專業教學改革
在市場經濟變化、科技進步和職業教育內部因素的“三重影響”下,我國中職學校教學機電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必須摒棄傳統教學方法,采用任務式教學法,利用分配任務的方式,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3.1 設計教學任務
任務式教學的改革方法首先要確定教學思路,以培養企業和社會真正所需的人才為根本教學目標,立足“能力本位”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結構,完善教學設計。其中,以研究技術、生產過程為課堂主線,根據職業崗位的社會需求,科學選擇邏輯主線,從而讓機電課程體系更加程序化、系統化、科學化、專業化。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其一,根據前期市場調研分析,確定職業崗位目標群體。其二,將學生按照崗位需求,明確各個崗位的基本工作任務,并保證在前期提升學生的基本專業能力,比如專項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職業素質。其三,嚴格劃分課程類別,根據課程任務的邏輯主線,選擇項目載體,一定要確保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專業匹配度。其四,合理配備教學資源。